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万瑜
唐朝共有六个重要的都护府,安北都护府是管理北方边疆的军政机构,所辖地区基本上包括今蒙古国和贝加尔湖地区。
公元629年适逢贞观之治,唐王朝的国力在此时达到了巅峰,在击败了北部边疆的薛延陀汗国后,在其故地设燕然都护府。公元663年,在漠北回纥部建城,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部,既辽代可郭城。公元669年正式改名为安北都护符。
公元679年,单于都护府管辖的突厥部发动了叛乱,其余二十四州皆应之,部众有数十万。单于都护府长史的萧嗣业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与右领军卫将军花大智、右千牛卫将军李景嘉等率兵征讨,很快控制了局面。但因放松警惕,恰逢大雪,突厥余众乘机连夜偷袭,萧嗣业的军队大败,只得退居单于都护府以自保。起事的突厥贵族迅速出兵定州(今河北定州市),被唐军击退。十一月,在西域的阿史那都支叛乱,安西都护府裴行俭率领大军平叛,次年三月在黑山大败叛军。
高宗君臣以为从此可无忧,但突厥残余势在颉利从兄之子阿史那伏念的率领下又恢复壮大起来。公元681年,突厥人袭击了唐的陇右群牧监,目的是掠夺战马。唐廷又一次以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裴行俭再一次不负众望击败了突厥军队。在南有唐兵、北有回纥侵逼的情况下,走投无路的阿史那伏念只好押送阿史德温傅到裴行俭处投降。唐高宗一改宽恕降酋的做法,听信嫉妒裴行俭军功的宰相裴炎的建议,斩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等五十四人于都市。
这样大规模地屠杀少数民族首领在唐朝历史上是第一次,同时这种不讲策略的处置方法无疑给突厥贵族加紧分裂活动提供了借口。突厥贵族出身的阿史那骨咄禄继承阿史那伏念的衣钵,24部众在他号召之下集体反叛,让骨咄禄的队伍迅速壮大。盛唐时代,叛乱是很难成功的,公元683年,薛仁贵在云州作战又一次击败了突厥军队。然而随着683年高宗病逝,武后专权,排斥异己,唐王朝开始内乱了。突厥抓紧机会攻打唐朝北疆,采取了南下侵唐和北上夺取漠北并行的策略。能够与突厥抗衡的大将军黑齿常之(百济人)也在被武则天的宠臣周兴诬陷,蒙冤遇害。此时唯一能够掣肘突厥的就只剩下安北都护府的精锐骑兵了,突厥间谍从回纥人那里打探到三方准备联军的消息后,采取了各个击破的办法。安北都护府只能被迫南迁。
直到唐玄宗时代,回纥消灭了后突厥,同年吐蕃攻击了陇右地区,为了保护陇西走廊,安北都护府移至甘肃省境内,草原形成了新的势力真空。大好局势被契丹人利用了。具有很高战略素养的辽圣宗在安北都护府的旧址驻扎了2万精锐骑兵,并立下祖训,不管国内发生任何情况,这2万骑兵都不能动。
辽金十一年战争期间,辽军屡战屡败,在辽帝都被俘虏的情况下,耶律大石率几百人来到了可郭城,并在这里击败了当初不可一世的金军。借着战胜金军建立起来的威望,耶律大石也在这个曾经的安北都护府所在地建立了西辽政权。金军绝对不会放任西辽政权在漠北的存在,攻宋的主力随即调到漠北猛攻可郭城。耶律大石在多次阻击战后,深感此时国力的悬殊,于是率军远征西域,而放弃了可郭城。
金人已经适应了汉人的生活方式,自然不愿意在草原牧马,于是他们摧毁了这座名城,自此草原没有了束缚,不久后就被成吉思汗统一了。如果可郭城尚在,那2万精锐骑兵随时可以保持草原之间的势力平衡,只要他们倾向铁木真的任何一个对手,他都无能力统一草原。这也是从唐太宗到辽圣宗不惜代价要在漠北保持一支精锐力量存在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