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
2024-06-30 06:47:26  作者:可表逞強  网址:https://m.xinb2b.cn/tech/eya524937.html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综合报道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的实体展将于4月17日起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开,展览将呈现来自全球各地近50位艺术家/艺术团体的创作。不同于往届,本届双年展分为三个阶段,时间跨度长达8个多月,即将展开的段落三“一个展览”为终篇,呈现不同艺术家对于双年展主题的回应。此前,本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介绍道,展览以“水体”为主题,探讨个体如何与其他的个体、气候以及环境等相连接,而这一主题在今年的全球卫生危机下拥有了新的迫切性。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1)

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主题概念图

第13届上海双年展从去年11月开始,分为“湿运行”“生态联盟”“一个展览”三大阶段。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此前曾表示,“水体”是一届独特的上海双年展,这一主题与世界当前的状态息息相关。“虽然身处于特殊的境况,但艺术和艺术家不应当无法发声,因此,我们决定并不延期举办本届双年展。与此同时,双年展也应当为艺术家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潜心体会与自身的脆弱以及他人的脆弱之间的联系。”雅克说道,展览以“反向”和“渐强演奏”的方式进行。“反向”是指本届双年展发起讨论的时间要早于大家对参展艺术家对双年展的回应作出想象之前。“渐强演奏”则是将展览作为本届双年展的收尾环节,让它成为双年展进程的顶点。由此,观众们逐渐了解双年展的内容,与之协作和融合。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2)

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

“水体”的概念最早由后人类生态女性主义作家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提出,以她的话来说,“水的流动与翻涌不仅维系着我们身体的运转,也将我们与其他身体、与人类之外的世界相连。”从细胞到身体,从身体到其他身体、管道、实验室和气候,双年展受到“跨物种联盟”的启发。“这一跨物种联盟的基石就是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纠缠,它们跨越了一次呼吸的范围与时间,与生态系统的形成息息相关。此时此刻,人类正在针对与自身和与其他生命形式的关系而重新谈判,本届双年展则探索了气候危机的加剧以及当前的全球性疫情等话题,自证了身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不可分割的。”雅克分享道。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3)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此外,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与上海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条件息息相关。长久以来,上海便是各种流动性场域的汇集之处。这座城市地处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邻近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其发源史与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紧密相连。水流重塑了地理环境,也为生命带来新的活力,而这一切并非顺畅无阻,没有冲突。本次主题也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历史相呼应。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为南市发电厂,是上海最早建成的电力枢纽之一,曾为黄浦江畔的工业、经济和基础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加速着整座城市的生产与人员流通。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4)

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禹步”展览现场 ,2018年

上海双年展诞生于1996年,最初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其初衷是为中国艺术家构筑与世界有效交流的平台,为中国观众打开了解全球最前沿艺术思考和创作的窗户。上海双年展创办人方增先(1931—2019)曾在第一届上海双年展的展言中写道:“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国际级的美术展览,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双向选择和平等交流,这是艺术的高尚理想,也是历史的必经之路。”首届上海(美术)双年展“开放的空间”主要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画家的架上绘画。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去掉了名称中的“(美术)”,开始广泛接纳装置、影像等更多样的作品形式。同时,上海双年展开启了策展人制度,并将国际策展人和艺术家引入上双的展览版图,让不同的话语发声并构建积极的对话。自此,上海双年展成为了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双年展。2012年,上海双年展移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重新发电”为契机,开始与这座曾为南市发电厂的城市记忆建筑共营互生。

附:部分参展艺术家与展品介绍

阿尔贝托·巴拉亚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5)

阿尔贝托·巴拉亚,《初领圣体百合》,2015,塑料假花(中国制造),摄影和绘画,背裱纸板,木框装裱,85 x 116 x 7 cm。艺术家供图。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6)

阿尔贝托·巴拉亚,《在地档案》,2003 -2020,金属档案盒,已归类并作标记的彩印相片约2000张,金属盒:51 x 45 x 18 cm,相片:10 x 15 cm。艺术家供图。

阿尔贝托·巴拉亚(Alberto Baraya,生于1968年,现生活工作于波哥大)自2002年开启了长期艺术项目“人造植物标本集”,旨在对18世纪欧洲植物学家在新大陆对于自然资源的“发现”和“归类”提出质疑。作为此项目成果的一部分,巴拉亚在本届上海双年展展出的《在地档案》是一个装有近2000张相片的老式图书馆档案柜,柜内的相片拍摄于过去的18年间,并印在索引卡上收录。它们按不同类别和顺序归类,讲述着人造植物在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和商业活动中的用途。

艺术家的点滴之思:在此次双年展上展出的“人造植物标本集”系列的《在地档案》体现了人与环境之间深厚的文化关系,以及人通过创建和重复世界本身与世界建立起的复杂关系。为了达到某些经济目的,我们改造与重构环境,例如开河建坝。相似地,我们也用塑料仿造植物界。一些学者将“模仿”的冲动归因至艺术创作的一种动力。但是,讽刺的是这种动力也成为了如今生态的痛苦根源,我相信这也是“水体”这一主题尝试反映的问题之一。

“帽檐下”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7)

安德烈斯·费尔南德斯,《无题》,2015,纸上细水彩笔,30 x 21 cm。艺术家供图。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8)

何塞·曼努埃尔·埃格亚,《无题》,2014,纸上细水彩笔,25 x 33 cm。艺术家供图。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9)

玛丽亚·拉帕斯托拉,《无题》,2019,纸上细水彩笔,30 x 21 cm。艺术家供图。

“帽檐下”(Debajo del Sombrero)是由安德烈斯·费尔南德斯(生于1973年)、贝伦·桑切斯(生于1972年)、何塞·曼努埃尔·埃格亚(生于1988年)、玛丽亚·拉帕斯托拉(生于1987年)和米格尔·加尔西亚(生于1989年)等多位艺术家在2007年组成的艺术团体,其主要人物皆为智力发育障碍者。他们尝试通过创作、生产与传播艺术,构建一个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集体空间。在“帽檐下”,鼓励每个人由内而外、自由自在地发挥创造力。

艺术家的点滴之思:代表“帽檐下”参加上海双年展的这五位艺术家的作品无疑是一种理性之外的纯真和偶然性,他们创作想法如同水一样柔软,延绵不绝,不屈不饶。充满活力与流动性。

希瑟·菲利普森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10)

希瑟·菲利普森,《老鼠音乐》,2021,纸、卡片、纸板、记号笔、扩展软木塞、音频,尺寸可变。艺术家供图。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11)

作为英国重要艺术家之一,希瑟·菲利普森(Heather Phillipson,生于1978年,现生活工作于英国伦敦)的作品形式广泛而新颖,她善于使用影像、雕塑、装置、音乐、诗歌和新媒体构建前卫大胆的跨媒介项目。根据一项对鼠类脑电波进行的科学研究,老鼠会在睡眠过程中找到走出迷宫的正确路径。基于此研究,菲利普森为第13届上海双年展带来了一件全新作品——《老鼠音乐》。这是一间由老鼠统领的房间,从天花板到地板的所有空间布满了艺术家以老鼠为主题的绘画。房间中流淌着舒缓静谧的音乐,而老鼠们则处于休息状态,仿佛随时会醒来,并且从梦境中的迷宫逃逸而出,趋向未来的幻想。

艺术家的点滴之思: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老鼠经常与下水道联系在一起,并被视为肮脏混乱的物种。其实从物种层面来看,老鼠经常被视为温和且具有吸引力的群体。在中国,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象征着生育、富裕和财富。我希望通过《老鼠音乐》这件作品打破人类对老鼠的固化印象,颠覆人类中心主义的僵化思维。

安东尼·蒙塔达斯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12)

安东尼·蒙塔达斯,《红》,2017,彩色摄影,由64张40 x 60 cm的相片组成摄影墙。艺术家供图。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13)

安东尼·蒙塔达斯拍摄作品《红》的过程,由埃斯特万·安杜埃扎拍摄。安东尼·蒙塔达斯供图。

安东尼·蒙塔达斯(Antoni Muntadas,生于1942年,现生活工作于纽约和巴塞罗那)是当下最活跃的艺术研究者与实践者之一,其作品在世界各地的重要机构及艺术盛会上进行展出。他近年的研究项目“亚洲礼仪”(Asian Protocols)聚焦于东亚三国,深度剖析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特质。参展于第13届上海双年展的摄影作品《红》是“亚洲礼仪”更为个人化的延续,这系列作品拍摄于2017年10月1日,当时安东尼·蒙塔达斯漫步于上海的街道和广场,并以镜头捕捉了国庆期间城市各处出现的红色。

艺术家的点滴之思:我的创作实践始终围绕历史与时代,并力图在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之外寻求真理。此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水体”与我的创作意图不谋而合。我的最新作品《位移策略》(Strategies of Displacement)通过并置档案资料与新生材料,唤醒集体记忆,以及人类对水资源短缺的关注。而我在疫情期间创作的影像《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和摄影系列《封/锁》(Closed / Locked)则尝试探讨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以及个人产生的影响。

托克瓦斯·戴森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14)

托克瓦斯·戴森,《我即能拯救我的一切2号》,2020,木板丙烯、细绳,直径391.4 cm。© 托克瓦斯·戴森,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15)

托克瓦斯·戴森,《深黑》,2021,木头、丙烯、钢材、石墨,304.8 × 182.9 × 386.1 cm。© 托克瓦斯·戴森,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16)

托克瓦斯·戴森,《邻近,爱的低语深埋水中》,2020,布面丙烯、石墨,304.8 × 182.9 × 386.1 cm。© 托克瓦斯·戴森,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托克瓦斯·戴森(Torkwase Dyson,生于1973年,现生活工作于纽约州纽堡)是一位通过多种媒介探索生态、基建和建筑之间共性的艺术家。她在本届上海双年展上呈现的绘画与雕塑作品从不同方面对主题“水体”作出回应。雕塑《飞鸟与熔岩一号》的创作始于艺术家长期思考的问题,即艺术是否能够触及与解放“黑人性”(blackness)这一流动的社会身份认知。展览中另一系列墙面作品围绕长江流域展开,作品着重从空间层面对水域、基础设施和人文地理进行解读。

艺术家的点滴之思:我的作品与水和建筑息息相关,此次参展上海双年展的作品尝试回应“水体”这一主题。在自然和建筑环境中生活的我们,往往看不见广阔地理空间中基础设施的运作。我的作品揭示了我们与这些看不见又无法衡量的现实之间的距离。

基里亚基·戈尼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17)

基里亚基·戈尼,《信任网络节点》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一个展览)(18)

基里亚基·戈尼,《群岛间的信任网络》图例,2019 ©基里亚基·戈尼

基里亚基·戈尼(Kyriaki Goni,生于1982年,现生活工作于希腊)出生于希腊,在南欧长大,这些人生经历中东西方的交汇成为了其作品的起源。她善于借助跨学科协作的创作方式打造多媒体装置,探讨网络、跨物种与机器等议题。《基于海洋的信任网络》改编自基里亚基·戈尼的系列前作《群岛间的信任网络》(2019年)。水和孤岛的存在,提示着人类反思地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隔绝和联通。戈尼参考了爱琴海群岛从古至今的水网演变,并延伸到上海这座临海城市的水体,最终设计了一个由两处节点组成的本地化数字网络,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城市项目的展览中同时呈现。声音作品《信任网络的起源之诗》融合了科学和虚构事实,由艺术家本人使用希腊语进行表演,通过这件作品,观者得以一窥网络的起源,以及如水一般渗透人类彼此的互联关系。

艺术家的点滴之思:过去的几十年来,尤其是在西方,我们的行为就好像人类独自生活在地球上,从不考虑这些行为会造成的长期影响。我们生产更多,消费更多,使用更多的自然资源,却没有意识到资源是有限的。直至今日,我们仍表现得好像所有生物或非生物基础设施可以无休止地眷顾人类。现在,人类必须意识到相互关怀的重要性,并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展开长期维护。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张艳

  • 终于娶媳妇了(自从娶了我媳妇)
  • 2024-06-30自从娶了我媳妇文|公子逸图|我最喜欢的电影《假如爱有天意》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好男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仅有,而且随着女人们的逐渐自立自强,好男人的数量还会增多封建社会,女人不能生个儿子是无法在家里立足的但是现在,多。
  • 宝宝烫伤水泡该不该弄破(宝宝烫伤有水泡怎么办)
  • 2024-06-30宝宝烫伤有水泡怎么办小宝宝磕磕碰碰,烫伤摔伤都是经常发生的小意外但是如果宝宝烫伤时家长没有正确护理,有可能会让宝宝经受更大的伤害那么,宝宝烫伤该怎样处理呢?下面菡妈给大家整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1水泡不要立即挑破,要根据。
  • except怎么读(英语except怎么读)
  • 2024-06-30英语except怎么读except英[ɪkˈsept]美[ɪkˈsept],prep.除了;(用于所言不包括的人或事物前)除…之外;conj.除了;只是;vt.不包括;不计;把…除外[例句]Wedontdomuchinth。
  • 汽车常用的五种悬架类型(汽车悬架知识讲解)
  • 2024-06-30汽车悬架知识讲解总体来说,根据结构的不同,汽车的悬架系统可分为两种: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当今最为流行的独立悬挂之一,一般用于轿车的前轮其设计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占用空间小,更为。
  • 调理祛斑最有效的方法(祛斑美容从内在调理开始)
  • 2024-06-30祛斑美容从内在调理开始拥有无瑕美肌是所有女性追求,因此祛斑也就成了不少人终身奋斗的目标有的人尽管做足皮肤护理,涂抹祛斑霜、补充维生素……种种手段却未必能让脸上的黄褐斑消失,甚至有的还出现过敏等症状其实,黄褐斑不仅仅是皮肤上。
  • 缅甸8大翡翠矿区分布在哪里(缅甸最危险的地方在哪里)
  • 2024-06-30缅甸最危险的地方在哪里缅甸最危险的地区在哪里?答案一定让你想不到,帕敢虽然缅甸武装冲突也会导致人员伤亡,但是,集中在一个地区频繁出现伤亡现象的一定非缅甸翡翠源头帕敢莫属帕敢,一个迷人而危险的地方,每个月都会发生不止一次的矿。
  • 要打民事官司要学习什么法律知识(5大法律救济全流程)
  • 2024-06-305大法律救济全流程5步法律救济:1、一审:一审,对原被告都最重要,相比较,对原告比对被告还重要一审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审理,审理得最细,事实、证据、法律、程序、开庭审理都没有什么简化的地方一步一步来,按部就班,时间也长一。
  • 2022年最好的微信网名(最新最好的微信网名推荐2022)
  • 2024-06-30最新最好的微信网名推荐2022着迷惰性野性不改.立场简单撩污酷野浪.野的像风.中意你点击查看大图看你笑枕边故事.怪几番对你在意借酒劲吻你绝汩九川潮拥关于你秋风别来记得既然无缘十八里街禁劫数自由如风好笑.野污九八野马野爹比你帅别那么。
  • 田忌赛马选自哪本书(田忌赛马选自史记)
  • 2024-06-30田忌赛马选自史记田忌赛马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田忌赛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
  • 盘点有精神病的明星们(红极一时的草根明星现状大不同)
  • 2024-06-30红极一时的草根明星现状大不同娱乐圈中有不少“一夜成名”的明星,有一些更是从草根出身摇身一变成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但成名对草根明星来说并不完全是好处,因为成名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苦恼,有人一夜走红,富贵一生,但也有人红得快,过气得也快第。
  • 梦见手机被偷了是什么意思(梦见手机被偷了的解释)
  • 2024-06-30梦见手机被偷了的解释梦到手机被偷,得此梦,五行主水,事业多受他人之影响,身边小人多之迹象,财运难以兴旺,冬天梦之基利,春天梦之不吉利在外求财者梦到手机被偷,往北走吉利,往南走不吉利,与属龙之人,属马之人共同求财,事业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