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袁本初非无能之辈,英雄辈出稍逊一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三国演义第三百三十八回?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三国演义第三百三十八回
批《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袁本初非无能之辈,英雄辈出稍逊一筹
上一回说的是孙坚。这一回说一说袁绍。
三国这台戏的大幕早已拉开,袁绍已经出场很久了,但一直没有介绍袁绍。
袁绍在《三国演义》和《后汉演义》(蔡东藩 著)中,都显得很无能,优柔寡断,见识短,不善于用人,既刚愎自用,又有妇人之仁,难成大事。其实,我以为袁绍也是当时风云人物。只不过,三国时代英雄辈出,文韬武略,有才华的人太多了,显得袁绍略逊一筹。加之,罗贯中为了塑造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光辉艺术形象,更需要把袁绍描绘的低人一等,所以袁绍的民间形象,愈加显得暗淡无光。
一,袁绍的出身
袁绍,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02年。河南省商水县人。
《后汉书.袁安列传》说,袁绍的父亲是袁成。但,《三国志》裴松之注说,袁绍的父亲是袁逢,即袁绍是袁术同父异母的哥哥。
《后汉书》原文是这样的:“安子京、敞最知名,京字仲誉,为蜀郡太守。子彭,字伯楚,历广汉、南阳太守。彭弟汤,字仲河,多历显位,初为司空,累迁司徒、太尉,卒,谥曰康侯。汤长子成,左中郎将。早卒,次子逢嗣。成子绍,逢子术。”
节选的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这样的:
“袁安的儿子中,袁京和袁敞最有名气。袁京,字仲誉,担任过蜀郡太守。袁京的儿子是袁彭。袁彭,字伯楚,历任广汉太守、南阳太守。袁彭的弟弟是袁汤。袁汤,字仲河,地位很显赫,曾经担任过司空、司徒、太尉等官职,死的时候,被授予“康侯”的称谓。袁汤的长子是袁成,袁成担任过左中郎将,很早就去世了。袁汤的次子是袁逢,由袁逢继承‘爵位‘。袁成的儿子是袁绍,袁逢的儿子是袁术。”
按照《后汉书》,袁绍四世三公列表如下:
名 | 字 | 关系 | 职位 |
袁安 | 邵公 | 袁绍的高祖 | 太仆 |
袁京 | 仲誉 | 袁绍的曾祖,袁安的儿子 | 蜀郡太守 |
袁敞 | 叔平 | 袁绍的二曾祖,袁安的儿子,袁京的弟弟 | 司空 |
袁彭 | 伯楚 | 袁绍的大祖父,袁京的儿子 | 南阳太守 |
袁汤 | 仲河 | 祖父,袁京的儿子,袁彭的弟弟 | 太尉 |
袁成 | 文开 | 父亲,袁汤的儿子 | 左中郎将 |
袁逢 | 周阳 | 叔叔,袁成的弟弟 | 太仆 |
袁隗 | 次阳 | 叔叔,袁逢的弟弟 | 太傅 |
袁绍 | 本初 | 袁成的儿子 | 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 |
袁术 | 公路 | 袁逢的儿子,袁绍的堂弟 | 左将军,阳翟侯,假节 |
《三国志》陈寿说,原文如下: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三国志》裴松之注说,原文如下:
华峤汉书曰,“绍即逢之庶子,术异母兄也,出后成为子”。英雄记曰:“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臣松之案:魏书云“绍,逢之庶子,出后伯父成”。如此记所言,则似实成所生。夫人追服所生,礼无其文,况于所后而可以行之!二书未详孰是。
裴松之的这段话,翻译如下:
华峤【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93年,字叔骏,山东禹城人】,写的《汉书》说,袁绍是袁逢的小妾生的儿子,是袁术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出生后给了袁成当儿子。
《英雄记》(作者王粲,生于公元177年,卒于公元217年,字仲宣,山东微山县人。该书已佚,存在书名讹误、材料真伪等问题),说:袁绍出生之时,父亲袁成就死了,袁成的两个弟弟,袁逢和袁隗都很喜爱袁绍。
臣裴松之给大家说一说,《魏书》(这里的《魏书》不是二十四史之一的《魏书》,而是指记录三国时期魏国的书。)说,袁绍,是袁逢的小妾生的儿子,出生之后过继给了袁绍的伯父袁成。如此记录历史的说法,那么似乎应该是,袁绍是袁成所生。这个人(指袁绍)(可能是袁成的妻子)在丧期过后,补丧期间所生的;从礼节上说,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况且在后来(补丧),这样(补丧)可能吗!《英雄记》和《魏书》这两本书都不详细,到底哪一个正确呢?
我的水平有限,只能翻译如上。如果翻译有误,请高手指正。这里的“夫人”,我以为是指袁绍,即“这个人”的意思。因为在古代,“王、公、侯”的妻子,可以称为“夫人”;而袁成,当时地位并不显贵。所以,袁成的妻子,不可能称之为“夫人”。况且,在古代实行一妻多妾制度,只有正妻,才可能称之为“夫人”。假设袁绍是庶出,其母亲更不可能称之为“夫人”。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我读《三国志》,虽然这陈寿写的简略。但,基本上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袁绍父亲到底是谁?陈寿没有明确说。因为陈寿可能不知道。这陈寿在《三国志.袁术列传》说了一句实话,“袁术字公路,司空逢子,绍之从弟也。”这里很明确,“从弟”是指同一个祖父的弟弟,并不是指同一个父亲的弟弟;同一个父亲的弟弟,叫胞弟;“从弟”,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堂弟。
这裴松之倒是乖巧,一会引述《华峤汉书》,一会引述《英雄记》,一会引述《魏书》。这裴松之让读者自己去猜,让读者自己去判断。连裴松之自己也说:“二书未详孰是?”。
“百度”上说,袁绍是袁逢的儿子,过继给袁成。但是,这种说法,查无实据。只能说“百度”的真实性,不过尔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详究。
所以,我以为,还是《后汉书》说得明确,袁绍的父亲是袁成。袁绍出生时,父亲袁成就去世了,然后过继给了袁成的弟弟袁逢。
《三国志》裴松之注说:“英雄记曰:京师为作谚曰:‘事不谐,问文开。’”
袁成,字文开。现在大家常说一句话:“有困难找警察”;“事不谐问文开”;这两句话就是同一个意思。可见袁绍之父,袁成的名声在当时是多名的响亮。
英雄莫问出处。不论袁绍亲生父亲是谁,袁绍的出身背景都显赫当时。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
二,青年时期袁绍的英雄本色
1,事亲至孝
《三国志》裴松之引述《英雄记》说,袁绍的母亲去世之后,袁绍守孝三年。三年期满,慎终追远,想到父亲去世时,没有守孝,于是,接着又为以前去世的父亲守孝,又是三年。书上说:“在頉庐六年”,这个“頉庐”是什么地方呢?打个比方,小说《笑傲江湖》中,令狐冲被师父惩罚,让他面壁思过,不能下山,吃饭有人上山去送,令狐冲也不能见其他人。这个“頉庐”的意思,就是类同于思过之人面对的“壁”,即守孝人在坟墓旁边搭建的一个“草棚子”,袁绍在这个“草棚子”里待了六年。为了表达对亲人的哀思,对亲人的敬重,自己从内心到仪表、吃穿用度、言行举止等都要遵守规矩。可想而知,袁绍在“頉庐”静心祈祷六年,其心之诚,其礼之敬,其孝之极,其修养之高雅,其心态之平和,其处世之淡泊。非一般人能比。
2,交友至雅
《三国志》裴松之说,袁绍20岁的时候,被任命为河南濮阳县的县长,当县长期间,名声比较好。袁绍守孝完毕之后,“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增广贤文》说:“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袁绍交友,也是有选择的。“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三国志》裴松之说,袁绍“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
看看袁绍的朋友都是些什么人?
张孟卓,即张邈。张邈,字孟卓,山东东平县人。张孟卓少时以侠义闻名,接济贫困,助人为乐。东汉名士,"八厨"之一,曾担任陈留太守。“八厨”是指东汉时期的八个名人。厨者,言能以财救人也。
何伯求,即何颙(yóng)。何颙,字伯求,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名士,曾担任相国长史。
吴子卿,即吴臣。吴臣,字子卿,湖南长沙人,曾任苍梧太守。《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希望孙刘联合,鲁肃也希望孙刘联合,但诸葛亮就是不说破,专门等着鲁肃来求。鲁肃问:"皇叔今将止于此乎?"孔明说:"使君与苍梧太守吴臣有旧,将往投之。"这里的苍梧太守就是吴子卿。
许子远,即许攸。许攸,字子远,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国演义》中,袁绍的谋士,官渡之战时,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偷袭乌巢,即火烧袁绍的粮草。年轻时,许攸是袁绍和曹操的朋友。
伍德瑜,即伍孚。伍孚,字德瑜,河南遂平县人。少有大节,曾任越骑校尉。《三国演义》中,董卓废少帝而立陈留王前,伍孚在进入朝堂时,身怀利刃,行刺董卓。董卓问:“你想造反吗?”伍孚答:“你非我主,我非你臣,何来造反?”后为董卓所害。
由此可见,袁绍在青年时期,所交往的朋友中,有河南人、湖南人、湖北人、山东人,都不一般。可以说交天下能人。如果胸无大志,岂能如此?
3,英勇之举
汉朝有两大祸害,一是宦官,二是外戚。这两派势力,一直在争权夺利,左右朝政。西方有谚语:仆人眼里无伟人。这宦官,即太监,天天在伺候皇帝、皇后、宾妃,熟知主子们的隐私。这太监一旦干政,那么就是只顾及主子们的私利和私欲,而不顾及天下百姓的利益,更不考虑国家的大局。所以,宦官比外戚更可恶。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袁绍对何进说:“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但坐言语漏泄;五营兵士皆畏服中人,而窦氏反用之,自取祸灭。今将军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以垂名后世,不可失也!”
但是,这何进更是无能之辈,耳根子软,只听他妹妹何皇后的,而不听袁绍的。
《资治通鉴》说:“袁绍惧进变计,因胁之曰:‘交构已成,形势已露,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事久变生,复为窦氏矣!’”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袁绍恐怕何进变动计划,厉声对何进说,现在互相诬构、互相争斗的局面已经形成,我们的意图已经暴露,将军您又想在等待什么呢?为什么不早做决断呢?事情久了,必然会出现变故,又要重蹈窦武的覆辙,(必被宦官所杀)。
由此可见,袁绍见识不一般。
董卓废少帝而立陈留王之前,曾召集众官员商议废立之事。
《三国志》陈寿说:“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绍既出,遂亡奔冀州。
翻译如下:
袁绍假装答应董卓。袁绍说:这是国家大事,我出去和我的叔父袁隗商议一下。董卓说:姓刘的后人不应当再留下了。袁绍没有理会。手里握着刀,深深地作揖而去。袁绍出去之后,(匆忙)逃奔冀州。
《三国演义》中说:卓按剑曰“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群臣惶怖莫敢对。中军校尉袁绍挺身出曰:“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卓怒曰:“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袁绍亦拔剑曰:“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两个在筵上对敌。
试想一下,你遇到这种情形,你当如何做?《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屈身事董卓。董卓手里握着刀把子,谁不听话就杀谁。袁绍还算聪明,假装答应,设法抽身而退,然后举兵讨伐董卓。由此可见,袁绍可谓智勇备在。
三,人是在不断变化的。
青年时期的袁绍,在历史上的的确确是了不起的人物。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未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天下大乱,豪强四起,这些诸侯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地盘和掠夺财富,同时也是为了露露脸而已。匡扶汉室仅仅是一个借口。董卓实际已经篡夺汉天子的权力,董卓“天下事在我”。董卓做了十八路诸侯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袁绍作为盟主,各方面都需要照顾到,能维持大局,能率领一群暗怀鬼胎之众,攻城略地,破董卓,实属不易。至于后来,人到了一定的阶段,人自己是会膨胀的,客观环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世说新语》有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王安石有《伤仲永》。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袁绍后来的表现,那另当别论。
欲知后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