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闻道识荆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社会保障主要沿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在社会保险领域进行实践延伸。
上一期介绍的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这一期我们要介绍的是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专业全称是劳动与社会保障,硕博是社会保障,本文统称社会保障)。虽然其属于公共管理类专业,但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仍存在较多相同之处,因为它们被统一到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实际上,在介绍公共管理类时,我们专门从公管学科的特征出发,介绍了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今天,我们再在社会学的学科框架下,描摹清楚这个专业的全貌。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五险一金等)、社会救助(低保等)、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军人专属)。社会保障专业主要研究的是社会保险的内容;而社会学类更多关注的是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内容。
社会保障专业学习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院校特色课程。
以医学类院校的社会保障专业为例,医学院校的社会保障主要涉足的是医疗保险方向,前期需要学习基础医学的知识,后期再学习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医疗保险专业知识。
其他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可以通过该校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查询。总的来说,社会保障普遍学习的是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相关内容,这也是与保险学有交叉的地方。
在学科体验上,社会保障既不像社会学那样注重理论的研究,也不像社会工作的实务性那么强,而大概处于相对中间的位置。社会保障主要沿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在社会保险领域进行实践延伸,但却不及保险学专业的精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保障对数学要求低,并没有学习难度系数较高的保险精算,而保险精算却是保险学的主力课程。
正是因为对数学的要求低,考研甚至不考数学,而且与其他学科又有交叉,相关专业的学生均可以报考社会保障的研究生,所以社会保障的考研竞争也比较激烈。
社会保障专业有相当明确的就业市场。对口的事业单位有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对口的企业岗位有人力资源岗(毕竟是人力资源相关专业),另外医院的行政岗位也是医学类院校社会保障专业的可选方向。
但不可否认,这个专业平淡无奇。“纸上得来终觉浅”,可能你毕业后最大的感受是这四年好像什么也没有学到。学校里学的保险知识,远远不及那些交着五险一金的上班族知道的多,甚至不及那些经常去医院报销的病人。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专业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跳台,因为其接触的其他专业的知识较多,通过对不同专业的学习碰撞,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
事实上,从医学类院校的社会保障专业跨向公共卫生专业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走向保险金融领域的也非常之多。毕竟,有过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要比单纯因为兴趣而跨专业的成功率更高。
但是,跳台不过是曲线救国的迂回之策,这只是社会保障专业弥补其不足的手段而已。如果要一步到位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专业,则要求大家对各个专业都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也是为什么大学录取后仍然需要阅读识荆的原因。
以下是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官方解析:
要点总结:
1.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主要研究的是社会保险的内容,与社会学类专业有较大联系;
2.社会保障专业注重学科的交叉培养,扩宽了专业的宽度,也增加了考研的难度;
3.社会保障机遇与挑战并存,专业本身并不突出,但却是一个很好的跳板。
下期预告:
下一讲介绍的社会学类的院校情况,并介绍社会学类专业的择校策略。我们下一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