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琅琊故里, 我的家乡临沂。在离市区不远的白沙埠镇有一条小河,本地人都称呼它——王祥河。
——那里座落着几百年来,神奇而又宁静的几个小村落—朱潘,王双湖和贾家村。几个村落现在已经连在一起,离我的老家不远,以前问大人去朱潘多少里路,他们顺口就会说,乔湖到朱潘一里两钩担,朱潘到乔湖一里零两锄。足以说明是两个相邻的村落。现在几个村子已经连在一起。如果不是界碑立在那里,外乡人已经分不清那里是那个村子的影子。
——古村落里,还能看到青砖瓷瓦的老房子。当你从村子里走过,看到那一个晒太阳的老人,那慈祥的面容,你走过去他们总热情地打着招呼,问你吃饭了没有?渴了吧?到家里喝水。主动地起身,递过那热乎乎的小板凳。坐下歇歇吧!那一句句浓浓的乡音和问候,瞬间将你的心融化。那裹着小脚,柱着拐杖的老奶奶走过来,你是东头老王家的世界还是团结来。多少年不见了,这孩子长大了这么有出息了。把你当成村子里老王家的人,那一句一句的乳名喊得那叫,情真意切,代表着老人家的关心和问候。我一个路过的外乡人醉了,我成了自家人又感受到是客人般的礼遇。这里依然延续着传统的礼与敬的孝道文化,和那些流传下来的动人故事。
——村子的前面一个很大的汪塘,是从东边的沂河向西蜿蜒着支流,延伸到双湖村落前面,在那里形成宽阔的汪塘。潺潺流水汇集后向南延伸绕过几个村落,最后流入三河口,驰入沂河后顺流而下,流入东海。
——汪塘不大,清澈的水常年流淌着。汪塘里布满了莲藕,溪流两岸芦苇交错。透过芦苇,抬眼望去河里的莲藕,一眼望不到边。翠绿色的一片一片的荷叶有高有低,错落有致。风一吹哗哗作响,刚刚露出的还没有绽开的小叶子,卷裹着皱巴巴的,一颗颗莲花含苞待放,有红的有白的。那平躺在水里的荷叶上,一滴滴大大小小的水珠,被风一吹滚来滚去,时而破碎时而融合,晶莹剔透……
——走过小河,你会发现岸边有人用木棍击打的声音。那是村落里的婶子大娘在那里洗衣服。不时地传来鸭子的鸣叫声,一群扁嘴(水鸭子),不时地把头探入水中,寻找着水下泥螺。互相争抢着,嬉戏着。鸭群旁边几只雪白的大鹅,抬起头,左右摇摆瞭望着。
——这儿就是有名的二十四孝,王祥卧冰求鲤故事发生的地方。
——王祥,字休征,东汉末年琅琊临沂人。王祥以“孝”著称。有三个故事是赞扬他的孝行的。
——其一是卧冰求鲤,据说王祥生母薛氏早逝,父亲王融继娶朱氏为妻。朱氏心地偏狭忌刻,虐待王祥,王祥却一直对父母非常孝敬。据记载:王祥继母生病,想吃鲜鱼,时天寒地冻,捕鱼困难。王祥来到河上,解衣,欲卧冰求鲤,冰忽自解,有双鲤跃出。
——其二是黄雀入幕,是说王祥继母想吃黄雀肉,让王祥去捉黄雀,捉多日不得,继母严笞王祥,受王祥孝行感动,突然黄雀数十只飞入室帐,让王祥捉来做食供母。
——其三是风雨守柰树,王祥家有一柰树,结子殊好,后母朱氏让王祥看守,风吹柰落,朱氏就鞭打王祥。此后,每当风雨来临,王祥就抱树痛哭,而风雨很快就停歇。这三个故事,是对王祥孝行的高度赞扬。
——自此那个美丽的村落有了一个新名称—孝友村。那个汪塘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孝河。偏西有一处河床,泉水上涌,水面从不结冰,
——我中学时代,每天回家都会经过王祥河。靠近河的南岸有一处不结冰的地方,那里就是王祥卧冰求鲤的地方。
——南岸原有石碑,上题“晋王祥卧冰处”。北岸原有孝友祠,正殿三间,端庄古雅。殿内供有王祥、王览和王羲之的塑像,院内古槐参天,别有幽趣。
——好多年以前,当地政府对王祥故里进行过开发。在原址上恢复了孝友祠,并对王氏宗祠进行了规划,在河边开辟了孝园,修建了孝河文化广场。此处现已成为旅游的重要景点。孝河水清澈甜润,河底为黑紫淤泥,盛产白莲藕、红莲藕、茭白、菱角、鲤鱼等,尤以白莲藕最为出名。
——由于北岸边靠近村落,每到雨季,村落里的鸭屎鸡粪顺流而下进入汪塘,给河里的莲藕生长提供很好的营养。据说这里盛产的莲藕不但甜脆,而且还十一个孔,比其它地方的莲藕多两个眼。每次买了回家都会数一数,但不知它乡的莲藕眼几何。
——如今当你走过白沙埠镇北邻,靠近孝河南岸,你会发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那一片片大楼就是开发的凯旋康养中心。为辛苦一辈子的父老乡亲建起了养老院。那动听的故事和孝道文化将会传承下去,让它更加的发扬光大。
——当你用心去感知,回味那村落场景,惬意的景致,和那美丽的传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五十已过容颜老,孤独半生情未了。
不知和时春来到,草长莺飞马儿跑。
我是凡人不是仙,遇事只能问苍天。
为何只许春回去,却不容我再少年。
——于2022.5.17日
壹点号 归来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