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嫁娶乃是平常老百姓生活中最正常不过的事情。笔者也参加了许多这样的活动。可最近笔者遇到的一次丧事活动,感觉排场蛮大的,丧礼活动中暴露出一些陈规陋习,与当前倡导的移风易俗主导思想格格不入,并且在丧礼现场还出现了许多奇葩事。
下面,我就聊聊这次奔丧之行。
01
事情起因是我老婆的大娘去世。本来我是可以不去的,可老婆给单位请假想去老家参加大娘的殡葬,单位以疫情尚未彻底结束为由,没有批准。
没有办法,我只好代劳了。
老婆的老家距离市区近80公里,是一县城所在地。
当天一大早六点,我就赶紧爬起来,为了赶上当天的正丧仪式。来之前岳母电话叮嘱道,一定不能迟到,注意自己的穿着。(非常重视!)
走之前,老婆也交代,这种事,就是帮个人场,不需要做什么,但人一定要到。(千叮咛万嘱咐!)
因为路上拐弯接了一位媳妇老家的表哥,最终还是迟到了,9点钟才到。
大娘居住在县城中心,繁华地段。
车子刚开进小区,远远就望到,小区中心广场四周布满了蓝色气球,气球下面是簇拥着一排排花篮,上面插满了菊花。广场中央搭建了一个偌大的灵棚,旁边摆放着扎好的纸马、纸房子、纸彩电等等,许多身穿白色孝衣的亲友,或坐、或站,围在灵棚周围。这场面、这排场真够宏大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大人物的葬礼,其实就是当地老百姓的普通葬礼,可见当地老百姓对葬礼的重视程度。这在我们城市社区绝对不会允许摆出这么大的场面。(这是奇葩之一)
所谓的职业替哭人。
停好车子,我和这位老家表哥,快步走到灵棚前,面对大娘的遗容磕了四个头。这就是所谓的奔丧。
灵棚分前后两部分,后面摆放着棺材,大娘的遗体还躺在棺材里,据说是租的冰棺,最近天气炎热,为防止尸体腐烂。遗体已经摆放了2、3天,需要选个好日子火化。
前面摆放着供台和遗像,两侧跪拜的都是男丁,都是侄子和侄孙,我内弟的孩子只有7岁,此时正趴在草丛上。女孩是绝对不能进灵棚的。这就是老规矩。(奇葩之二)
岳母也在现场,他叮嘱我赶紧把孝衣换上。我在一位主事表哥的带领下,领到了我孝衣和白鞋。
换好孝衣和孝帽,又回到了人群之中,呆呆地站着。我发现大家的表情都是比较呆滞的,有的在低头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等待着下一步的仪式。
02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呼我,该上礼了。我在一位老家姐姐的带领下,来到了礼台。我完全摸不清里面的套路。老婆来之前,告诉我,关于上礼的事,侄女是一个标准,听姐姐们就行了。
老家姐姐说,侄女这一辈统一标准是500元,另外,还要300元的听响费用,260元哭丧费用。奉上礼金这是对死去亲人的慰问,本无可厚非。可这整出来的听响费用和哭丧费用,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你说奇葩不奇葩?(奇葩之三)
这老家姐姐解释说:“听响就是给请来吹喇叭的费用,哭丧钱就是给替哭人的费用。”
原来在当地,举办葬礼都要请吹喇叭的,烘托葬礼气氛,相关的费用摊销在我们出席葬礼的亲人头上,可就请几个吹喇叭的,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也不至于300块吗?这不明显是借机敛财吗?(说的有点重!)
哭丧费用就让人啼笑皆非了,当地也是有请人替哭的习俗,找人替哭就得有费用,一般都是主事人找好替哭团队,一些不会哭的亲人只要出钱,到时候在葬礼现场,由他们来替亲人哭。
我想不明白的是,虽然我上交了替哭费用,可我又不准备参加丧礼的全过程,到时候,进行哭丧仪式时,我又不在现场,我咋知道,有没有替我哭。这分明又是一种在葬礼现场收钱的理由。
我心里这么想,又不能反驳投诉。呵呵,我一个侄女婿在这种时候,只能被绑架消费。心里活动一下可以,说出来可就不妥了。
在上礼台,我交完礼钱,准备登记老婆的名字时,被后边排队的姐姐叫停了。她表情严肃地说:“不能登记我老婆的名字,只能写我的,这是老家规矩。”
我只好照办,我心想,这是老婆的亲大娘,治丧的名单还得写我,我不就是个外人,真搞不懂。
老婆还说我啥都不懂,她说,她们老家的婚丧嫁娶活动, 登记的礼金名字都是我的,因为我是当家的。(真是奇葩!,这分明是重男轻女)
上完礼钱,我又回到了广场上,继续傻站着,等待下一道仪式。
将近中午,天气非常炎热 ,身披一身孝衣,捂得我满头大汗。
周围的亲友,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相互在聊天,我站在其中感觉非常尴尬 ,都是老婆的家的亲戚,我又不太熟。
我趁人不注意,溜出广场,回到了车里。
大约又过了一个钟头。
手机铃响。
“开始烧纸了,你去哪啦?”岳母催道。
“妈,我在附近,没走远。”我回答道。
说完,我赶紧一路小跑,回到了小广场。
其实,烧纸就是面对去世亲人的遗像,再一次磕头行礼。
只见,一位亲友缓慢走进灵棚,行作揖磕头礼之后,小碎步跑向棺材旁,猛然半蹲下来,右手捂着脸部,嚎啕大哭起来,大约持续十几秒钟,又恢复原状,变脸如此之快,令人佩服。之后,该亲友走出灵棚,脸上又恢复了刚才的表情,似乎一滴眼泪也没有。
下面,一个个的排队,流程一样,动作也一样。
轮到我时,我也只是磕头作揖,嚎啕大哭的举动,真做不出来,也学不像。
之后听说,这烧纸行礼,简单多了,要是在农村老家,这磕头行礼叫二十四拜,总共有24个动作,一套行礼也得10多分钟,所有的亲属都要走一遍流程,就这一道磕头礼,也要花费一天时间。
我想起来前几年,我老婆三大爷去世的时候,在农村办的丧礼,比这还复杂,就这24拜,我学了老半天。
03
烧完纸,行完叩头礼,我又有回到车里,继续干耗着,等候招呼。
期间,遇到了我内弟媳妇。估计我们都不是直属亲戚,她向我吐槽了一番这冗长无聊的老家丧事。原来她向我一样,对这陈规陋习很有看法。
她无奈地说,我内弟要在呆好几天,直到下葬之后,才能回去。内弟是侄子也就罢了,7岁的孩子也要在这守灵好几天,这不是折腾人吗?
最可笑的是,丧事主事人问内弟媳妇,她的父母也要来,上礼,行礼。
“我就是个侄媳妇,还要拉扯我的父母来出份子钱,”内弟媳妇说道,“这关系扯得也太远了,真的无法理解,这奇葩习俗。”
她表示,等到上一辈人去世之后,不会搞得像这样,大张旗鼓地折腾活人。
我对她的不理解,深表同感。
巧合的是,我的亲大爷也是刚刚去世,我作为侄子也是关系很近的,也只是参加了大爷的下葬仪式,当天去,当天就回来了。
如果是在媳妇老家,作为侄子的身份,起码守灵就得三天。
时间一点点耗去,一转眼到了中午,参加丧事的亲属都被拉去饭店吃饭了。
下午,还要接着继续丧事活动,我也不太懂,反正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习俗。
吃过午饭之后,我给岳母说,我下午要去单位值班,不能在这呆太长时间。
岳母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同意我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我脑子里一直盘旋一个问题。都什么时代了,老家这种带有封建残余思想的丧礼习俗还这么盛行,表面看起来,是对过世亲人的悼念,其实这就是在折腾活人。参加丧礼的年轻一代都不太能接受这种没完没了的繁琐流程,可现场没有一个人对这种落后习俗表示反对。
可见,这种陈规陋习已经深入到当地人的骨子里,想要革新葬礼习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如果你持怀疑态度,你就是对老祖宗的大不敬,谁还敢没事挑战权威呢?
笔者认为这种带有封建残余思想的陈旧丧礼习俗保持盛行,是基于以下三点:
1、我国北方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尤其是靠近山东周围这一带,深受愚昧丧葬文化的荼毒影响,亲人去世奉行厚葬的观念,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媳妇老家靠近山东边界,好多习俗和孔孟之乡一样。
2、面子在作崇。葬礼仪式排场大,在周围乡亲面前有光,如果葬礼活动办得简单的话,怕别人笑话,而且是对亲人的不孝。
3、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人思想比较落后、顽固,不愿意接受先进文明的生活观念,也不想革新固有的习俗。
对此,你怎么看,你们遇到过这种奇葩习俗的葬礼活动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