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跟孩子们一起捣鼓好儿童房,也彻底做了一个分房睡的过渡,一切都皆大欢喜。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惊喜感,我还特地准备了一些玩具,其中一个玩具是提高孩子手部精细动作和专注力的,我简单称之为“蘑菇钉”玩具吧,就是一堆色彩和大小各异的蘑菇钉,然后一个像绣花一样的板子,让孩子可以随意设计。
这一听描述就感觉是一个很安静的玩具对吧,但我家两孩子竟然硬生生地玩出了两军对垒、三国混战的即时战略游戏体验感……
来看看Eric跟Joshua的战盘,听他描述的样子,我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两个词就是:小米加步枪 VS 正规军。▼
怎么男孩子们讨论起打仗来,竟然会如此兴奋,眼神里有一种难以掩盖的兴奋光芒!唉,必须要跟大家坦白的是,我家两个孩子经常凑在一起玩的游戏,其实60%都是打仗游戏!
他们随时随地演变为军事和战斗指挥官,跟着大部队飞天下地、闯关破局,当老母亲我正在为孩子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而奔忙的时候,他们却随时随地想着如何才能冲关破阵拿下对方的一方堡垒!
01打闹是男孩子的原色,不仅仅为了释放力量一翻照片才想起,我家孩子们的打仗现场,可谓是非常多了。
有吃顿饭都要汗流浃背跑到一起的。▼
有在床上扭成一团,互相格斗的。▼
还有用汽车和磁力片来设计战争布局的。▼
当然连APP上的至爱游戏都离不开策略性的战斗游戏。▼
他们两兄弟对超级英雄的渴望似乎是来源于骨子里,可能就跟女孩子们喜欢扮演魔法公主住在冰雪王国一样?谈起战斗和策略两兄弟也毫不怯场,甚至欢呼雀跃、乐在其中。
他们会玩什么呢?共同设计如何能够更有效地阻挡对方的攻击、如何可以更快速度地突破对方的限制、攻陷领地的方法。双方可以是敌对营,也可以是同阵队友,甚至在短短15分钟的游戏里,他们已经可以更换多个角色了!一会儿敌对一会儿同军,我在旁边都跟不上他们的思维变化……
如果我跟Eric和Joshua说,“我们出门在外,你们要好好保护我哦!”他们一定会立马认真地点头,然后兴冲冲地帮忙做各种各样的活,上飞机争着提行李,快迟到的时候很有秩序地跟着我一起小跑,还当我的策略官,随时判断现场状况来制定应急预案。▼
呃,一开始我定义为这是很好的“合作”的事情,但是突然发现,这跟他们平时玩的打仗游戏,好像有点相似?
就连晚上睡觉,两人也会扭成一团,直到精疲力尽。如果床可以允许多跳两下,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蹦蹦跳跳多可爱”的体验。我呢?就在旁边心惊胆战地担心他们指甲抠到眼睛啦、不小心摔下去啦、声音分贝太高、表情太兴奋影响睡眠啊……我的提醒声和孩子们的笑声经常都是睡前背景音乐。
呃,一开始我定义孩子是在释放内在多余的力量,但是突然发现,这难道是源于男孩子内在本能的冲动?
我想起在2017年4月份,我从科普角度写过7000字的亲子游戏指导手册,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子的:▼
呃,我是不是可以自我安慰一番,这也是一个合作性、充满冒险和挑战、具备开拓性的“超……凡……游……戏”的萌芽呢?
来得真是触手不及啊!
02面对孩子的打仗本色,3大母亲必备救命神药听过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想让男孩变成男人,打一仗就好了”。
现在看着这一个4岁和一个6岁孩子,哪怕外表看起来再呆萌,战斗起来可一点都不含糊,内心也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我来总结我之前在屡次面对孩子的战场的3大救命神招:
1)教孩子如何优雅地“战斗”
如果战斗和冒险不可避免,那么孩子如何进行优雅有序的“战斗”,就至关重要了。毕竟这几年里,我旁观了不少孩子大大小小“战役”,但总的来说,他们几乎不会把粗野的玩耍变成真正的打斗。
所以如何设定好肢体接触的规矩和分寸,就成了我花大量时间去跟孩子们沟通的事情,比如不要太粗鲁、不要反应过度,甚至先跟成人一起练习力量游戏,感受不同力度的差别,都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对自己身体力量的把控。
2)教孩子如何变战斗为策略游戏
如果只是纯粹的肢体斗争,对于男孩子来说,并不足够的。他们内心渴望的更多是里面包含的策略、冒险、热情和成就,那发自内心对于力量的追逐感,往往可以通过这类策略游戏而体现。
户外游戏我很喜欢给孩子们加一个挑战任务,比如告诉他们说,“我觉得敌情有变,小布朗维尼熊似乎有新的布局,我们怎么办呢?”——往往这么一句话,就会让孩子们立刻从亢奋变得专注,因为他们的战斗力更高阶,斗争形势也更高级了!
3)远离战场可保心情舒畅
作为一个“温柔”的女性,平时我是很少直接参与到孩子们的战场的,一是这不是我的菜,二我加进去孩子们的兴奋指数肯定上升个三倍,呃,你可以想象,两个男孩子 一个成年人,可以把整个屋子拆掉了。
所以我们家的画风经常是这样子的,当孩子们臭袜子满天飞的时候,我在安安静静地写稿,以及自顾自做自己的事情。就跟上上周六大家看到的直播画风是一样的,我几乎天天都在接受这样子的心理调适啊。
远离战场不意味着不闻不问,时不时问一句,“你们玩得开心吗?有没有注意安全呢?”也是一个很好地提醒,这是我们游戏的“暗语”,当听到这些“暗语”时,孩子们都要为对方多考虑一份安全。
我身边大多听到我养育着两个年纪相近的男孩子,都会感慨加上一句,“你真厉害”。
里面的复杂含义,我想两个男孩子的母亲,都能微笑着体会。
实际上,男孩子跟女孩子的确在很多需求方面,非常不一样。我也曾经试过一切的办法,但感觉就是走不进他们的想法,好像男女隔着一重山,明明那只是两个小屁孩而已……
但当我开始放下这份执念,比如对秩序的执着、对力量的忐忑、对分贝的要求,换一个角度来看孩子们时候,哪怕是热热闹闹的四处乱窜,都能够看出一些不一样的社会学研究样本来,这也算是新的体验吧。
尊重孩子不同的意愿和需求,不是把孩子时刻变成我们心目中想要的模样,而是学会如何跟孩子们调频,让他们也能在保持自己独特个性的基础上,重新积累起自己的力量和勇气!
换言之,任何父母都需要学习安身立命,夹缝中生存的技巧,你说对吧?跟所有育有两个男孩子的朋友们,或者虽然养着女孩子但感觉个性跟男孩子也很相似的朋友们,咱们拥抱一下,互勉哈!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