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写文时,写到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最出名的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朋友很执着地说我写的不对,特别是“落霞”的解释,不应该说是晚霞,而是零星的飞蛾。
说真的,我不能说他是错,毕竟确实有学者认为文中的“落霞”是指飞蛾,而非晚霞。
有这样观点的人,可有的佐证应该就是南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中“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和宋代俞成《萤雪丛说》的“然而‘落霞’者,乃飞蛾也”
但是我们上学时学到此篇时,教科书上的作解却是“晚霞”,诗文的解说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教科书所采的理解,至少是对少年感悟诗文之美有利的。
而以个人拙见来说,也更认同“晚霞”之说。为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论证。
这点应该是最简单,我们首先看看这一句出现的前后文是什么。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上句之意,是指秋天傍晚下过雨的天空刚刚放晴。彩彻区明中的一个彩可知色彩绚丽。也只有晚霞拖曳天空之际,才有彩色。接下来便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在其后的“渔舟唱晚和雁针惊寒”一个点明了晚,一个点明了秋。在古诗中,渔舟和大雁多是一种孤寂苍凉的描写。
比如很出名的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和晏殊的《诉衷情》“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从这里可知“落霞”的上文暗指霞光炫彩的傍晚,下文也是指秋天旷远辽阔的傍晚,所以没有理由中间写的是一种飞虫。
上文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写的是远景,否则他是看不到岛屿之萦回和冈峦之体势的。
下文更是直接写道“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和“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王勃写这篇序作的时候是站在高处望着远处。
而“落霞”之前写的“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写的都是大场景,而“落霞”若是指飞蛾,王勃站在那么远的地方是看不到的,若是他都能看到飞蛾,这数量之众想来只有惊骇,哪里还有美丽可言?
对于认为“落霞”是飞蛾的朋友,《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中是这样写的
“梁江淹《赤虹赋》云:“霞晃朗而下飞,日通而上度。”张说《晚景》诗云:“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飞。”凡淹说所谓霞飞,则云霞之霞也。王勃《滕王阁序》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土人云:“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之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所自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似配鹜耳。”不知者便以为云霞,则长天岂可与秋水同色也哉。予又按,孔颖达曰:“野鸭曰凫,家鸭曰鹜。鹜不能飞腾。”故郑康成注《宗伯》云:“鹜取其不飞迁。”李巡亦云:“凫,野鸭名。鹜,家鸭名。”然则鹜本不能飞耳。论文虽不当如此,要之作文者,亦不可不察也。”
首先此篇为《辩霞鹜》既然是辩那就如同时我们儿时学的《两小儿辩日》各抒己见来辨别太阳何时远近一般,但是辩到最后也得不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其次,文中明确地说了一句“土人云”。土人有指当地人也有指文化不高,不入流人的意思。
1、 当地人之意。
他们认为落霞是飞蛾,可是王勃并不是当地人,当时他只是路过,能知道当地一种飞蛾叫霞蛾的可能性太低了。
2、 不入流人之意
若是这种人,那么说出的话更不可信了,他们都是底层人民,田间耕种之人,如何能登上高处看到王勃所看到的景象呢?又怎么能理解王勃词句的意境之美呢?他们的学识和眼界自然会影响对诗词的判断。
最后他们说“鹜”是不能飞的,只是一种鸭子在水中吃飞蛾扑腾的景象被纳为齐飞。这样的场景我不知道哪里美了?
而且针对“鹜”会不会飞也是争论不休。我们知道鹜是指鸭子,属鸟綱。有人说鹜是家鸭,野鸭为凫。
然而毛氏云:“可畜而不能高飞曰鸭,野生高飞曰鹜。” 《楚辞·九歌》也道“鼂骋鹜兮江臯”意思飞虫和鹜朝着江边高地上飞驰。
所以鹜能不能飞,亦无定论。那么说鹜不能飞只能与飞蛾相追逐,未免太牵强。
至于宋代俞成《萤雪丛说》此段为这样的
“王勃作《滕王阁序》,中间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句,世率为警联。然而‘落霞’者,乃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于‘鹜’者,乃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若云霞则不能飞也。”
这里写到“鹜”不能飞,云霞也不能飞。而且又加了“土人呼为。”记载的都是土人之语,却来评判文人之词,岂不可笑?
而且云霞为什么不能飞?云霞在天上,随着风动,不可说飞,说什么?反而云霞一般都是呈撕扯逶迤之态,最像腾飞。若说霞不能飞,岂不是雪也不能说飞了?
况且古人以飞霞作诗比比皆是,就如张说《晚景》诗云:“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飞”和王灼的“飞霞半缕。收尽一天风和雨。”
吴曾和俞成都是南宋人,其中吴曾后世更是褒贬不一,他曾应试不举,献《春秋左传发挥》给秦桧才谋得官职。
而其《能改斋漫录》更非正史而是记载史诗异闻的名录。
所以可信度不高,至于俞成的《萤雪丛说》对于《滕王阁序》的论述,很大可能是受吴曾所影响。
故而“落霞”是“飞蛾”之说,实在没有什么强有力的论证。
中国古代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而诗词更讲究意境美,其是指艺术形象中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交融契合相忖的审美境界。而诗词对意境美更是犹如有公式一般。
对相思的描写有落花、鸿雁、游鱼、明月、高阁和珠帘。
对送别的描写有长亭、古道、芳草、陌上、云帆、兰舟。
对苍凉的描写有残阳、枯木、子规、秋风、冬雪。
正所谓文中有画,画中有意,意有深远。
例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若此诗当中将枯藤换成新藤,夕阳换成朝阳,还会有凄凉孤寂的感觉吗?
可见何词造何景,何景用何词,才是决定诗词意境美的关键。
而《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你说五彩的云霞对着孤鹜,天空苍茫辽阔,晚霞绚烂旖旎美呢,还是一群鸭子争先恐后地吃飞蛾美呢?
所以王勃的这一句,无论是从全文还是当时的环境来说,“落霞”都不可作零星的飞蛾解释。只有作五彩绚烂的晚霞来说才是符合当时的现实和诗词的意境美。
当然,对诗词的理解,可能每个人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美都不同,所以不必强求他人能够认可你所认为的美。但是说到解释的正确性,还是以教科书为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