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
2024-06-26 11:06:51  作者:空島裏的憶  网址:https://m.xinb2b.cn/tech/abb208544.html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1)

李莲英照片

一、李莲英是咋死的

1911年3月4日也就是辛亥年的二月初四,据说晚清宫廷的总管大太监李莲英就死在了这一天,享年63岁。

这一日期的确定,来自《宫女谈往录》中那位老宫女的叙述:

“我很清楚地记得:这一年春寒,正月连续阴天,听说李就是在连续阴天下得痢疾死的。正月二十九日得的病,夜间肚子绞拧般地疼,第二天发现有脓有血,得病以后,一点东西也不吃,到二月初四就死了。据他家人说,这叫锁喉痢,死得非常快,究竟在哪里死的,家里的人闭口不谈。出殡是在黄庄彩和坊。这时候的大清朝已经到了残灯末庙了,尤其是李大总管,老太后一死,没有多大权势,家里的子侄又怕招是非,所以丧葬从简。”

李莲英曾是慈禧太后生前的当红太监,不过此刻太后已死,清廷也日薄西山,李大总管的死就未免有些悄无声息了。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2)

慈禧照片

当然,“丧葬从简”也未必全是好事,比如在几十年后,关于“李莲英”究竟是怎么死的,又成了问题。

有人说,李莲英死于革命党之手,因为这年正好是辛亥年;也有人说,李莲英在讨债时被人杀死。类似的说法,当然太不可信,毕竟李莲英死时辛亥革命还没爆发,而以李莲英当时的年龄和昔日的身份,说他因讨债而被杀,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对于李莲英因“痢疾”而死的说法,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其家人故意释放的烟雾弹,理由是正月天气寒冷,不应是发痢疾的时候。不过,此说也无定论,毕竟病不由人,痢疾固然是夏秋常发,但也保不定四季都有发的可能。事实上,慈禧太后当年也是因为痢疾拖累而终,如果李莲英也是得的痢疾而亡,倒也是主仆一场、难得的缘分。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3)

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时,学者佟洵曾撰文披露1966年李莲英墓被盗之事,文中最有意思的记载是:“李莲英当时只剩下一颗头颅,身子部分居然是长袍裹以棉花胎!”据说,盗墓之后,那颗被认为是李莲英的头颅被学生当球踢,还被扔进了厕所。后来,有人用粪勺将之捞了出来,埋到了一个山坡下,从此下落无人知晓。由此,有人认为这是李莲英被仇家所害的有力证据。只是,按照以往“提头来见”的江湖规矩,这墓里有头无身,行刺者留下头颅而拿着身子去领赏,这实在有些不合逻辑。

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文史馆研究员颜仪民发表了一篇名为《李莲英身首异处之谜》的文章,其中提到:李莲英出宫后深居简出,但在辛亥年初,九门提督江朝宗突然请他到什刹海会贤堂赴宴。蹊跷的是,当天的请客人还有一位,那就是在隆裕太后身边的当红太监小德张。赴宴结束后,李莲英即在回家的路上遭到暗算。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4)

因为怕人不信,作者颜仪民还在文中特别声明,其原姓叶赫颜扎,叔父毓贤曾为山东巡抚,其父毓泰曾为江朝宗的机要秘书,这个故事他是从江朝宗的儿子江宝仓处听来的。

不管这故事从哪听来的,这个故事无疑有着重大破绽。道理很简单,所谓“九门提督”也就是主管京城治安的步军统领,辛亥年时步军统领系正蓝旗出身的乌珍,直到民国元年后,才改由江朝宗接任(乌珍于民国元年去世)。

试想,李莲英死于辛亥年初,此时江朝宗正在陕西汉中镇总兵任上,直到辛亥年爆发革命才逃回京城。之后,靠着与袁世凯的关系,江朝宗才爬上了步军统领的位置(后改名北京卫戍司令)。如果说李莲英死时江朝宗是步军统领的话,此时他的恩主袁世凯尚在河南养病,这个位置哪里轮得到江朝宗呢?

事实上,盗墓之说与头颅究竟何人所有,其实也是个问题。且不说李莲英有多处墓葬,即便恩济庄太监墓那座是正主所在,在民国兵荒马乱的年代,但凡像样一点的墓葬几乎没有不被盗的,像李莲英这种树大招风的豪华墓葬,而后人又无权无势的,幸免的概率大概只有个位数了,哪里还等得到红卫兵们光临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颗头颅或许是其后人重新置放,他的所有者究竟是谁,还不一定呢!

不管怎么说,李莲英当时是死得悄无声息,但关于他的死因及身后的各种传言确是花样百出,真假难辨。

二、李莲英长得那么丑,凭什么混上高位?

李莲英的死扑朔迷离,生前同样是各种谣传。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5)

《大太监李莲英》剧照

有人说,李莲英性本无赖,曾经私贩硝磺而差点被抓下狱,后来侥幸逃脱,改行补鞋,因而有个绰号叫“皮硝李”。这个说法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说的并非李莲英,而是其家族从事的行当,因为李莲英8岁净身、9岁进宫,恐怕还来不及学习补鞋贩硝这门手艺。

李莲英原名李连英,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本是直隶河间府大城县李家村人。清朝时期,河间府盛产太监(崔玉贵、安德海、李莲英的老家相距不过几十里路),经常有人阉割了进宫去做太监,运气好的还真发了财,家里人也得到提携。李莲英净身入宫,则是因为家中受人欺负,以此为自己和家人谋一条出路。

然而,李莲英在宫中也不是一帆风顺,与他同时进宫的安德海已是慈禧太后身边红人时,李莲英当时还位居下层,直到安德海被杀后,他才得以崭露头角。

据说,李莲英在宫中得以脱颖而出是因为他善于梳头,而慈禧太后对梳头一事最为重视。当然,此说也未必完全恰切,因为《宫女谈往录》中的老宫女即说,为慈禧太后梳头的另有其人,即所谓“梳头刘”,如果李莲英为慈禧太后梳头的话,想必时间也不会太久。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6)

作为宫中的大总管,李莲英也并非浪得虚名,他对于宫中的各项管理工作也是精通熟练得很。比如宫中物品的陈设位置和礼仪程序,李莲英无不烂熟于心,太监们遇到难题往往都要向他请示指教。碰到宫里有喜庆等大事,李莲英最善于安排调拨,样样完成得很出色,以至于其他王公大臣家有什么喜事,特别是慈禧太后要驾幸的话,往往都要请李莲英先来指点一下礼仪和布置,以讨得太后的欢心。

在《宫女谈往录》中,老宫女就将李莲英比作“佛见喜”——“佛见喜”是东陵马兰峪产的一种梨,皮发黑,外表也不漂亮,看起来并不招人喜欢,可是吃起来又甜、又酥、又细、又嫩,慈禧太后喜欢吃,因而宫里管这种梨叫“佛见喜”。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7)

李莲英之所以得这个绰号,那是因为李的外表长相难有印象分,但他当起差来,处处想得周到,“宫里的行话叫‘兜水不漏’,让老太后感到放心舒服,深得太后的喜欢”,“这位‘佛见喜’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勿勿忙忙而又有条不紊。……像游湖这样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严丝合缝,不经过他的深思熟虑是很难让老太后舒心如意。”

近代闻人刘体智在《异辞录》中说,李莲英“在安德海之后,内监权势莫逾于彼,然孝钦太后家法綦严,惟内务府中司员在其宇下,不能不常与周旋。当时大僚,幸邀慈眷而交通宫禁,或知之有素。外廷诸臣,莫得晤其人。莲英从不轻出,识面尤稀。显后晏驾之四年正月,火神庙会移于香厂,忽于游人中,有人私语曰:‘此李莲英也。’视之,乃黑丑大汉,适成其为北方之强者而已。”

如此段记载属实的话,那么刘体智见到的正是当月发病前的李莲英,这个“黑丑大汉”的说法,颇为恰切。据《宫女谈往录》中说,恩济庄关帝庙的西偏殿里有一张李莲英的全身坐像,高二尺上下,“看面貌:一张赭黄脸,高高的颧骨,两颊略长,肿眼泡子,眼睛微合,大鼻子,厚嘴唇,长下巴。这确实是李莲英,只是眼睛画得差一些。他是胡椒粒眼,虽然小,但非常敏锐,这一点没有传神。看起来他是特意要把庄重朴厚的形态留给后人了。”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8)

左为崔玉贵,右为李莲英

从目前留下的历史图片看,李莲英的相貌确实有些“佛见喜”。就这么一位人物,在见证了半个多世纪的宫廷政治后完身而退,也不能不说是有些本事了。

三、李莲英竟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鲁迅曾说,太监、鸦片、姨太太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既为“国粹”,自然源远流长,比如太监这种,在中国少说也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历代宦官之祸如东汉“十常侍”、明末魏忠贤等屡屡见于史册,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上,甚至影响了一个王朝的兴衰。

像安德海一样,李莲英其实也曾介入过政治。1886年,李鸿章奏请朝廷派员检阅北洋水师,慈禧太后拟派醇亲王奕澴,而后者怕太后猜忌而主动要求让李莲英陪同前往,以示自己没有二心。这一年,李莲英四十周岁,或许慈禧太后也想让他趁此机会出去风光风光,于是醇亲王便作为朝廷正使、李莲英作为副使,前去视察北洋水师。太监作为朝廷钦差大臣外出视察,这在其他朝代不奇怪,但在清代历史上则是第一次。

这等事,要是换了安德海那尾巴肯定翘上天了,李莲英则不然。为避免别人说闲话,李莲英出发前特别把慈禧太后破格赏给他的二品顶戴换成四品顶戴(按清制,太监最高只能是四品顶戴),然后规规矩矩跟着醇亲王出发了。一路上,李莲英丝毫没有钦差大臣的架子,而是跟在醇亲王后面好生伺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专门派来伺候醇亲王的。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9)

醇亲王照片

检阅时,按说李莲英也是检阅人员之一,但李莲英刻意和醇亲王、李鸿章保持距离,他拿着醇亲王的大烟袋,退后半步,低眉敛目,看起来就像是给醇亲王站班伺候的。沿途中,李莲英也不像安德海随意结交地方大员,他基本不出去,那些准备好了贵重礼品想要讨好的人根本进不了门。就这次出差来说,李莲英算是给慈禧太后挣了面子,也堵住了那些大臣们的嘴,慈禧太后也喜滋滋地说:“总算我没白疼他!”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10)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李莲英在为太后守孝百日后,在宣统元年正月底向隆裕太后请求退休,隆裕太后准其“原品休致”(享受原薪每月六十两银子的退休待遇)。当年二月初二,61岁的李莲英黯然离开他生活了52年的皇宫。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李莲英心里也清楚,慈禧太后死了,他的后台也就倒了,与其被人一脚踢开,倒不如识相点早些离开,免得到时遭遇不测之祸。据说,李莲英在离宫前办了一件聪明事,那就是将历年慈禧太后所赏的七大捧盒珍宝全部献给了隆裕皇后,并说:“这是皇家东西,不应该流入到民间,奴才我小心谨慎地替皇家保存了几十年,现在年老体衰,乞求离开宫廷,所有这些宝物,奉还给主子”。这事让隆裕太后十分满意,所以李莲英死后,隆裕太后还按大臣的礼恤赏给丧葬费2000两。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11)

李莲英掌管宫中实权多年,贪权纳贿在所难免,因而打他主意的人也为数不少。他当时这样做,恐怕之前早有准备,七捧盒的宝物就是要留作脱身之计。如此看来,李莲英的头脑十分清醒。

李莲英出宫后行为谨慎,轻易不出头露面,也不与社会上的人交往,因为有传言说他家财万贯,怕有人绑他的票。隐居期间,李莲英一再告诫自己的侄子们,“财大祸也大”,要时时警惕,但他的那些侄子们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由此破家亡命。这是后话。

巧合的是,李莲英为清宫服务了一辈子,他死的那年正好是清朝覆灭的1911年,而且正好是其出宫三年之际。

之后,李莲英被安葬在恩济庄,也就是专门埋葬太监的墓地。当然,同样是墓地,各太监的身后待遇大不相同,譬如南边墓地荒丘累累,一片凄凉,那是普通太监们的最后安身之所;北边就大不一样了,只见“矮树葱葱,青砖瓦舍,顿时使人有枯荣悬殊的感觉”。由于李莲英是六品太监,又是隆裕太后加恩礼葬,因而恩济庄里还修了一座石头牌坊,上边刻着“钦赐李大总管之墓”几个大字。

据说,李莲英曾用八个字总结了自己的一生,那就是“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实事求是地说,一个太监能做成这样已属不易。

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是好的坏的(可能是晚清最聪明)(12)

  • 保持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让生活积极向上的五种方式)
  • 2024-06-27让生活积极向上的五种方式让生活积极向上的五种方式:一是,保持乐观的心态二是,拥有前行的勇气三是,做事有足够的专注四是,保持好奇心五是,学会悦纳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成长中蜕变,愿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们都能做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
  • 新番因为害怕全点了防御力(一月新番放大招)
  • 2024-06-27一月新番放大招纯情罗曼史话说当初入门的时候就感觉以后我不要走出这个世界,因为太有基情了,看的太爽了!!可是,看完世初和纯情罗曼史以后就很少遇到佳作了,后来遇到超级恋人,可惜只有第一季,好在今年有冰上的尤里温暖我的心。
  • 教育哲学就是从整体上去了解教育(什么是教育的本质)
  • 2024-06-27什么是教育的本质1859年10月20日,美国佛蒙特州,有一个家庭诞生了第三个孩子而此时谁也想不到,百年之后,他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约翰·杜威(JohnDewey),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
  • 普通面粉家庭小油条的做法大全(外面卖20元一份的茴香小油条)
  • 2024-06-27外面卖20元一份的茴香小油条  在外吃火锅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看到茴香小油条这个菜?一小份小油条,大概需要20元左右  不做饭的人可能不懂什么是茴香,其实茴香是一种蔬菜,它也是一种香料,平时用它做馅儿比较多  其实茴香小油条的做。
  • 相声中的几大有名人物,相声演义:相声八德的传人
  • 2024-06-27相声中的几大有名人物,相声演义:相声八德的传人相声这门艺术自打清朝末年就有了,从当年的人小势微,一直到现在如此火爆,这不到二百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相声艺人其中大家经常听到的关于相声八德这八位德字辈的老先生时期,是公认的相声界最辉煌的时期试想。
  • 如何引导孩子使用手机(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
  • 2024-06-27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手机了,它是一个容易让人着迷的东西大家都知道过早的让孩子玩手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危害及大,不光是大人离不开手机,甚至连小孩也离不开,那么我们怎样引导孩子少玩甚至不玩手机呢!1.以身作则。
  • 吴京长得怎么样(如何评价吴京自称)
  • 2024-06-27如何评价吴京自称一,吴京自称是正白旗的武状元之家出身,有他自己的道理1,吴京的户口本上一直就是满族,具体是满族哪一旗,没人知道既然要说个哪一旗,肯定要倾向于说自己是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显得高贵一些2,演艺圈自。
  • 考试优秀的班级教师分享经验(这个班主任教书30年)
  • 2024-06-27这个班主任教书30年小编说:郭老师今年56岁,担任小学教师已经有三十余年了,在这三十年里,他既教导过一批批成绩好的学生,送他们考入名校,出国深造,也遇见过许多成绩糟糕的学生,惋惜他们学习跟不上,早早踏入社会在郭老师看来,。
  • 微信昵称加一个圆圈(微信昵称可以加圈圈了)
  • 2024-06-27微信昵称可以加圈圈了致力于让微信花里胡哨的蛋弟,今天又作妖了那就是,给微信昵称上来个全包围的小框框,有两种显示效果,圆圈包围和方块包围具体显示效果如下:圆圈包围方块包围这个设置方法也很简单,分别用到圈圈和方块的特殊符号,。
  • 宝骏360新款2022款7座(售价5.98-8.08万元)
  • 2024-06-27售价5.98-8.08万元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宣布2021款宝骏360正式上市新车根据配置的不同共推出了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5.98-8.08万元新车作为年度改款车型,在外观方面变化不大,动力搭载的是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传动。
  • 林业法律法规宣传简报(微纪录片矢志为民)
  • 2024-06-27微纪录片矢志为民编者按: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百年党史,是为了更好地结合实际,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在湖湘大地上,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涌现出了许多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基层解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