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5日,浙江宁波宁海县,一对父子出海打渔,意外捕获一条7斤的野生大黄鱼。上岸后,买家追到码头,花42000元把这条大黄鱼买下来了。
这条大黄鱼是怎么捕获的呢?大黄鱼为什么能卖得这么贵呢?贵的原因是什么呢?野生大黄鱼比养殖大黄鱼好吃很多吗?
捕获的7斤大黄鱼
这条大黄鱼是怎么捕到的呢?2022年2月25日上午,宁波市宁海县渔民王某和他的父亲,开着自家的渔船,早早地就出海去了,他俩赶着去收前一天下的渔网。
当渔网拖起来后,一条黄灿灿的大鱼映入眼帘,父子儿子高兴的跳了起来。
这是一条大黄鱼。
37岁的王某,捕鱼15年,他的父亲捕鱼40多年,都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大黄鱼,宁海县都没有这么大的大黄鱼的记录。
2月24日,父子俩把渔网放在海里。25日早上六点多就出发去收网。等收完全部的渔网,下午一两点回港。
早上10点多,他们收其中一个网的时候,发现了这条大黄鱼。
王某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拿出手机拍照,发到了网上。
王某发布的内容
王某父子俩,渔船还没有回港靠岸,父子俩捕获7斤大黄鱼的消息,就传遍了渔民圈子。
当天,他们收网之后,又把渔网下到海里了。比往天回港晚一点,都已经下午两三点了。但是为了看看这条大黄鱼,早就有四五十人守在港口,就等王某父子俩靠岸。
上岸后,他们经过测量,发现这条大黄鱼长度超过90厘米,重达7斤1两。
其实,他们的老主顾看到消息,早早就跟王某父子把这条大黄鱼定了。这个买家是隔壁县城的,早早就开车到港口等待了,王某刚回码头,他就拦下了父子俩,他怕鱼被别人抢走。
因为是头一次出海,经过协商,确定6000元一斤,抹零后42000元。后来还有人出价5万多、6万多。看热闹的渔民说,这要是过年,这条大黄鱼卖十万、八万没问题。
王某捕获的大黄鱼
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有区别吗?外观、口感有区别吗?其实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是有区别的,在外观上,鱼鳔、口感上都有区别。
从外观上看,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主要有以下不同。
鱼体型不同。野生大黄鱼活动范围广,肚子比较瘦削,体型较长,颜色金黄。单单这么看,没有对比,是不好区分的。
鱼头大小不同。野生大黄鱼的鱼头,会比养殖的鱼头小一些,看起来尖锐一点,养殖的大黄鱼鱼头更大,钝一些。
鱼唇颜色不同。野生大黄鱼鱼嘴上下颌边缘为鲜红色,像抹了口红一样,养殖的颜色则很淡。
鱼尾不同。野生大黄鱼的尾巴更细长一点,而养殖大黄鱼鱼尾短一些。
我们来看一张图。
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的鱼尾区别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野生大黄鱼是在海洋环境下大范围、长距离的巡游,鱼尾的活动量更多,需要鱼尾进行泳姿、泳速的支持。
而养殖大黄鱼,在养殖网箱中活动,每天有喂食,活动空间有限,也不需要活动量就能进行摄食,也因此,养殖大黄鱼,长的更胖一点,一般鱼肚子就圆鼓鼓的。
鱼鳔不同。野生大黄鱼的鱼鳔更大,更厚实,而养殖大黄鱼的鱼鳔更小,更薄。通常检测鱼肉,能区分大黄鱼的品种,并不能确定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通过鱼鳔的特点,就可以鉴别。
鱼肉口感不同。野生大黄鱼因为大范围的巡游和活动,让大黄鱼的肉质更加紧实。我们来看看上海海洋大学,针对深海网箱养殖、普通网箱养殖和野生大黄鱼的鱼肉成分分析。
大型网箱 | 普通网箱 | 野生 | |
蛋白质 | 14.87%-15.12% | 14.3%-15.35% | 20.8% |
粗脂肪 | 13.3%-14.22% | 13.2%-14.91% | 9.76% |
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大网箱,还是普通的小网箱,养殖的大黄鱼的蛋白质、粗脂肪含量都差相差不多。
但是我们拿野生大黄鱼跟它俩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不同,野生大黄鱼,蛋白质更多,粗脂肪更低。
这就决定了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口感上的不同。
举个例子,分别用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做炖鱼,野生大黄鱼炖煮肉质不软烂,上筷子成形,就是我们说的劲道有嚼劲,而养殖大黄鱼的煮久了,肉质会散烂。
清蒸大黄鱼
为什么会存在鱼鳔大小、鱼鳔厚度、鱼尾长短以及口感方面的区别呢?其实我们了解一下,网箱养殖的数据,就能略知一二。
我们先看看普通的养殖网箱。
普通的网箱,一般是3.3米见方,4米深的网箱,也有圆形网箱,直径不等,一般是20米,通过固定后浮在海面,养殖水深一般是3.5米到5米深。
大黄鱼养殖网箱
每个月需要清洗网箱,要不然网箱上会附着很多藻类,影响网箱内的水流,就会影响大黄鱼生长。大黄鱼并不怎么耐低温,要是遭遇低温,大黄鱼也很难活,连续几天低于7℃,养殖就要遭受损失了。这是普通网箱养殖的缺点。
2010年前后,我国开始做大网箱深海养殖,养殖水深一般是10米左右。下图是浙江舟山半边山海域的大黄鱼养殖网箱,直径82米,一次养殖20万尾大黄鱼。
浙江舟山半边山海域大黄鱼网箱,直径82米
2019年12月,山东青岛开始建造“国信1号”10万吨级的养殖船,这在全球还没有先例。
2022年1月份,这艘养殖船下水,9月1日起获大黄鱼13万斤。
国信1号
而野生大黄鱼,则生活在近海60米左右水深的水层。
长期在60米水深的海域生活,让野生大黄鱼的鱼鳔更大一些,更厚实,要不然无法承受深海的压力。而养殖大黄鱼,通常是三五米水深,深海养殖,也只有20米深上下,只有个别网箱达到了接近40米水深。因此养殖大黄鱼的鱼鳔更薄,更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通过上述区别,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
其实通过长期的育种养殖,养殖大黄鱼跟野生大黄鱼,在品种上已经有区别了。
比如养殖大黄鱼会投喂豆粕等饲料,消化系统也随之变化,生长速度更快,成熟比野生大黄鱼早很多,加上生活水深不一样,环境因素就有很大的差异了。
因此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让养殖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产生了比较大的区别。
大黄鱼育种试验
大黄鱼为什么能卖到这么高的价钱呢?通过上述的对比,我们知道野生大黄鱼,确实跟养殖大黄鱼有差异。但是价钱差百倍,是为什么呢?
2013年前,我们要吃上大黄鱼,一半靠捕捞,一半靠养殖。
2020年,我国的大黄鱼,84.67%来自养殖。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是因为2010年,我国的大黄鱼繁育技术取得很大进展,可以大规模的进行养殖了;二是因为我国的野生大黄鱼资源,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没有得到恢复。
为了恢复野生大黄鱼种群,国家也做了很多工作,只是结果不如预期。2016年,我国就成立了国家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尽快恢复大黄鱼野生种群。
2022年1月17日,宁波渔民一网下去,捕获了近5000斤大黄鱼,1900一斤,卖出了957万。这说明,野生大黄鱼的种群恢复,还是有成绩的。
而我们到网上搜一下,会发现一条一斤左右的养殖大黄鱼,40多元一斤。大黄鱼属于很能吃的鱼种,养殖大黄鱼很费饲料。
五六十年代,使用的“敲罟渔法”捕捞大黄鱼
上世纪50年代,大黄鱼还不贵,那时候也只有野生大黄鱼,只有出海捕捞,一般的家庭,会在端午节买大黄鱼吃。
60年代前后,我国采用“敲罟渔法”,不分大鱼小鱼,悉数捕捞。这种捕鱼法,于1963年被国家叫停。
70年代,我国造船水平提升,可以制造更大的机帆船,并且造出了深海探鱼器,于是大黄鱼捕捞量又开始提升。1974年捕捞的大黄鱼达到19.72吨。
这一年之后,大黄鱼的产量锐减,再也没有规模性的渔汛了。
80年代之前,大黄鱼都是野生的。因为我国1985年才开始研究大黄鱼的繁育,到了1993年才实现了规模化养殖技术。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刚开始养殖的时候,提升不了产量,因为养殖人员发现,养殖密度上去了,鱼病就增加了。因为养殖大黄鱼需要杂鱼,豆粕之类。不同比例的饲料,大黄鱼生长速度、体色等不一样。
这些饲料如果没有全部吃掉,会影响养殖区域的水质,导致鱼病。到了2018年,我国才算初步解决大黄鱼养殖饲料的问题,制定了国标《大黄鱼配合饲料》(GBT36206-2018)。
算下来,时间并不长。
不过无论如何,养殖大黄鱼的产量上去了。
市场上的养殖大黄鱼
2013年,我国捕捞野生大黄鱼9.11万吨,养殖大黄鱼10.52万吨。
2020年,我国捕捞野生大黄鱼4.6万吨,养殖大黄鱼25.41万吨。捕捞量逐年降低。
在养殖大黄鱼方面,福建省以一己之力,养殖了全国80.52%的大黄鱼,紧随其后的浙江,养殖大黄鱼产量只占12.76%(2020年产量数据)。这些大黄鱼只有15%外销海外,主要是韩国。
而全国四分之一的大黄鱼,则是福建省内消化掉的,剩下的销往了其他省份。
大黄鱼对于福建,就好比东星斑对于广东。
2020年中国大黄鱼各省养殖产量占比图
其实不仅大黄鱼受宠,小黄鱼、梅童鱼、黄唇鱼一样在沿海受宠。蒜瓣肉小黄鱼,红烧好吃;梅童鱼白灼细嫩;仙子鱼蒸得香甜;黄唇鱼花胶,一口下去就是几千上万。
左:小黄鱼;右:大黄鱼
东星斑象征红红火火,是广东的心爱。
大黄鱼、小黄鱼在几十年的上海,是有涵义的。并且我国一向以金黄为尊,所以大黄鱼跟财富是搭得上关系的。
一条大黄鱼,无需多的点缀和加工,简单的烹饪,就能香甜细嫩,黄灿灿的,寓意财源广进,很容易让人喜爱。
对于个体,福建的人们,吃起来也是很挑的,七八两的自己吃,过斤的都销到省外了,尤其是北方。难道是七八两的更好吃?
通过对比数据,我们知道,相比养殖大黄鱼,野生大黄鱼的产量不高,并且逐年降低。
野生大黄鱼的价钱,是随着季节变化在变的。
一般春节前后的价钱高,1斤左右的大黄鱼,能卖到1500块一斤,个体大,就更贵一些。
其实,野生大黄鱼一直不便宜,即便是淡季,一斤个体的也没低过600块。总体来讲,个体越大就越贵,因为太少有了。
渔民捕获野生大黄鱼
比如王某父子捕获的大黄鱼,重7斤1两,根据估算,这条大黄鱼鱼龄不低于10年。
不过,他们捕获到这条大黄鱼,纯是运气好。因为他们的渔船不大,去不了远海。平时他们都是捕捞的黑鲷鱼、海鲈鱼之类,完全没想到能捕捞到大黄鱼,更别说7斤的大黄鱼了,真的是意外惊喜。因为野生大黄鱼,到渔场,2斤以上的都很少。
当父子俩以6000元一斤出手,被抢着要的时候,让很多人不淡定了。
“这吃了能怎么样?咋这么贵!”
“不想打工了,我要去捕鱼。”
“一分价钱一分货,贵肯定有贵的理由。”
野生大黄鱼为什么能卖得这么贵呢?
渔业资源紧张,野生大黄鱼一鱼难求,供不应求,价钱就拉高了。
大黄鱼的鱼肝、花胶让很多人喜爱,认为价值高,也愿意为它买单。
也就是说,大黄鱼确实营养好、味道鲜美,可能有特别的作用,因此才有了高价,而过低的产量,又进一步推高了售价。
总的来说:千金难买我愿意。
参考资料:
光明网:浙江宁海老渔民捕到7.1斤野生大黄鱼 售出4.2万元高价
李明云.大黄鱼四家系肌肉营养成分差异及品质选育分析[J].水产学报,2009,4(33):632-637
李松.养殖模式和饵料对养殖大黄鱼体色、质构和营养成分评价[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6(11):1-9
张艳霞.两种养殖模式大黄鱼肌肉营养价值评价及主体风味物质差异性分析[J].食品科学,2020,8(41):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