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姜赟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
●《孝义传家-浦江郑氏家族研究》(毛醒策)
郑宅镇是金华市浦江县的一个小镇,白麟溪穿镇而过,镇上最显眼的,是“江南第一家”青石牌坊,牌匾上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几个大字,很是古朴。
历史的镜头回放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年间。一位名叫郑琦的老人,自感不久于人世,召子孙来到郑家祠堂,并立下遗嘱:“吾子孙有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殛罚之。”就是这一声临终前的嘱托,开启了郑氏名门望族之路。
十五世同居,历经三个王朝,横贯三个多世纪,最盛时3000多人同锅吃饭,这就是“江南第一家”浦江郑氏,又被称为“郑义门”。促使这个家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是它的家训——168条的《郑氏规范》,被载入《宋史》《元史》《明史》。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资深学者、行知学院教授毛醒策认为,《郑氏规范》最大的特点是比较注重家规的操作性,它把儒学的追求转化为可操作的细节,成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也让这个家族得以三百多年持续繁荣昌盛。
“江南第一家”
同居十五世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可称“义门”。历朝表彰的“义门”中,一般五世、七世就属难能可贵。而郑义门,其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延续了十五世。明朝大儒方孝孺曾赞道:丹诏旌门巳拜嘉,千年盛典实堪誇。史臣何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门。
据《郑氏家谱》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召见郑义门的家长郑濂,询问他怎样治理好一个家族。郑濂回答:谨守祖宗成法。朱元璋看了他呈交的《郑氏规范》后说:“普通人家谨守家规成法,能够维持家族长远,何况是一个国家呢?”
名门望族自然是非常看重教育的。元初,郑氏先祖创建东明书院。被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就曾到郑义门求学,后在书院执教20余年,培养了大批人才。如今168条的《郑氏规范》,正是宋濂根据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和为贵”“善施予”等原则来指导修订的。至今,郑义门里都保存着宋濂先生的铜像。
“平生无别念,念念在麟溪。生则长相思,死当复来归。”宋濂曾在被流放四川之时作诗《别义门》,可见郑义门对他的重要。他在郑义门里种下了11棵古柏树,至今有9棵存活下来了,已经有600多岁了。
168条《郑氏规范》
操作性很强
宋濂亲自指导过的《郑氏规范》非常有特点,堪称世上最齐全的家庭管理规范之一。
毛醒策教授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中国的家训制度有三个历程:第一个是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第二个是宋代司马光的《家仪》,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理论性较强。作为中国家训制度的第三个里程碑,《郑氏规范》的特点是规范性强、可操作性大、与国家精神充分吻合。它将大家庭的管理成员分为18种职务26人,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多层结构,一个庞大家族的秩序由此严丝合缝地建立起来。
孝义和廉正文化是郑义门的灵魂。《郑氏规范》168条家规中涉及廉政的条目达到35条,像第86、87、88这三条,就是规定族人只要出仕当官,就得奉公守法,不能贪污受贿,一旦有贪赃枉法的,马上就会被宗谱除名。
“这些条例都带有浓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色彩。”毛醒策教授说,郑义门用严格的家法制度、礼仪规范来保证族人的廉政,在这种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之下,郑义门自宋至清,七品以上官员多达173人,无人因贪腐去职或受罚。
《郑氏规范》的另一个特点是可操作性强,明确规定了家里每个成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随手从中摘出几条:女人到了50岁,不要烧饭了,要退休享福;生男生女都一样,而且女儿长到10多岁,得给她穿得好一点;家长都是选举而来的,不可独裁,必须按照家规做决定;不可以无缘无故摆宴席,造成过度的开支;孩子8岁开始读书,到21岁,还没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要去学习治家理财……
在毛醒策教授看来,这就是法律意识的前奏,“这种跨时空的规则,也时刻提醒着当代人在法规制定时要突出实践意义。”
郑义门成为
廉政教育基地
“千年江南镇,浦江郑义门。同堂亲如初,共著孝义书。家规历沧海,代代有相传,忠孝礼义廉,江南第一家。”这是央视动画片《郑义门》里的开篇儿歌。对于现在的浦江人,尤其是学生们来说,延绵近千年的郑义门及《郑氏规范》是非常耳熟能详的。
浦江县早在2016年就陆续推出“郑义门”德育读本,其中《孝义风 诗画情》被定为全县初中生使用的地方德育读本,《孝义风》《孝义行》则被定为全县低段和高段小学生使用。
有意思的是,浦江郑氏还出现在了2008年全国高考四川省的卷子上,其中一篇古文解读就是出自《明史》郑濂的传记,请考生们来谈体会。郑氏发展到郑濂时已是七代同堂,历经两百多年,未曾有过纠纷,被朱元璋赐予牌匾:江南第一家。
今天的郑义门,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纪委网站曾关注郑义门,指出《郑氏规范》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国家”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治国从治家开始。时至今日,我们回望郑义门,不仅仅因为它映射着中国古代家庭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孝义治家的功能样态,更是因为,蕴含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毛醒策教授认为,首先,家庭作为中国社会的基本细胞,应保持机体的健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第二,规则意识非常重要性,而家风家规正是培养规则意识的有效形式;第三,规则应具有可操作性,郑氏族人皆为《郑氏规范》所约束,百余条操作性极强的家规,最终使浦江郑义门成为了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奇迹;最后,家法应与国法相吻合,国法提出了为人的底线要求,而家法既捍卫国法,又上升到部分道德规范。
快来报名加入浙学少年团
此次活动的具体参与方式,将延续前三季“文化寻根”——约会古今大先生、约会千年古村落、约会江南经典老行当的做法。
●第一阶段:投稿报名:即日起至2022年11月底
●第二阶段:现场体验营:2022年12月
从学生投稿中,我们将优选出100人左右,组成浙学少年团,有机会在节假日免费参与现场体验营活动,实地寻访这些名门家训,感受历史与传承,完成一份研学报告或录一段解说诵读视频。
●第三阶段:专家云点评,2022年12月
浙学少年团的研学报告,我们将请省内著名学者专家在特定时间走进线上直播间,对学生研学报告集中进行云点评,对评出的优秀作品将颁发获奖证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