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些人、事、物总会在机缘巧合下站到风口浪尖上,真相也随着时间碎落满地。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一些西医围绕着葡萄牙人掠夺的澳门为基地,开设诊所、销售西药、施行手术和招收中国学徒等方式向中国传播西方医学知识。虽然现代医学有利于国家发展,但这些西医之中也不少隶属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掺杂着贩卖鸦片的勾当。
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马礼逊,他也是一名西医。1820年他和东印度公司的医生李文斯敦在澳门开设了一家诊所,并且配套了一间药房。这间小小的药房便是日后著名品牌“屈臣氏”的直系祖先。这里有一段有趣并且跌宕起伏的故事。
马礼逊
因为马礼逊的回国和李文斯敦的亡故,这间药房前期只存在了五年就被关闭了。直到两年后,另一位医生郭雷枢来华,才恢复营业。广州作为当时清朝政府指定的唯一合法对外贸易口岸,每年的5月到10月允许外国人前来交易,并且有指定的外贸机构(十三行)负责。
郭雷枢也会随着商人过来,偶尔也给中国的富商们看看病,时间长了也就博得了当地富商们的好感,获得了他们的支持。1828年郭雷枢也就把诊所开到了广州,药房也开了第一家分店——广州大药房。有记载称郭雷枢还在广州建了一座小型汽水工厂,这就是后来的屈臣氏苏打水。
清朝末年,上海福州路的中西大药房招牌
鸦片战争之前,药房和诊所的限制很多只允许在澳门、广州活动,而且在广州只能为外国人服务。鸦片战争之后,大量传教士涌入,西医也随着各地的教堂进入中国内陆。
但就在这时,广州大药房却不着急向北发展,反而转向南方的香港。1841年,香港沦为英国人的殖民地之后,大量的军队、商人和教会得人纷纷进驻。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加之气候潮湿炎热,卫生状况十分糟糕。这正是西药商机的出现。
药房香港分店的大股东变成了Thomas·Boswell·Watson,若以汉语普通话音译,当为托马斯•博思维•华森,但按粤语发音,则将“华森”二字译作“屈臣”。别以为他就是那位屈臣氏,这位“屈臣”先生因为水土不服,没几年就回国了。他把自己的股份留给了自己的侄子Alexander Skirving Watson,缩写为A.S. Watson。
这位医药专业的“屈臣”先生很快就成为药房的首席药剂师,几年后他便和其他两名同事全面接管药房。1871年将香港大药房正式改名为A.S. Watson & Company,即是屈臣氏大药房。
1871年,香港大药房更名为屈臣氏大药房
不知道为何,刚刚改名后的这位“屈臣”先生突然把股份转让给另两位药剂师约翰•汉弗莱与阿瑟•亨特。不过这两位药剂师却是经商的奇才。接手之后,他们便发现这年头卖得最好的不是西药,而是汽水!所以大手笔的买下香港中环史丹利街的地皮,建新的汽水厂,产品多达6类,屈臣氏汽水从此名扬海内外。
随后的几年当中,屈臣氏的店铺开到了菲律宾与中国内地的许多大城市。到了19世纪末,屈臣氏的分店达到30余家,并且店面不仅只有汽水和药品,从化妆品到照相机等等时髦的用品,好像一个百货商店。
营销、特效与免费——推行西药
开始西药房的主要客户还是教会和医院,以及在华的外国人。起初,国人面对西药是极其排斥和冷漠的。就像其他一切的洋玩意一样,当时的国人认为洋人的东西只适用于洋人,不适用于中国人,甚至还认为过人吃西药等于服毒自杀。
西药房的第一招就是广告营销,在报纸上刊登西药广告,同时印刷了大量的海报张贴。铺天盖地的宣传,当时的中国人哪里见过这样,那样的冲击力可想可知。
同时西药房还用廉价的特效药来打开市场,如治疗眼病的硼酸、治癣疥的硫磺膏等等。当时的屈臣氏药房选择专注于“脱鸡眼水”“光鲜嫩面水”“涂面花露水”“去花柳水”等等特效药品。
当时大量的教会医院为了传播宗教,进行免费的诊疗、送药。很大程度上的帮助了西药房,并且为西药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示范作用。
1840年,美国首位来华医疗宣教士伯驾画
屈臣氏最后姓了李
1941年12月13日,在日军的炮火声中,屈臣氏迎来了它的百年生日。随后,香港守军投降,日军管制香港。和当时大多数英国商人一样,屈臣氏的经营者也一位日军会按照国际法对待他们。
但事实并非如此,日军以飞快的速度强行接管了屈臣氏的药房与工厂。并把“屈臣氏非酒精饮料制造厂”,被划到了日本海军名下,改称为“日本海军饮料制造厂”。
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屈臣氏的原股东才收回产业,只不过之后的英国已经不再是过往的日不落帝国。到了1963年华商李嘉诚收购了屈臣氏公司,屈臣氏才有了现在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