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化高度发展,像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李清照等文学大家比比皆是,宋词更是与唐诗并列的两座文学高峰;其它像哲学、音乐、绘画、话本小说等也蓬勃发展。
在自然科学方面,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天文方面,宋神宗时期的科学家黄裳绘制出了世界最早的天文星图。沈括著有《梦溪笔谈》一书,汇聚了当时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
而儒学在孔孟之后,到宋朝,出现了朱熹这样一位集大成者,即“程朱理学”,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上千年。
在儒学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学文化的传统思想。儒学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就是修自己的人格、自己的内心,即: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阳明先生塑像
王阳明从小接受“程朱理学”教育,他对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深信不疑,希望通过对自然界一草一木的耐心品味和静心思考,以得到所谓的“天理”。
一次,他与朋友一起到家里种植的竹子旁边,做“格物”体验。他们两人天天面对竹子思考,期盼茅塞顿开那一刻的到来。朋友坚持了三天就病倒了,王阳明坚持七天之后,也病倒在床。
这件事对王阳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先生在思考
因为屡次犯错,王阳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适合龙住的地方啊……),等到随从们一个个病倒,王阳明不但要照顾他们的身体、还要顾及他们的情绪;同时,要协调和周围少数民族的关系、要想办法从绝境中杀出一条路……压力太大了!
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他从睡梦中跳起来,欢呼雀跃地大叫:“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荒芜的龙场,给了哲学家心性的自由,成了王阳明“运思”的天堂!
明朝建筑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有三大核心,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第一点,他认为朱熹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抽象的“天理”是没有道理的,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实际。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王阳明认为,人的道德实践应是天理良知的自然展现,任何不符合天理良知的行为皆因私欲而起,每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一个是非准则,当具备这种准则的时候,便有知善去恶的一种能力。一个人内心是什么样的,体现出来、反应在他的外在,就是他的言语行为,以及各种各样的状态,就是没有私心,就是合于理。
而这个”心即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就要求人贵有自知之明,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反省自己。当一个人经历过无数次的跌倒,才能够看清真正的自己。
明长城
第二点,他要求人们“知行合一”,就要通过不断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将道德伦理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之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明朝书法
关于第三点,王阳明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可知,致良知既是阳明心学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阳明心学思想的逻辑终点。
王阳明曾说:“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里的“致”,可解释为“推广扩充到”。普通人若能切切实实地致自己的一分良知,便离圣人近了一分;致良知”还有第二层意思,那就是“致良知”是终生不可停的“事上磨”的大学问。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知行合一书法
天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去除自己内心的私欲与杂念,维持世界的和谐运行。三者之间,”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实践过程和手段;”致良知“是目的,三者形成了完美的循环,一起构成了心学的架构和内容。
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如果感觉还好,请关注我、并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