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张佳兴)8月26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召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我国现有耕地12786.19万公顷(191792.79万亩),64%的耕地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
公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2786.19万公顷(191792.79万亩);园地2017.16万公顷(30257.33万亩);林地28412.59万公顷(426188.82万亩);草地26453.01万公顷(396795.21万亩);湿地2346.93万公顷(35203.99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30.64万公顷(52959.5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955.31万公顷(14329.61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8.79万公顷(54431.78万亩)。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8年9月,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三调”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全面查清了全国国土利用状况,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国土调查数据库。全面掌握了全国主要地类数据。
“三调”结果显示,10年间,生态功能较强的林地、草地、湿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地类合计净增加了2.6亿亩,生态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三调”将湿地新增为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广华介绍,基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考虑到湿地的生态功能与林地、草地、水域等有很大不同,“三调”将“湿地”调整为与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并列的一级地类。
“我们从国情出发,基于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和管理需要,综合大多数专家意见,将‘二调’分类中分别归属于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沿海滩涂’‘内陆滩涂’和‘沼泽地’等7个二级地类归入‘湿地’一级地类。”王广华进一步介绍,按照各地类不重不漏的原则,相应调整了林地、草地、水域等一级地类和有关二级地类的含义。
据悉,为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国土利用状况和资源家底,此次“三调”全面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制作调查底图,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 调查”机制,全流程严格实行质量管控,历时3年,21.9万调查人员先后参与,汇集了2.95亿个调查图斑数据,全面查清了全国国土利用状况。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