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是一本战国末期到西汉形成的书籍,目前许多人认为它是一本史书,如《百度百科》介绍到:“《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但是在《中国史学史》一书中并没有说它是一本史书,而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辩士的活动及他们的策谋权变”。严格来说,《战国策》是一本纵横家的著作,属于百家书之一,不是史书,不过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司马迁的《史记》很多内容就是原封不动地摘抄了相关内容。
在战国时代,由于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十分复杂,战争和和平瞬息万变,外交说辞也就是变得重要起来。于是就出现了张仪、公孙衍、苏秦、范雎等说客,他们被称为“纵横家”。诸侯之间联合抗衡秦国为“合纵”,秦国和东方国家联合为“连横”。在战国末期,就逐渐形成了这些纵横家的说辞总集,主要是作为纵横家学习的范本。
西汉时期,刘向就将这些说辞进行了整理、编订,形成了33篇,按照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一部分。《战国策》的时间跨度上接春秋,下启楚汉,基本涵盖战国时代。
《战国纵横家书》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一批类似于《战国策》的战国辩士说辞帛书。经过整理,有27篇,11000多字,被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记载的时间最早是前345年,最晚到战国末期的前225年。《战国纵横家书》可能就是《战国策》的早期版本。
《战国策》既然是一本纵横家说辞的总结,那就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史书,因而就缺乏史书最基本的求真意识。史书尽管在思想观念和事件解读上会出现分歧,但是在最基本的史实记载上没有多大问题,《春秋》、古本《竹书纪年》等就是先秦最组重要的史书。而《战国策》在基本的史实方面出现了虚造、夸张等,可以说是一本故事集。
《战国策》中最有名气的人物就是苏秦和张仪。从书中的记载来看,苏秦和张仪是同时期的人物,并且是对手。苏秦主要从事于“合纵”,张仪从事于“连横”。《史记》根据《战国策》的内容加以总结,说苏秦与张仪同出鬼谷子师门。后来苏秦先名扬天下,而张仪却穷途末路。后来苏秦指引张仪去秦国,于是成功。然而根据《战国纵横家书》的记载,张仪比苏秦要早几十年,张仪很早就在秦国效力。张仪去世于前310年,苏秦出生于前337年,去世于前284年,张仪去世之时苏秦只有26岁,两人并无交集。张仪的对手,应该是公孙衍才对,《孟子》将他们并列:“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张仪
根据《战国纵横家书》的记载,苏秦的主要活动于燕齐之间,并没有到达其他国家。而《战国策》却说游说了各国,佩戴六国相印。实际历史上只有公孙衍曾经“佩五国相印”。《战国策》极有可能将公孙衍的事迹都归于苏秦的身上。司马迁在《苏秦传》后曰“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
为了体现说客言辞的高深莫测,体现纵横家“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书中往往对纵横家游说的结果进行了无限的夸大。甚至一国的灭亡都是因为纵横家的言语造成的。书中的说客到达各国后,往往会对各国的国力进行夸张的描写。如《秦攻宜阳》中,说一个地方八里的宜阳城“材士十万,粟支数年”,显然是巨大的夸张。书中记载苏秦游说各国,并且对各国的国力有无限夸张的描述,如秦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齐国“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赵国“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魏国“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韩国“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
战国地图
《战国策》不仅会夸大事实,还会伪造历史。在《魏策》中记载了“唐雎劫秦王”的事情,也就是唐雎秦国宫殿中拔剑要挟秦王(秦始皇)不要吞并安凌君之地,秦王被迫答应。此事十分荒唐,类似于武侠小说。
不过,《战国策》作为研究纵横家的思想却是非常具有价值的。我们翻阅这本书,可以看到许多寓言和故事,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也是来源于此。西汉时期《史记》在和许多方面抄袭了《战国策》的内容,说明它也为提供了许多史料,同时这也让我们注意《史记》的内容并非完全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