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烈火英雄》的热映让消防员这一群体从火光中走来,走入大众的视野。消防员的日常生活和救火场景被真实地还原了出来,他们的无私和热血感动了无数人。然而表达敬意的同时,滚滚浓烟,火光冲天,这样的灾难场面让人心惊,更令人深思。“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如何避免这样的灾难,防火是第一位。
不光是现在的我们,古代的先民对火也有很高的防范意识。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遗址让后人探及了5000年前的火灾现场的痕迹。未烧完的木柱上,保存了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胶洁材料)。这足以体现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在探索琢磨着防火的措施和技术。
殷商时期,国家设法令以提高人们防火救火的积极性。《韩非子 内储说》提到商代殷之法规定:“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燃烧所剩下的灰烬中有余火,随意倾倒容易引发火灾,当事人将受到断手的处罚。后来的《唐律·杂律》也记录了政府以法律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诸见火起,应告不告,应救不救,减失火罪二等。谓从本失罪减。其守卫宫殿、仓库及掌囚者皆不得理所守救火,违者杖一百。”
到了春秋时代,人们使用雄黄避火。《说略》:“……春申君在郡志涂雄黄,以厌火灾。”然后是战国时代,有老人谨慎防火,涂封缝隙。《韩非子 喻老》记载:“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丈人无火患。”
也正是在那个时期,出现了“曲突徙薪”的典故:有一位士大夫到别人家做客,注意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笔直,灶下柴火堆积,便劝说主人:“君宜曲突徙薪,否则将罹火患。”主人不以为意。不久这户人家突然失火,幸得邻人相救,没有酿成大祸。有人提醒主人,若是听那位士大夫的劝告,重新建一个弯曲的烟囱,把柴火远远地迁徙,就不会发生火灾了。主人醒悟,将士大夫奉为宴席的上宾。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学会防患于未然,消除产生事故的可能因素,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的防火意识。
汉朝时“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愈发被强调。东汉史学家荀悦在著作《申鉴 杂言》中提出:“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说的是火未起是做好防范工作;如果烧起来了,就及时扑救;扑灭后要吸取教训,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防范。
东汉的汉明帝建造洛阳北宫正殿德阳殿时,开河引水到殿前,用来作为消防用水,防火意识显然已经深入人心。
西晋,公元295年,洛阳武库失火,积拏将军刘彪采用断屋之术防火。“建议断屋,得出众宝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材料能够被广泛利用,建筑也变得更加精美华丽。隋炀帝所建的洛阳宫正殿乾阳殿,飞檐画栋,雕栏玉砌,极为华美奢侈。然而这座精妙绝伦的建筑只能存在于历史的只言片语里,因为一场大火,早早地荡为寒烟了。621年秦王李世民耗费心血平定了盘踞洛阳的王世充,看到辉煌壮观的隋宫殿,感到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叹到:“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这昏君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疾苦,这天下怎会不亡。于是李世民下令拆了端门楼,放火烧了乾阳殿。此举将大唐与前朝划清了界限,当时是民心所向。然而这场大快人心的大火烧完不过三十五年,唐高宗又在乾阳殿旧址上重建了洛阳宫的正殿,称为乾元殿。三十二年后,武则天又将其拆除,于其地造明堂。这块地方的建筑实在短命,不过七年,明堂又被一场大火所焚毁。
大量无辜劳力建造起来的宫殿,就是这样在统治者的命令下,焚了又建,建了又烧,历经火海炙烤,实在可惜。
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火起焚烧总是给建筑和百姓造成巨大的伤害,不可不防。唐宪宗元和四年,员外郎李将顺出任袁州知府,发现当地火灾频发,于是他“筑房梳沟,引南山水入域,可通舟楫”。
时至宋代,防火所做的准备变得更加充足。北宋襄州知府在任内,教百姓用砖瓦筑屋,拆除“侵占官道 ”的违章建筑,以此消除火灾的隐患。昭熙年间,袁甫任徽州知府时,聚焦消防,把其当作治理的首要任务。治理中设有防火的“防虞员”和救火的“潜火军卒”,还配置了消防器具。理宗时,由于地方火灾的危害十分恶劣,政府将“修火政”列入《训臣十二条》,提出政府官员“守面勿失”,“务必忠守”,这和当今消防员死守大火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有相似之处的。
明朝初年,当时还是帝都的南京城,发生了一场很诡异的大火。
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借口,发动了“靖难之役”。虽然朱棣打着帮助侄子也就是当时的小皇帝建文帝铲除身边奸臣的旗号,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实燕王是要起兵夺位。朱棣带着兵马从他所在的北京直奔帝都南京,兵少将寡,却出奇地顺利。只因当时朝廷后防空虚,完全没有料到朱棣的奇袭。慌乱的朝廷赶忙投降,朱棣成功攻下南京夺得了地位。南京城被熊熊大火映的通红,宫城破败,落寞凄凉,无不显示着南京作为帝都的命运已经到了尾声。据《明史 恭闵帝本纪》记载“都城陷,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壬申葬之。”朱棣虽然对外宣称,建文帝阖宫自焚,然而这场没有始末的奇怪的火,却让很多人生疑。建文帝的最终下场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在这场大火之后,明朝的政治中心从南移向了北边。小皇帝四面悲歌,被夺权夺位,最后不知所终。
对于火灾,人们一直没有停下过寻找防火措施的脚步。
明弘治十六年,何歆出任徽州知府,提出“降灾在人,防患在人,治墙为上策”的治火主张,并组织居民修建防火墙。防火墙在建筑之间用砖石结构修建,较为高大,甚至高过建筑的侧面,把建筑护在内,可以阻止火势蔓延。何歆的这一举措,让防火墙(又称马头墙)成为古徽州民居建筑的鲜明特征。
清朝乾隆五十六年,吉林失火,乾隆帝谕旨,将街道拓宽,将草房都改建作瓦房,用以防火。同治十年,天津建了三座新式火药库,为了避免铁摩擦产生火星造成火灾的可能,凡有铁处都以木陷之,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在库房顶上安装了避雷针防止雷击起火。
当然除了这些实打实的防范措施,在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神力的崇拜,古代还产生了不少看似奇特的防火方法。
古代的宫殿屋脊上常见龙头的装饰,其实那并非是真正的龙,而是龙的九子之一“螭吻”。唐代苏鹗在其《苏氏演义》中写道:“蚩尾(螭吻),水之精,能辟火灾”,古人正是看中了螭吻的“水之精”,认为“水能克火”,所以才用其作装饰,以防治火灾。
南北朝时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提到:每逢春分,江南“民并中戒火草于屋上”。人们种植“戒火草”,如其名,就是为了“戒火”。《泉州府志》记载:“戒火,一名仙人掌,人家以罐植之屋上,云可御火灾。”这种植物本是清热去火的良药,至于为什么被当作预防火灾的好办法,猜测可能是因为清火戒火的意思被引申成灭火了。
清朝建立的故宫内的文渊阁,专为收藏《四库全书》而设。整个建筑以冷色调为主,梁柱门窗用绿色,木隔扇栏窗是褐黑色,歇山式的屋顶上覆盖了绿边黑心的琉璃瓦,处处显示着沉静无火气。文渊阁仿照私人藏书阁天一阁而建,天一阁是二层建筑,一楼分割为六开间,谓之“地六”;二楼则相通为一间,谓之“天一”。这种建造构架应和了《易经》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所以起名叫做“天一阁”。“文渊阁”的“渊”字偏旁也有水。作为藏书阁都是防火的意识。
这些方法多为迷信,实际上恐怕起不到什么作用。当时这些做法都显示出人们一直有防火的意识和安全的追求。
然而百般防止,火灾还是会发生。南京就再次遭殃。
清朝末年,曾国藩率领湘军平叛太平军。1863年,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陷落了。湘军冲入南京到处放火,到傍晚全城已是一片火海,夜如白昼,大火烧了七八天才被雨浇灭,火烧之后南京城连一棵完整的树都找不到。有人描写当时的情景“烟起数十道,屯结空中不散,如火山,紫绛色。”可见火势之大。
这些人为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对古都南京造成的伤害十分之大,李鸿章后来曾说南京城至少需要百年来恢复,让人痛心。
古往今来,涉及到火有关的事情,大家都应该多加小心,防患于未然,防火防灾。
实习生 许小满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臧磊
参考资料来源:
古代皇家藏书楼防火典范及其措施 许雅玲 兰台世界
中国古代防火 如如 河北消防
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 李德新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