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多年筹划,故宫“走出去”的步伐又往前大跨一步。
7月3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次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备受期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希望由此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事业融合发展,让香港的文化发展融入国家文化发展大局,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给世界。
在600多年历史的紫禁城基础上建立、拥有186万余件珍贵藏品的故宫博物院,是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拥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故宫,近年来在不断“释放魅力”,拓宽开放空间,增加展出藏品数量,加强文物研究修复,从卖萌的表情包到精美的电视节目,力求让故宫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186万余件藏品不再沉睡
故宫藏品太多了,超过186万件。2018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公开表示,即便当时有两万多件文物在同时展出,每年一万多件文物走向世界各地展出,展出的比例也只占文物藏品的2%。“有人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速度,要913年才能展一遍馆藏所有书画。”
几乎件件都是国家定级的珍贵文物,不得已长期沉睡于库房中。如何让更多珍品展现风采,成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2012年七成区域都竖着“非开放区,观众止步”的牌子,到2020年紫禁城600岁生日时开放面积突破80%,故宫的开放面积持续增加,不少室内场所也被扩展为展厅,实物展品比例由原来的不足2%,达到2020年的12%。
除了扩展自身展陈量,让藏品“走出去”成为一条新路径。
单霁翔认为,让故宫的文物“出宫”,有助于填补紫禁城内展览的空白,为公众提供更大参观空间、更多展出藏品。
去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地处海淀区西北旺镇西玉河村,总建筑面积按照102000平方米控制。
北院区将融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文物修复展示中心、文物展厅、宫廷园艺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等于一体。文物展厅、文物修复用房、文物库房、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用房、观众服务用房以及综合配套设施用房等也被列入报告中。届时,故宫北院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修复中心,也将是每年预计接待三百万以上观众的大型博物馆。
2018年10月,“故宫艺术馆”建设启动,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以“艺术馆”之名建设的新场馆。选址于前门大街三里河地区的故宫艺术馆规划面积约8000平方米,故宫博物院院藏书画、玉器、瓷器、珐琅器、漆器等古代艺术品将在这里展出。此外,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数以万计近现代艺术品、近现代文物藏品以及故宫文创产品也将在此展示,填补在紫禁城内展览的空白。
同年,东城区“故宫以东”文旅IP推出,2020年底,由政企携手打造的“故宫以东”文商旅联盟正式成立,布局在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消费区域。在故宫周边的前门、隆福寺等地区开设展馆,利用既有空间或新建场馆,多种形式展示故宫藏品。
“网红打卡地”隆福寺街区修缮更新项目二期,按计划将于今年竣工。11万平方米商业空间中,隆福广场侧重展现中华传统文明,设置故宫数字展馆,吸引更多年轻人目光。
而在北京之外,去年底,故宫和腾讯联合在深圳举办了一场沉浸式数字体验展,成为当年的网红打卡点。展馆中庭,一个6米长、6米宽、8米高的裸眼3D纹样视觉装置成为这个展览的“出圈”画面之一。装置外部展示了粉彩开光四季山水图转颈瓶和嘉靖款五彩鱼藻图盖罐,转颈瓶放大了近22倍,盖罐放大了9倍。装置内部以万花筒形式展现了取自故宫5件精品文物上的吉祥纹样。
一系列数字化成果,得益于故宫20多年数字化工作的开展。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副主任于壮表示,数字技术让如此大体量、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和永续传承、利用,藏品通过互联网技术展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
目前,故宫博物院已经完成70余万件文物的基础数字化工作,并以每年7万-8万件的速度有序推进基础数字化工作,力争让所有的实体文物能尽快拥有“数字身份证”。未来,故宫还将使用知识图谱等技术,整合文物信息,支持智能化搜索。
2018年12月1日,北京故宫神武门外两侧道路向游客开放,西侧的“故宫淘宝体验馆”开始运营。图/IC photo
“出圈”文创成就“网红故宫”
传统文博严肃庄重,与观众之间总似有一道玻璃幕墙阻隔。故宫在文化创意领域“走出去”的新鲜尝试,为博物馆走进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路径。
“故宫的藏品和建筑,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但是时至今日,如何将蕴含其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准确地挖掘出来,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且用今人乐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地传播出去,就要考验我们当代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了。这是故宫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开展文创工作的初衷。”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在2019年博鳌文博会上演讲时曾这样说。
实际上,在成为“网红IP”之前,故宫的文创工作已经早早开始铺垫。
2008年和2009年,故宫博物院连续举办了两届职工设计大赛;2012年,举办了“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评选”;2013年“紫禁城杯”故宫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第一次引入社会参与,许多优秀展品得以落地并推向市场。
政策层面的利好趋势出现在2016年。《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发布,鼓励试点单位探索通过博物馆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投资设立企业,开发经营文化创意产品。去年,文旅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文化产品不仅要有文化,更要有创意,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去开发商品。”单霁翔在2013年的这一表述,被认为是国内博物馆运营观念的一次重要革新。故宫在传播节奏和准备上也颇具经验。在举办大型展览之前,往往会提前半年至一年召开文化创意研讨会,文创团队、专家学者团队与社会专业机构一起,针对展览主题和重要展品梳理资源、提炼元素,开发相关文创产品。
2015年,乾隆以“玩心很重的老爷子”形象出圈。故宫推出一组帝王表情包,皇帝时而双手托腮扮可爱,时而比画剪刀手,时而手举机关枪,“总有刁民想害朕”一时成为流行语。故宫博物院以颠覆性“卖萌”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
故宫文创——故宫猫杯。图源:故宫博物院
短短数年间,故宫几乎尝试过所有文创可以渗入的领域。产品上,故宫联名款频繁出现,涵盖日历、彩妆、首饰、帽子、衣服、钥匙扣、折扇、手机壳、徽章、贴纸等,品类丰富。技术层面,推出了《每日故宫》《故宫陶瓷馆》《韩熙载夜宴图》等APP,开发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项目《清明上河图3.0》。媒体合作方面,制作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电视节目。此外,还上演了“紫禁城上元之夜”灯光秀。
故宫参与出品的文艺作品甚至出现在了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取自《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作品《只此青绿》成为晚会上的惊喜,并在全国推出线下巡回演出。
文创产品的开发,经营主体和程序保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故宫博物院从一开始便明确了经营主体,两个企业分别是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和故宫出版社;程序保障方面,故宫博物院设置了统筹、协调文创工作的管理职能部门,还有法律、审计等职能部门。
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收入已达到15亿元,文创产品收入已远超其门票收入。到2020年底,故宫已开发生产13098种文创产品,其中也有部分作为国礼赠送给来访的各国政要。
2019年,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当年线上逛博物馆的人首次超过了去博物馆参观的人,仅淘宝天猫逛博物馆旗舰店的累计访问就达到16亿人次,是全国博物馆接待人次的1.5倍,这其中有1亿用户是“90后”。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时代赋予了故宫博物院新的使命。保护好文化遗产,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把文物资源开发出来呈现给全社会,实现更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开发,将古老的文物转化成新时代的文化。”
2019年2月19日,故宫内的灯光秀。资料图片/湛超越 摄
香港故宫助力“走出去”
娄玮说,任何一个文博机构如果片面谈文创,都是空中楼阁,很难行稳致远。“正是由于多年来持续地在修缮古建筑、保护文化遗产、清理文物藏品、改善公众参观环境、提升学术研究和展览水平、扩大对外交流等各方面综合发力,故宫博物院在社会、国际上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从而使得故宫的文创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
作为故宫当代艺术空间的故宫紫禁书院,从2015年成立开始,已在深圳、珠海、景德镇、福州等地开设6家分院。故宫紫禁书院通过故宫出版物及文化创意产品展陈、传统艺术文化教育、讲座论坛、艺术展览等方式,积极传播故宫文化,因而被誉为“行走的故宫”,实现“故宫文化走出去、传统中国文化传播开来”。
再将视角转向海外,长期以来,故宫博物院不断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国外博物馆的合作,进行学术研讨、文物保护、展览交换、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交流。2016年和2017年,故宫连续两年举办“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探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话题。
据了解,故宫数字化成果已经传播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故宫也积极与国外同行开展数字化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同时,故宫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文化互动。2018年,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在福建泉州石狮正式奠基,更被认为是故宫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传播的举措。
2022年7月3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市民观赏乾隆款缠丝玻璃撇口瓶。图/cnsphoto/IC photo
今年7月3日,香港故宫正式对外开放,这次与众不同的文化合作,同样被寄予厚望。
开幕展共有914件故宫博物院外借文物登场,展出数量和珍稀程度史无前例。未来,故宫将长期借出藏品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览,并就博物馆的设计和策展提供专业意见。香港故宫的展览也会在古与今对话、中西方对马文化的解读等方面,反映香港中西文化交汇的优势和特色。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香港故宫发表了主题为“共同守望人类的故宫”的演讲,谈及在香港推广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时,他特别指出,故宫博物院与在港的中国文化研究院合作,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讲座和教学资源“我们的故宫”。
“我们希望由此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事业融合发展,让香港的文化发展融入国家文化发展大局,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给世界观众,助力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央政府以及包括内地同胞在内的观众对香港故宫非常支持,因此,这个项目也能将香港和内地民众的心连在一起。在香港,博物馆的开幕为年轻一代提供了认识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机会,也希望鼓励他们参与文化传承和创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说。
在6月22日举行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典礼上,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希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可以用好香港对外联系优势,助力故宫文化“走出去”,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