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史解读
编辑|微史解读
一个字形容赵本山的眼光,那就是“毒”。
1993年,已经大红大紫的赵本山,给范伟打了一个电话,请他帮忙在春晚小品中演个角色。
十几天时间,他早已把为数不多的戏份,背得滚瓜烂熟。
可总导演却用“新面孔”三个字,堵住了赵本山的嘴,换掉了范伟。
两年后,范伟在春晚上,用实力“打脸”那些不看好他的人。
可以说,赵本山成就了范伟,范伟让赵本山的作品有了灵魂。
遗憾的是,从2005年起,范伟就放弃了小品,再没出现在春晚,更别说合作的事了。
如今他却向所有人证明,离开赵本山,才是他一生最明智的决定。
01 从素人到明星
提起范伟,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春晚、小品。
干啥啥不行、谄媚第一名的玻璃厂经理。
跺了三下脚,被赵本山忽悠瘸了的“二愣子”。
戴着波点头巾,身穿“骚气”衬衫的“洋气”设计师。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没有成名前的范伟,也走过不少弯路。
刚出道的时候,他就是一个说相声的。
16岁那年,他在亲戚的介绍下,一个头磕在地上,拜入了著名相声演员陈连冲门下。
可陈先生却告诉他:祖师爷没赏饭,能学多少就学多少。
在一群长得帅、说得好听、豁得出去、风格各异的徒弟中,范伟绝对是最平庸的一个。
可性格木讷、腼腆的他,偏偏就不信这个邪。
不管外面风云如何变化,同好如何高朋满座,他自岿然不动。
在排练厅一待就是一天,偶尔也会参加慰问演出。
每每回忆起那段日子,他总是一脸苦笑,那时候下乡表演,观众少不说,舞台用的还是碘钨灯。
天一黑,蚊子、飞蛾围着灯泡到处飞,偶尔还会吃进嘴里一个。
为了不影响表演,不让观众看出来,只能往肚子里咽,完了还得像没事人一样接着演。
下了台,演员聊天内容不是演得好不好,而是吃了几只蚊子......
虽然彼时的范伟,连普通话都说不明白,但他却用三年的勤学苦练,打破了“天赋比努力”重要这句话。
1981年,进入民间艺术团,成了专业相声演员。
写的第一个作品被送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凭自己创作的《要账》拿下首届相声界冠军。
眼看着名气打出去了,东北曲艺界也有了范伟的一席之地。
可他始终觉得,自己不适合干这行。
在他的印象中,一个合格的相声演员,不管是坐着聊天,还是录节目都不会让包袱落到地上,可范伟显然不合格。
这时,他才意识到或许夺得一等奖,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不管以后怎么坚持,都不会有比这更高的成就。
春晚的舞台上,随着相声地位逐渐被小品代替,范伟也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于是,他毫无预兆的退出了相声舞台。
而这一年,正是“赵本山时代”开启的时候。
沉寂了十几年的范伟,终于遇到了赏识他的伯乐,有了登上春晚的机会,最后却被别人顶替了。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没有人知道那个寒冬的范伟,心里是怎么想的。
大年三十,范伟看着屏幕中的演员,说着本该属于他的台词,却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只是跟家人围在火炉边,傻乎乎地笑着。
本以为前途无望,可一向义气的赵本山,又岂会让兄弟受委屈?
02 甘当绿叶的红花
时隔两年,赵本山带着小品《牛大叔提干》,带着不被看好的范伟卷土重来。
而这,也是范伟从相声转行小品的标志。
可惜的是,那几年的赵本山格外耀眼。
大家都记住了戴着黑帽的赵本山,却少有人记住那个“扯淡”功夫一流的胡秘书,仗势欺人的县长司机。
贱兮兮的“潮男”形象,让范伟成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或许对别人来说,有人关注是好事,可对他来说,心理压力反而更大了。
范伟很清楚,不管是高秀敏,还是自己,在舞台上的作用就是当个绿叶,让老大哥把包袱抖出来。
观众笑得越大声,他的任务完成的越圆满。
多年的合作,观众记住赵本山的同时,也记住了范伟的脸。
“没病走两步”
如果说前边的作品,只是让范伟混个脸熟,那2001年的《卖拐》,就是他小品生涯的“巅峰之作”。
长相憨厚老实的范伟,演那个被忽悠瘸的伙夫,最合适不过。
然而众人不知道的是,临上场前几分钟,突然被导演告知节目时长要缩短。
没有一点点防备的通知,让几位演员傻眼了。
为了不辜负观众的期待,为了不让自己准备许久的作品被顶替,他们只能现改台本。
原本范伟骑上自行车那段,要转一圈之后才接话。
如今只能删除,改成半圈的半圈。
这样一来,原本还有时间回忆台词的范伟,节奏全部被打乱了。之后,虽然小品火了,范伟火了。
就连出门买个菜,都能被摊主要求“走两步”。
可紧张的氛围,演完小品后的满头大汗,却让深知自己价值的范伟,萌生了一丝退意。
也曾经和赵本山提过这事,只是人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他又岂会放他走?
直到2005年,范伟鼓足了勇气登上春晚。
可上台后“非常6 7、一眼慧眼”两次失误,却击溃了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心。
虽然观众没看出来,可他却不能原谅自己。
从那之后,范伟便再没有上过春晚。
媒体的捕风捉影,让不少人觉得是赵本山不仗义、分钱不均,才让两人闹掰了。
而高秀敏丈夫的爆料,却让范伟背上了“忘恩负义”的骂名。
“赵本山心黑,范伟忘恩负义,这俩人谁也别说谁”
这一句话,似乎坐实了观众的猜测,赵本山也帮他说过话,可范伟也从未站出来回应过。
直到2019年,范伟回归《刘老根3》,才洗清了身上的“冤屈”。
03 离开赵本山后的抉择
在观众眼里,范伟的离开,是一种不明智的遗憾。
毕竟如今的春晚流量横行,谁火谁上,像他这样有实力的喜剧演员,又能找出来几个?
可对于范伟来说,自己并没有做错。
虽然赚到的钱、资源,和春晚时相差很大,但是他从未后悔。
因为他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思考自己的未来。
多年前,在相声界小有名气时,他能放下一切转行小品,如今被更多观众熟识,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人生,不就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吗?
所以,在别人拍烂剧,轮番上综艺,直播卖货,一心想着赚大钱的时候,范伟已经来到了人生的下一站——剧组。
除了陪伴家人,他把时间都用在了雕琢演技上,思考如何才能刻画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
和妻子离婚后,独自带娃的单身父亲。
剧中的他,没背景,不出挑,包里没几个钱,想改变却又无力改变地生活着。
镜头下的杜红军,不正是每一个在世间浮浮沉沉的我们吗?
为了一句台词,范伟曾专门跑到河南郑州学习方言,这才有了“么空,么空”砖头哥。
欺软怕硬、爱吹牛,本事不大、毛病一大堆的东北第一狠人——彪哥。
明明马大帅才是主角,但网友们却给范伟饰演的“彪哥”整理出了一套彪哥语录、彪哥表情包。
小人物的诠释,不需要像春晚那样用力,演技反而凸显出来了。
在不知不觉间,范伟凭着自身出色的演技,把国际电影节金钥匙奖,最佳男主角的奖项收入囊中。
当初转行时不被看好的小品演员,俨然成长为令人钦佩的老戏骨。
而他的好,也不是那种特别显眼的好。
一百多分钟的电影,哪怕范伟只有几分钟镜头、几句台词,也会成为整个影片的亮点。
比如,那个打劫都打不明白的笨蛋匪徒。
也正是范伟不着痕迹地表演,才在2016年力压梁家辉、柯震东等人摘得金马奖影帝。
从退出春晚到三料影帝,他用了11年时间告诉所有人,当初离开赵本山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那个没有天赋,却敢登台表演的愣头青,更不是小品舞台上,衬托他人的“绿叶”。
而是独自绽放光芒的演员——范伟,为一场20秒的戏,自扇17个巴掌的表演艺术家。
结语
在这个追逐名利的大染缸里,像范伟这样的艺术家少之又少。
以至于观众已经习惯了,只要有他出现的电影、电视剧,剧本都不会差,都愿意去看看的感觉。
可回到现实生活中,影帝的标签,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荧幕之外,60岁的范伟依旧是那个不爱凑热闹,有戏就拍、没戏就回家陪老婆、孩子的实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