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截至2018年底,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包括6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6个县、3个自治县。其中,就蕉岭县来说,人口超20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在历史上,该地区曾经名为镇平县,因为河南省下辖的镇平县重名,所以改名为“蕉岭县”。
一
首先,蕉岭县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旧称镇平县。在地理位置上,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边陲,韩江上游,地跨东经116°01′~22′,北纬24°25′~53′之间。西界梅州市平远县,东南与梅州市梅县区接壤,北与福建省武平县、上杭县相连,也即该县地处广东、福建两省的交界处。就蕉岭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发兵平南越,设南海郡,今广东省蕉岭县一带属南海郡龙川县。公元前183年,西汉分龙川县为龙川、揭阳两县,蕉岭地属揭阳县。
二
东汉时期,今梅州市蕉岭县一带仍属揭阳县这一建制。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蕉岭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在三国时期,该地区仍属揭阳县。晋太康元年(280年),设立义安郡,揭阳县属之。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蕉岭地属义安郡之海阳县。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分海阳县为海阳、程乡两县,蕉岭地属程乡县。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设立潮州,以程乡、海阳、潮阳等县属之。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南北朝时期,今蕉岭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
三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今蕉岭县一带仍属程乡县。唐朝时期,程乡县属岭南道。五代南汉乾和三年(945年),设立敬州,领程乡县,今蕉岭县一带属之。公元970年,也即北宋建立后,改敬州为梅州,该地区属之。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梅州为梅州路。公元1369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梅州路,复称程乡县,隶属潮州府。明嘉靖四十三年(1560年),析程乡之义化、长田、石窟、石正等都,设立平远县,隶潮州,今蕉岭县一带隶属于平远县这一建制。明崇祯六年(1633年),蕉岭县乡贤赖其肖上书明朝,请设立镇平县。
四
最后,在此基础上,明朝正式设立镇平县,隶属于潮州这一建制,今蕉岭县一带属之。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设立嘉应州,领平远、镇平、兴宁、长乐四县。到了1912年,镇平县隶属广东省。1914年,因河南省已先有“镇平县”,广东省之镇平县易名为蕉岭县。也即就蕉岭县来说,因为重名而改名。1958年12月,蕉岭与梅县合并,称梅县。1961年3月,恢复了蕉岭县这一建制。1988年,撤销梅县地区,成立梅州市,蕉岭县隶属梅州市管辖。截至2018年底,蕉岭县总面积达961.6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3.5万人。
文/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