跳下去
徐志摩死于34岁,
他的一生离不开爱情。
想了解徐志摩的一生,有两首他的诗是必读的:
《致梁启超》和《偶然》。
1920年10月徐志摩在英国伦敦邂逅林微因。
那时徐志摩24岁,林微因16岁。
徐志摩追求林微因时,已是一个有家室的人,且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他的妻子是包办婚姻的深得公婆喜欢的张幼仪。
林微因说:我不是一个感情随便的人,你必须在张和我之间做一个选择。
那时候张幼仪在英国陪读。
徐志摩为了林微因要跟张幼仪离婚,
张幼仪不给回应,带着儿子去了德国。
徐志摩逼走了妻子,谁知妻子走后,林微因也不辞而别。
回国后不久,林微因便答应了他父亲安排的一门婚事,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达成订婚。
徐志摩孤身一人回到北京。
回国后徐志摩经常跟王赓聚在一起,而王赓的妻子正是陆小曼。
后来王赓调到哈尔滨工作,陆小曼留恋北京留了下来。
两个孤独不羁的灵魂就这么走到了一起。
徐志摩爱上了陆小曼,他带着离婚协议跑到德国请张幼仪签字。
陆小曼为了要嫁给徐志摩跟王赓离婚。
《致梁启超》正是写于这个期间:
/致梁启超/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
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
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怕艰险?
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要追求他的恋爱之间,要反抗包办婚姻传统。
最后两句很出名,经常被现代人用来表做事决心。可是你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离婚可不是闹着玩的。
离婚是冒天下之大不违,徐志摩的父亲是银行家,对于徐志摩离婚的行为徐志摩的家人极其反对,为此徐志摩的家人断了徐志摩的经济,不再给他钱。
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在婚礼上痛斥徐志摩用情不专,可是徐志摩毅然决然。
1922年秋,徐志摩发表了《徐志摩离婚通告》,成为了中国离婚第一人。
他说,“爱情是我甘愿为之献身的宗教。”
他又说,“没有女人,哪有生活,没有生活,到哪里寻找诗、寻找美?我生来就爱美,美在哪里,在自然,自然中最美的是什么,是女人!女人是上帝最得意的作品。”
徐志摩为林微因起了离婚的念头,最后却娶了二婚的陆小曼。
1924年林微因与梁思成共赴美国,二人于1928年在美国完婚。
1926年5月徐志摩再见林微因时,写下了《偶然》:
/偶然/
我是天空中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的一生把爱情给了林微因,把时间给了陆小曼,把不幸留给了张幼仪。
外界对徐志摩的做派,评价不一。
女性为张幼仪鸣不平的人很多,放在现代肯定会有人说,徐志摩这样的人就该炸死在飞机上。
事实上徐志摩也真的炸死在了飞机上。
1931年徐志摩炸死在要去找林微因的飞机上,坠机地点是济南。
徐志摩死都要死在“约会”的路上,外人又能说什么呢。
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他为爱生,为爱死。
林语堂说:他整个人永远活在他的文字里。
蔡元培专程为他写了挽联说: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
胡适说:那样的死法也许只有志摩最配。
就连讥讽过徐志摩的鲁迅都剪下了当时他空难的报纸。
为浪漫而生的人,浪漫地死去了。
徐志摩的“渣”不同凡响,更为中国离婚开创了先河。
徐志摩会站在雨中等彩虹,
常会走几里路就为了采几朵花,会费尽周折去看一个朋友只为了说两句话。
这样的蠢事现代人也干过,可是现在的人很难做到像他一样把一辈子活成一首诗。
也可能徐志摩34岁就死了吧,所以后人难以超越。
Music Moment
weibo: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