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这是个常用词,原来它是一个中性动词,甚至有点褒义,但现在,这个词味道变了。
作为中性动词的“作”,有干活的意思,比如劳作,写作,工作,作曲,制作等等。
但是,现在,如果有人说你“作”,就是在骂你,变成贬义词了。
你作,你作,你就作,就是说你在作妖,你在作怪,你在装腔作势,你在出幺蛾子。
很多时候,人生的悲喜剧,全是自己“作”出来的,都是自己制造的。
所以,“作”不仅能做出工作,做出贡献,也能“作”出自己的不幸。
郑伯克段于鄢,就是“作”出来的结果。
就像共叔段,好好的郑国贵族,郑庄公弟弟,京城大叔,除了郑庄公,没人敢惹他。
吃穿用度,衣食住行,在整个郑国,除了哥哥,就可能属他是最好的了吧。
可是呢,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还是要“作”,不到黄河心不死,“作”的结果,就是流亡国外了。
所谓的不到黄河心不死,见了黄河心就死了。
这句俗语有一个传说,跟彭祖有关。
彭祖是谁?是陆终和鬼方氏妹女嬇的儿子,与曹安、季连是兄弟。
追根溯源还是要到黄帝。
黄帝的孙子是颛顼,颛顼的玄孙是陆终,陆终娶了鬼方氏的妹妹女嬇为妻子,生了六个儿子。
我们前面讲过,邾国的先祖是陆终的第五个儿子曹安,而楚国的先祖是陆终的第六个儿子季连。
我们现在说的彭祖,就是陆终的第三个儿子。
所以说,这个出身鬼方氏的女嬇,真的是一个英雄的母亲,生下的儿子个个都鼎鼎有名。
说起来,中国上古的历史是史实和传说的混合体。
据说,女嬇生的这六个儿子是一起怀的孕,就是六胞胎。
乖乖,上古时期,怀孕六胞胎,还能都活下来,这真的也是一个奇迹了。
这六胞胎在母亲女嬇的子宫中待了三年还不肯出来,没办法,只好剖腹产了。
剖腹产,这又是一个古代奇迹了!这个女人创造了多少奇迹啊!
剖开女嬇的左侧肋骨下,出来了三个小婴儿,再剖开右侧肋骨下,又出来三个小婴儿。
神奇不神奇?难怪这些儿子后来能够搅动历史的风云。
曹安和季连也就罢了,毕竟还是正常的人物形象,记载在正史中。
可是彭祖就神鬼莫测了。
彭祖是道教中有名的人物,有说他是人的,有说他是神仙的。难道世上真的有神仙吗?
我们都想一睹神仙的真面目啊!
不管彭祖是人还是神,他最让人惊奇的,是史书中都说他活了八百岁。
这是史书中有明确记载长寿的一个人物,让后世多少人羡慕了一辈子。
可是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有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心愿无法实现。
可见,活得再长,也有遗憾。所以长寿不长寿其实都不重要了。
传说彭祖走遍了天下,见到过很多大江大河,但是唯独没有见过黄河。所以心心念念要看黄河。
于是他就找了一个神仙,说了这个愿望。
神仙说,“没问题啊,我可以带你去看黄河。不过,你得等一等,等我睡一觉醒来再说!”
凡人睡一觉,8小时就够了。那神仙睡觉,能睡多久?
呵呵,一千年。这个觉睡得够久的,谁能等得起?
彭祖也不过活了八百年,神仙睡了一千年,连彭祖都等不起了。
神仙这一觉睡得美了,等他睡醒了,惬意的伸了伸懒腰,去找彭祖,哪里还有彭祖的影子。
只找到了彭祖的棺材。
打开棺材,彭祖的尸骨也都完全消失了,只剩下一颗不甘心的小心脏还在“扑通扑通”地跳动。
原来,一直存着执念的彭祖,就是死了,心脏还不甘,一直在等着神仙的醒来。
神仙一看,乖乖不得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啊!
神仙于是捧起彭祖的心脏,飞到了黄河边上,让彭祖的心脏看到了黄河。
见到了黄河就该死心了,彭祖的心脏真的停止了跳动。一会儿功夫,就化为乌有了。
这就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传说。
这是有多深的执念啊!
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对哥哥的君位有着同样的执念,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一直问哥哥索取这索取那的,最后,死不甘心的他发动了叛乱,势要夺得君位。
结果,被哥哥打得一败涂地,只好逃跑,流亡到了共国。
二
共叔段的所作所为都得因于一个“贪”字,而始作俑者是他的母亲——武姜。
武姜的偏心和“作”,终于酿成了郑国的内乱,兄弟的反目成仇。
她自己也为自己的“作”付出了代价——两个儿子一同失去了。
叔段流亡到了共国,成为共叔段,郑庄公则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到黄泉地下,不到死,不见自己的母亲。
不到黄泉不相见,这是对他的亲娘有多么的失望和愤恨,又是多么的决绝啊!
黄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人死后去往的地方,也就是阴曹地府。
黄泉的来历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古人把宇宙叫做天地玄黄,而泉水在地底下,所以地底下的水叫做黄泉。
又因为人死后埋在地底下,所以人死后叫做去往黄泉。
第二种说法是,古人居住在黄河流域,泉水因为黄土变成黄色,叫做黄泉。
第三种说法是,中国人一直使用土葬,在挖掘墓穴的时候,会遇到混合着黄土的泉水,所以黄泉就代指人死后的居所。
我们今天说到“黄泉下的相见”,往往是寄托了一种怀念的感情在内。
在古诗《孔雀东南飞》中,被棒打鸳鸯的有情人,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临别时,说到了“黄泉下相见”。
意思是,两人要共赴黄泉,殉情而死,死后在地下相见。
刘兰芝嫁给焦仲卿后,被婆婆各种嫌弃,要休了她。
无论焦仲卿如何苦苦的哀求自己的母亲,母亲却捶打着床边怒气冲冲,逼着他休了刘兰芝。
小夫妻俩感情深厚,甜蜜恩爱,难舍难分。无奈被逼分手。
离别后,不断有求亲的人到刘家求娶刘兰芝,而且各个条件都比焦仲卿强。
刘兰芝的哥哥因此逼迫她出嫁。
在出嫁的前一夜,刘兰芝和焦仲卿见了最后一面,两人相约“黄泉下相见”。
出嫁当天,刘兰芝在深夜里投水自尽,焦仲卿听到噩耗后,也在家中院子里上吊自杀。
双双命归黄泉,完成了两人“黄泉下相见”的誓言。
这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对爱情坚贞不渝,至死不休。一千八百多年来,感动了无数的人。
原本,黄泉代表了悲剧,伤心家中亲人离我们而去,悲痛不已。
即使是因为《孔雀东南飞》,也只是让我们对黄泉有了美好哀伤的寄托。
但是,郑庄公一家子,硬是用各种“作”,把“黄泉下的相见”,演绎成了诙谐的轻喜剧。
三
郑庄公打败弟弟后,内心里对亲娘充满了怨恨,所以把她安置在了颖地。
并且发誓,不到黄泉绝不相见。
站在郑庄公的立场,我们其实也能理解他。
我们现在很多人常常提到原生家庭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不愿与家人和解。
说真的,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来说,每个人的性格行为以及未来都深受原生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不论这个影响是好是坏,每个人身上都打上了原生家庭的烙印。
只不过,后来有的人改变了自己,去掉了这些烙印,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
有的人却因为烙印太深,深深的捆住了自己,深陷其中改变不了。
还有的人,被原生家庭伤害得太深,终生痛苦。
所以如果没有做好养育孩子的心理准备,年轻的父母们,轻易不要生孩子,以免给孩子造成伤害。
孩子是上天送给我们人类的礼物,是天使,是花朵,是为人父母要用生命来爱的。
无论孩子有什么样的缺陷,都是父母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的,他们没有自主权,所以父母要用爱来为他们负责。
郑庄公因为出生时脚先出来,惊着了自己的亲娘,被亲娘所嫌弃。
这并不是他的错,他也没有办法决定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生啊!
母亲的嫌弃,一定对这个孩子的小小心灵造成了伤害。
幸运的是,郑庄公没有长歪,很健康,没有留下丝毫心理阴影。
不论他的母亲如何对待他,他的弟弟如何夺走了属于他的母爱,他都没有表现出怨恨来。
对于母亲的要求,他尽量都满足。哪怕是母亲为了弟弟向他无度的索取,他也表现出最大的容忍度。
很多人对郑庄公的评价是“精明强干,阴险毒辣,不择手段。”
“阴险毒辣”这一点我认为是有点过了。
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郑庄公应该怎么做?结果又会怎样?
如果他拒绝母亲和弟弟的各种要求,他的日子会好过吗?
不一定。可能会被世人冠上“不孝”、“不悌”的恶名。
或者,整日家里不得安宁,被母亲埋怨,被弟弟憎恨,一样不得安生。
父母的偏心,有的时候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
比如清朝的雍正皇帝胤禛,是康熙皇帝和德妃的孩子。他还有个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
胤禛从出生开始,就被抱给佟佳皇贵妃抚养,而胤禵却在母亲身边长大。
德妃对胤禛没有感情,但是非常疼爱胤禵,所以事事为胤禵争取。
胤禛既得不到父亲的关心,也得不到母亲的疼爱,非常的孤独。
在“九龙夺嫡”的惨烈大战中,德妃始终站在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坚定地支持他。
胤禛却只有自己和同父异母,从小要好的十三阿哥胤祥。父母两人没有一个支援他的。
所以雍正皇帝在家庭关系中是很可怜的。
甚至是胤禛夺得皇位登基后,想要尊德妃为太后,德妃也拒绝接受,并且希望胤禛把皇位让给弟弟胤禵。
母亲的这种做法,深深地刺痛了胤禛的心理,他和母亲大吵一架,导致了德妃的突然去世。
所以胤禛在位期间,脾气急躁,喜怒无常,说话尖刻,对人薄情寡义,毫不留情,极尽讽刺挖苦只能事。
尽管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说,雍正是一个好皇帝,但他的性格却不能不说是因为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郑庄公也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但他却是用了最大的宽容态度对待了母亲和弟弟。
这样做,助长了母亲和弟弟的贪欲,增强了他们的野心,最终酿成“兄弟阋墙”的大祸。
这样做,被人们评价为“阴狠毒辣”,不算过分吗?
难道他早早的把弟弟和母亲除掉,就是仁慈吗?或者,把君位让给弟弟,他就是个好人,是个善良的人了吗?
很奇怪的论调!
有人说,他没有尽到教育、引导的责任。
这话说得,他的弟弟从小受到母亲的溺爱,有父母教育,他有发言权吗?
等到他登位的时候,他的弟弟的言行已经到了他无法引导和控制的地步了。如何教育?
要知道,他能容忍他的弟弟,一旦他把位置让给弟弟,他的弟弟却未必能够容忍他。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这就是帝王之位争夺的残忍。
历朝历代,兄弟相残的事还少吗?
四
颖地有一个人叫做颍考叔,是管理颖谷地界的官员,这个人是一个孝子。
郑庄公在发过毒誓之后没多久,就后悔了,想念自己的母亲。
从这一点看来,郑庄公应该是真的对自己的母亲不错,不是装出来的。
颍考叔知道了郑庄公的心思后,就想了一个办法,设法见到了郑庄公。
他准备了一些贡品,送给了郑庄公,成功地获得了郑庄公的赏赐,陪郑庄公一起吃饭。
自古陪同君王吃饭都是一种礼节,很少有人能够当着君王的面大吃二喝的。
基本上都是做做样子,象征性的举起筷子捞几根青菜,表示我很荣幸能吃到君王的饭菜。
所以,很多人会偷东西,偷宴席上的饭菜,藏在衣服里带回家去再吃。
有的人甚至事先就准备了袋子,在底下偷偷地装东西,或者不顾油腻,直接藏在怀里带回家去。
毕竟,能蹭到君王家的饭菜,普通人没有这个待遇,这样的机会太稀少了。
颍考叔也不例外,连吃带拿,吃相很难看。而且,他只偷肉。
在先秦时代,能吃上肉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君王的肉,更是稀罕物。
不过,这个聪明人,他是当着郑庄公的面,明目张胆的偷肉,成功地引起了郑庄公的注意。
郑庄公好笑不已,兴趣盎然的看着颍考叔,等着看颍考叔的笑话。
结果,他没有等来颍考叔的尴尬,自己反而好奇不已。这个人的脸皮真够厚的。
颍考叔从从容容地把肉揣进了怀里,动作幅度很大,就是为了引起郑庄公的好奇。
暗流在这两人之间涌动,看谁先沉不住气,挑开话题。
好奇真的可以害死猫的!
郑庄公果然先沉不住气了,他的好奇心都快从胸膛里蹦出来了。
“哎,你把肉揣进怀里是什么意思?难道席上这么多美食还不够你吃的吗?你还偷?”
没错,古人是席地而坐,食物也是摆在席子上,用手抓着吃的。
所以说,席上,宴席,筵席,坐席,吃席,都离不开席。
颍考叔就是坐在席子上,用手抓着饭吃,然后用手偷了肉,揣进了怀里。
面对君王的疑问,颍考叔很从容:“我不是为我自己偷的,是给我妈妈偷的?”
郑庄公就更好奇了,难道颍考叔家里穷的都没有饭吃了,还要偷君王的赏赐?
好奇一直在冒泡泡。
颍考叔很动情地说:“不是这样的。我的老母亲,只要我吃过的好东西,我都会让她吃过。但是君王赏赐的食物,老母亲还从来没有有幸吃到过。所以,我带一些回去给她,让她也能感受到这种幸福。”
郑庄公被感动了:“你真是一个大孝子啊!”
然后,他的眼角也湿了。“颍考叔,你多幸运啊,还有个老母亲可以孝顺,我就没有这么幸福了!想孝顺我的老娘也没有了?”
颍考叔明知故问:“君上,您的母亲不是还在我的颖地住着吗?您怎么会不幸福呢?”
郑庄公叹了一口气,沉痛地说:“我发过毒誓,不到黄泉,就不见我的老娘。我现在很后悔啊,当初为什么发那么毒的誓言呢!”
颍考叔一听,就狡黠的笑了:“哎呀,君上,您只要想见老娘,有的是办法啊!只要您下定了决心,我帮您出个主意。”
郑庄公激动了。
颍考叔说:“您不是说要到黄泉才能见你的老娘吗?很简单啊,挖一个地道,见到泉水后,就可以在地道里和你娘见面了啊!”
郑庄公恍然大悟,原来黄泉还可以这样理解啊!
赶忙照着做啊,郑庄公就跟娘亲在地道里相见了。
郑庄公在地道中感叹:“在地道里相见,是一件多么奇妙愉快的相见啊!”
他的娘亲出了隧道以后也感叹:“在隧道外的地面上相见,是一件多么美妙和快乐的事啊!”
得,母子俩的想法还是不一样。
不过,不管怎么样,母子俩和好了,至于是不是如初,史书没有记载。
大约经过这些事以后,武姜也想明白了,她的后半生还是要靠大儿子的,还是和大儿子和解吧!
不然的话,那天他一生气,再来个地道里的相见,那多憋屈啊!
五
郑家母子的关系,以喜剧的方式圆满收场,可喜可贺!
而立了大功的颍考叔,显然后面得到了郑庄公的重用,时常出现在郑庄公的身边。
这个人的这次亮相,就是一次很好的政治投资,结果他成了赢家。
在《左传》后面的故事中,还有颍考叔的剧情。不过颍考叔的人设就有点崩塌了,原因也在于他自己的“作”。
所以说,人生不简单,悲喜全因“作”。
no zuo,no d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