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思想史是一条长江,那它的源头,就是诸子百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百家争鸣的出发点?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百家争鸣的出发点
如果中国思想史是一条长江,那它的源头,就是诸子百家。
万物要经辨识,才会区别物与物之间的差异;万事要用辩证眼光看,方能分清事与事之间的联系。然而,辨识能力的高低和辩证思维的巧拙,世上就出现争论不休的事物,刚澄清一个问题,又会冒出难以定论的事物,人类历史就是这样在不断认识事物和不断创造事物的过程中前进的。
百家争鸣产生原因
有两个方面:
1. 生产力的提升
春秋战国的历史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大约在同一时期,古印度出现释迦牟尼,古希腊出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这么多大咖的出现,给人类带来新文化、新思想。显然,这是一个文明大爆炸的时代。
后来,有学者给这一时期起了个高端大气的称谓——轴心时代!
当时既没有无线网,也没有手机,他们肯定不是约好一起出道的,而是有一个重要的共同原因:闲得。
对!你没听错,就是闲的!
为啥他们能“闲”出一个轴心时代呢?这还要从下地干活说起。
天要下雨,人要吃饭,在此之前,人类种地的工具不给力,产的粮很少。
想解决温饱,根本闲不了。
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普及开来,出现了各种铁农具,还出现了牛耕,生产力一下子就上去了。这样就有相当一部分人闲着了,那闲着的时候干点啥好呢?
不愁吃,不愁喝了,那就想点别的吧。
于是,他们开始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琢磨出了各种思想。
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 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
话说周王朝占了天下后,实行了分封制,就是把地盘分成好多块,赏给功臣与亲戚们,也就是分封制。
这样做的好处是,周天子在各封地上都有自己的公地,完全可以躺赚“公粮”,又可以让各诸侯为自己守护国之四方。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铁器和牛耕,诸侯们大肆开荒,老百姓们也开垦私地。私地种起来那么香,谁还顾得上劳作公地?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往前蹿。
仗着地多,一些诸侯国很快发达起来。翅膀硬了,财大气粗的诸侯甚至敢跟周天子叫板了。
直到周天子被边上的戎狄胖揍了一顿。
周天子就再也管不住大家了,各个诸侯国开始互相掐架,甚至开始垂涎周天子的位置了。
当时不是所有人都能读书的,士阶层,就是诸侯贵族之外的知识分子。
诸侯抢地盘,周天子也自身难保,哪里还分什么阶层啊!
于是一些士阶层逐渐没落,混到了平民阶层。周朝时,实行的是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掌握在士阶层以上。士进入民间以后,就开始给平民科普知识。
这时候,“吃瓜群众”变成知识分子的机会来了!
就有了一些士在民间兴办私学,据说有一个姓孔的威武汉子,光弟子就有三千。这就是所谓的学在民间。
学习使人快乐,自此之后,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文人,他们成为新的士阶层,扩大了这个圈子。
当时,社会上的人才多了,就引起了政界大佬们的注意。毕竟各国争霸,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诸侯们都喜欢招贤纳士,甚至还形成了一股“收养”人才的潮流。
也就是当时的养士之风。
除了养士,诸侯国还有更厉害的大招——办学校!
战国时期,齐国经济发达,余粮也多,于是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座官办大学——稷下学宫。
大家整天唠嗑、吵架,又摩擦出许多新的思想,这里就成了百家争鸣的大本营。
这么多文化人,有人收养,不愁吃穿,也就有了精力琢磨天、琢磨地、琢磨人。
再加上当时各诸侯国还在混战,文化思想也就没统一,就有了各种思想。这段时间,出现了很多学派,各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