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方言把人体前胸部分称为“躿子”
或者“躿板子”、“胸躿子”
后背称为“后脊背”,或者“后脊梁”
两侧的肋骨部位称为“肋巴”
把肩膀称为“胛拐子”
腋窝称为“胳偻洼”
胳膊肘称为“胳肘子”
拳头称为“捶头”
把肚脐眼称为“肚目脐子”
把小腹称为“肚子”
把光着上身称为“精肚子”
在新疆方言中,人体前胸部分
有“躿板子”【kǎng bàn zi】、“躿子”
或者“胸躿子”等叫法,这个说法
源自关中方言词“躿躴”【kǎng lǎng 】
意思是身材高大
在西北多地方言中,有“腔子挺直”
“腔子挺起”的说法,这里的“腔子”
都读为【kǎng zi】,都是指前胸
但事实上,“腔”是内和里
”躿“是外和表
新疆人在“保证”、“承诺”、“发誓”的时候
经常用“拍躿板子”的方式来表达
所谓儿子娃娃拍躿板子说话
更是指新疆人对于信义的看重
“前躿子硬【nīng】,后脊背直”
这话是说做人要顶天立地、堂堂正正
“脊背”本身就在身体的“背”部
属于身体的后面,但新疆阿方言说“后脊背”
十分强调这个“后”,意义就在于
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前后一致、端正持方
人身体两侧的肋骨部位新疆方言叫
“肋巴”【lěi ba】或者“肋巴骨”
“肋巴”的叫法在元明清三代的小说
和杂剧中常见
新疆人形容日子过得艰难的窘境
有俗语说“一尻子【gǒu zi】两肋巴的账”
“一尻子两肋巴”就是
“一身、数量极多”的意思
这话的出处就在《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
“陈木南回到下处,心里想道:这事不尴尬
长随又走了,虔婆家又走不进他的门
银子又用的精光
还剩了一屁股两肋巴的债
不如卷卷行李往福建去罢
瞒着董老太,一溜烟走了”
在属于中原官话区的江苏徐州方言中
也有“一腚两肋”之说
就是形容“多、到处都是”的意思
如:老王该了一腚两肋的帐
新疆方言把肩膀称为“胛拐子”【jiǎ guài zi】
“胛”是指“肩胛骨”,而所谓“拐子”
在新疆方言里有“转弯处、角落”等意思
因为“肩胛骨”通过肩关节和胳膊连接后
就像是拐了个弯,所以叫“胛拐子”
“胳偻洼”【gě lǒu wa】是新疆方言
对腋窝的称呼,“胳”是指具体方位
《说文解字》解释为“腋下也”
“偻”,“屈,弯曲”的意思,指整体形状
“洼”是“凹陷的地方”
还包含“出水”之意,指内里空间
合起来就是“腋下弯曲凹陷出汗之所”
所以说“胳偻洼”是对腋窝最准确的描述
听着很土,但却很科学
“胳偻”一词本是名词
但在新疆方言还可用作动词和形容词
如“你把他胳偻一下,看他笑不笑”
这里的“胳偻”做动词用
是“挠痒痒”的意思
如“把人心里头胳偻的不行”
这里的“胳偻”做形容词用
是“痒得”的意思
新疆方言称胳膊肘为“胳肘子”【gě zhǒu zi】
“胳”指胳膊
“肘子”是指上下臂相接处弯曲的部分
“胳肘子”在新疆方言里可活用为动词
如“你小心我把你一胳肘子就撂倒”
这里的“一胳肘子”就是“一击”的意思
“捶头”在新疆方言里指拳头
“捶”本是“用拳头打”的意思
新疆方言口头语“我把你一捶”
就是“我把你打一拳头”的意思
在新疆方言中,“肚子”既是指胃
也是指小腹
指胃时一般用在动物器官
如“羊肚子”、“牛肚子”等
指小腹时,一般用在人身上
这个“肚子”既包含了小腹的外部
也包含了小腹的内里
新疆方言里的“肚子疼”
“肚子胀”等词语,一般都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生理性的疼或者胀
一层是指“心疼、不甘心、损失”
“生气”等
“这回我就忍个肚子疼,便宜卖给你吧”
这里的“肚子疼”就是“损失”的意思
“人家不接电话,看这样子是肚子胀了”
这里的“肚子胀”就是“生气”的意思
新疆方言把肚脐眼
称为“肚目脐子”【dū mǔ qí zi】
或者“肚目脐”【dū mǔ qír 】
这个望文生义都能理解
“肚”指“肚子”
“目”就是指“肚子上的眼睛”
“脐”指“脐带”
“子”为词缀,也包含“小”之意
与“肚脐眼”比较来说
“肚目脐”好像有那么一丢丢文雅
新疆人把光着上半身称为“精肚子”
而如果是光着全身,就称为“精尻子”
关于“精尻子”
这个留着我们明天下半身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