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榆次名人录人物志(山西晋中市榆次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山西榆次名人录人物志(山西晋中市榆次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2024-06-30 02:28:59  作者:别致的风景  网址:https://m.xinb2b.cn/sport/yvd170071.html

山西榆次名人录人物志(山西晋中市榆次十大历史文化名人)(1)

从古至今,榆次就是人文荟萃,才俊辈出。纵观榆次历史,爱国志士、良吏清官、鸿儒硕学,都不乏于时。其中有战国著名剑客盖聂,三国时魏国名将郝昭,中华汉人成佛第一人,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皇后李三娘,五代九朝元老武行德,明清时直臣循吏寇天叙侍郎、周鈇御史、褚鈇尚书、桑芸布政使,还有被誉为中国陆军第一人的湖北提督张彪等。而在近现代史上以至当代,为民族解放和振兴做出贡献甚至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更是浩若星汉,数不胜数。

本文根据榆次区政府网、晋中市政府网、榆次志等其他历史资料统计,含历史十大名人,附录现代、当代名人三名人,其他古代、近代八名。仅为吾信个人整理,不列出处,仅供参考。

战国剑客与荆轲论剑——盖聂

盖聂,生卒年不详。战国末期榆次(今榆次区)人。以剑术闻名于时。卫国人荆轲酷爱读书和击剑,不远千里前来拜访。彼此坦诚相待,结为挚友。认为荆轲志向远大,绝非等闲之辈,剑术则不甚精通,尚需安心来继续深造。遂竭尽全力,悉心传授。荆轲则志在效法苏秦、张仪以求富贵,做通过游说诸侯佩带相印的纵横家,求成过急。后荆轲不辞而别,驾车夜去。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燕太子丹患秦军逼境,重金招聘荆轲刺杀秦王政。荆轲建议寻访盖聂同往,适逢外出,久等不至。燕太子怀疑荆轲借故拖延,多次暗讽催促。荆轲只得怅然仓促西去,偕秦舞阳献上燕国地图(内藏匕首)与秦叛将樊於期人头,接近秦王图谋行刺。但一到大殿,献图的秦舞阳即胆怯发抖、神色仓皇,遂引起怀疑,被阻不得上前。荆轲坦然自若,献上人头又独自近前献图,“图穷匕首见”,持刀与秦王政相持搏斗,因剑术不精被杀。今榆次东聂村存有盖聂遗墟。

三国将领与孔明会战——郝昭

郝昭(生卒年不详),字伯道,太原(榆次)人,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著名将领。郝昭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后受曹真的推荐镇守陈仓,防御蜀汉。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为郝昭所阻,劝降不成,被迫退军。魏明帝因此封其为列侯。次年因染疾而病死。

太和二年(228年)年初,张郃于街亭之战战胜,诸葛亮撤军后,曹真认为诸葛亮不久必进攻陈仓,于是派郝昭和王生守陈仓,并修筑陈仓城。十二月(即229年年初),诸葛亮果然领兵攻陈仓,郝昭固守,诸葛亮于是派郝昭同乡靳详在外劝郝昭投降,但郝昭不听。诸葛亮见自领数万兵而城中只有一千多兵,曹魏救兵未到,于是攻城,架云梯和冲车攻城,但郝昭又用点火的箭矢烧毁云梯和以石磨压毁冲车;诸葛亮又用百尺井阑射箭入城,又填平护城河打算直接攻城;郝昭又建内加建城墙抵挡。诸葛亮又挖地道要入城,郝昭又阻截地道。如此防守了二十多日,诸葛亮仍无法攻下,此时费曜领援军到来,诸葛亮唯有退军。战后郝昭受封为列侯,魏明帝更打算重用他,但郝昭不久即去世。

唐朝汉人成佛第一人——田志超

田志超(571—641年) 榆次源涡人。17岁在五台山出家,后返回乌金山镇寿寺潜心研佛。27岁师从太原开化寺慈瓒禅师,此后在太原西北创立禅林。隋恭帝义宁二年(618 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志超率弟子20余人奉命到京城祝贺。次年,应蓝田化成寺沙门灵润、智信、智光等高僧的邀请,前往蓝田山与其交流探求妙崇心学的心得。武德五年(622 年)返晋,介休县为其建光严寺,在介山(今介休绵山)抱腹岩禅定。贞观十五年(641年),志超坐化,唐太宗李世民赐号为“空王佛”,为我国佛教史上汉人成佛第一人。

贞观十四年春(640),关中大旱,民不聊生。宫廷内外焦虑如焚。太宗召集众臣解旱之计,老臣魏征提议向绵山活佛祈雨。太宗应允,命在宫中设香案,满朝文武焚香礼拜,向绵山祈雨。绵山抱腹寺内,志超命弟子摩斯将淘米水洒向长安方向。顿时八百里秦川普降甘霖,旱情解除,满朝欣喜,万民欢腾。

贞观十五(641)年春,太宗为感绵山高僧志超“解民倒悬之恩”,亲往绵山礼佛。御妹李姑也一同前往。太宗与众随从大臣一行人行至抱腹岩下,前来迎驾的弟子银公跪奏曰:“师父志超已圆寂西归”。顿时,太宗恍然若失,叹曰“此行空望佛矣!”,时空中出现金光闪闪四个大字“空王古佛”,太宗遂敕封志超为空王古佛。

五代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

刘知远(895~948),五代后汉高祖。先祖为沙陀部人,父名王典。唐僖宗(881~884)中和初年,迁居太原(今晋中市榆次区)左付村。少言寡语,面紫色,目多向睛,有气度。弱冠投军,牧马晋阳郊外,遇李三娘(女),榆次县鸣李村人,出身贫苦农家) 汲水沤麻秸,遂夜入李家劫娶为妻。附石敬瑭,在晋王李克用部下服役。后梁龙德二年(922),李嗣源军与梁将戴思远战于德胜,石敬瑭马甲断,急忙把自己的乘骑让与石敬瑭,并亲自护送。长兴三年(932),石敬瑭为北都(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兼大同、振武、威塞等军番汉马步总管,遂以刘知远为都押衙。应顺元年(934),潞王李从珂反,闵帝李从厚出奔,至卫州,遇石敬瑭,问平叛之计,石敬瑭长叹不语。闵帝伏甲士欲杀石敬瑭,经刘知远率兵相救,得以保全。

是年,潞王夺位称帝(史称末帝),疑石敬瑭有异志,调其任天平节度使。石敬瑭称病不赴,刘知远劝道:“明公久将兵,得士卒心,今据形胜之地,士马精强,若称兵传檄,帝业可成。”石敬瑭遂向契丹乞求兵援,并许以称臣称父及割燕云十六州地。力谏:“称臣可,以父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地,恐异日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石敬瑭不从。末帝闻石敬瑭叛,派兵围晋阳,被石敬瑭任命为马步军都指挥使,抵御唐兵。契丹援兵至,唐兵溃败走。

清泰三年(936),石敬瑭称帝,升任侍卫亲军都虞侯,领保义军节度使。李三娘封魏国夫人。后晋天福二年(937),迁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天福六年(941),任北京(晋阳)留守、河东节度使。开运二年(945),封北平王。次年,契丹举兵入汴,晋亡。开运四年(947),起兵晋阳称帝,改名暠,立李三娘为皇后,仍用天福年号,称天福十二年。建国号汉(史称后汉),次年(948),改号乾佑元年。 称帝后,欲向百姓搜括钱财、奖赏将士。因三娘规劝:“陛下因河东创大业,未有以惠泽其民而先夺其生之资,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宫中所有,请悉出以劳军,虽复不厚,人无怨言。”遂倾内府积蓄赏赐将士,远近争相附之。次年正月卒,子刘承祐继位,改元乾祐,史称隐帝,册尊母为皇太后。

一朝皇后两代皇太后——李三娘

李三娘(913-954年)榆次鸣李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刘知远与李氏的爱情故事,被元人刘唐卿改编成《刘知远白兔记》南戏,京剧以及川、滇、湘、豫、汉、潮剧等地方剧种,有《磨房产子》、《井台会》、《磨房会》、《红袍记》等剧目,李氏在戏中称李三娘,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李氏出身农家女儿,她与刘知远的婚姻,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刘知远少时家贫,充军当马奴,在晋阳牧马,邂逅李氏,遂生爱慕之情。刘知远托人向李父求亲,李父嫌刘家贫而拒绝。刘知远请了几位朋友,乘夜到李家抢亲,930年生子刘承佑(后来的隐帝),时李氏年约18岁,刘知远年38岁。婚后,刘知远以军功升河东节度使,封北平王,封李氏为魏国夫人。

947年,刘知远起兵太原,由于军饷不足,要向百姓征收重税。李氏谏道:“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宫所有,请悉出之,虽其不足,士亦不以为怨也。”(《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刘知远纳谏,果然因此赢得人心。同年二月,刘知远称帝,立李氏为皇后。翌年高祖死,刘承佑继位为隐帝,尊李氏为皇太后。

950年,隐帝在宠臣郭允明、李业的怂恿下,准备杀死枢密使杨邠和都指挥使史弘肇,入告李太后。太后说:“此大事也,当与宰相议之。”后弟李业在旁说:“先皇帝平生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太后力劝无效,隐帝拂袖而去说:“何必谋于闺门”。杨邠、史弘肇被杀后,隐帝又准备杀死枢密使邻邺都郭威。李太后又劝道:“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无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尚全。”(《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隐帝不听,终于迫使郭威反汉,攻入开封,后汉亡。郭威入京后,不马上称帝,以李太后名义发布法俞拟立湘阴公刘资为帝,在刘资本至前,请太后临朝。及郭威出征契丹,军士拥之以归,郭威仍尊李太后为母。李太后自知大势已定,迁居太平官,上尊号昭圣皇太后。951 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李太后终因反对杀郭威,而没有被杀,直到954 年死去,时年42岁左右。

三代宰相九朝元老——武行德

武行德(908-979)并州榆次人。五代后汉高祖加同平章事入宰相。后周太祖加兼侍中、世宗兼中书令、宋初加中书令,都是宰相级职称。历后晋两帝、后汉两帝、后周三帝,宋高祖、太宗,可谓九朝元老。历封谯国公、邢国公、宋国公、韩国公、魏国公。卒,年七十二,赠太师。

武行德,家贫,樵采自给。体伟力大,石敬瑭召入帐内。后晋天福初,授奉国都头,改控鹤指挥使,宁国军都虞候。开运中,作战时被契丹俘虏,杀了契丹的官,占据了河阳。闻汉祖起太原,即自称河阳都部署,遣其弟行友间道奉表劝进,汉祖览奏喜甚,即授行德河阳三城节度。汉祖由晋、绛至洛,行德迎候境上,以所部兵翼至京师,还河阳。

乾祐中,加同平章事,移真定尹、成德军节度。广顺实,加兼侍中,俄改忠武军节度,迁河南尹、西京留守。时禁盐入城,犯者法至死,告者给厚赏。洛阳民家妪将入城鬻蔬,俄有僧从妪买蔬,就筥翻视,密置盐筥中,少答其直,不买而去。妪持入城,抱关者搜得盐,擒以诣府。行德见盛盐补非村妪所有,疑而诘之,妪言:“适有僧自城外买蔬,取视久之而去。”即捕僧讯治之,具伏与关吏同诬以希赏。行德释妪,斩僧及抱关吏数辈。人畏之若神明,部下凛然。三年,丁外艰,起复。

显德初,加开府阶,进封谯国公。世宗即位,兼中书令。初,世宗处河东还,次河,以洛阳城头缺,令葺之。行德率部民万余完其城,封邢国公。是秋,代王晏为武宁军节度,与晏两换其任。先是,唐末杨氏据淮甸,自甬桥东南决汴,汇为污泽。二年,将议南征,遣行德率所部丁壮于古堤疏导之,东达于泗上。及亲征,以行德为濠州行营都部署,破淮军二千余人于郡境。俄遣率师屯定远以逼其城,为吴所败,死者数百人,行德以身免,左授右卫上将军。五年,下淮南,复授行德保大军节度兼中书令。恭帝嗣位,进封宋国公。

宋初,加中书令,进封韩国公,再授忠武军节度,改封魏国公。乾德二年冬,移镇安州,加开府仪同三司。开宝二年,入为太子太傅。太平兴国三年,以本官致仕。四年,卒,年七十二,赠太师。

明朝不畏权贵户部尚书——褚鈇

褚鈇(fǔ)(1533年~1600年),字民威,榆次东白村人。褚鈇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同年步入仕途。先后任河间县令、监察御史、陕西茶马、大理寺少卿、河南巡抚、大理寺卿、工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在户部尚书任间同时总督漕运,赠太子少保。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以后,由于黄河“河身日高,流日壅,淮日益不得出”,以致泗州(今盱眙北)明祖陵被淹。时任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杨一魁总督河道,“欲分杀黄流以纵淮,别疏海口以导黄”,而时任户部尚书的褚鈇总督漕运,“则以江北岁浸,民不堪大役,欲先泄淮而徐议分黄”。

对于单县黄堌口决口一事,褚鈇与杨一魁也有不同意见。“是时一魁专力桃、清、淮、泗间,而上流单县黄堌口之决,以为不必塞”,“鈇及春芳皆请塞之”。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复言黄堌口不塞,则全河南徙,害且立见”。议者亦多恐下啮归仁,为二陵患。二十九年(1601年)秋,“河涨商丘,决萧家口,全河尽南注”,“一因黄堌口之决,不早杜塞;更因并力泇河,以致赵家圈淤塞断流,河身日高”,“而萧家口遂决,全河奔溃入淮,势及陵寝”。杨一魁也因此受“疏攻”,“帝以一魁不塞黄堌口,致冲祖陵,斥为民”。

褚鈇为官为官执法严明,不畏权贵,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场生涯长达36年之久。在政治上积极支持以张居正为首的改革。他的主要政绩还在于注重边防、抵御外侮,以实际行动支持戚继光等抗倭名将,从而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褚鈇作为一个典型的传统官吏。无论在京在外,从政之余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诉诸笔端,一生著述甚丰,他的著作刻印本有《从政录》、《从政续录》和总纂的《榆次县志》(万历版)。此外还有《八行图奏》、《劝惩类纂》、《芸窗纪愚》等。

现在榆次老城东大街南侧,衙前广场以东桑芸故居以西,北至东大街南至富户街,那曾是明户部尚书褚鈇的府第,榆次城内及城郊四乡人就把这所古院落称之为尚书府。

尚书府的正门在东大街,门前左右各有一座御赐石牌坊。可惜代序轮转沧桑无情,现在尚书府已不复全在,但其精华部分褚鈇书院还都保存了下来。褚鈇书院由东西两个小院并列而成,作为书院的部分主要指西面的小四合院,这个小四合院以北为上,纵向二进,北阔南窄,中有小门相隔。上院正面为高大的正厅五间,其中三间为中,左右各有耳房一间。下院只有南屋五间。在富户街上留有后门,门额为“宫保第”。 西院中的正厅就是老尚书的书房,这五间房子的门楣、窗棂、斗拱、明柱都简单而朴实,其实,这正是明代晋中建筑的本色。当年老尚书就在这完全本色的氛围中做本色的文章,做本色的人生,写《从政续录》、《教家纂要》,把陶情咏怀的诗词结成了《汇古菁华》二十四卷。

清朝名医天花种痘专家——赵鸿

赵鸿(1807~1872),字渐逵,清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人。自幼读书,多有独到见解。屡试不举,遂对八股取士生厌,不再应试,潜心医术。清道光十五年(1835),小儿天花病流行,无以为治,婴孩染疫夭折者甚众,遂专攻小儿内科,立志寻防治痘症之法,解除儿童的痛苦。时值广东人邱熺编写的书籍传入山西,介绍英国人珍娜发明的种牛痘可防天花的有关知识,遂在边学习、边实践、边改进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适合山西地理气候、风土习俗的种痘新法,在榆次城乡逐步推广,收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随后,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对不同体质和症状的儿童采取不同的方法种痘,挽救了许多病危儿童。辗转相传,影响越来越大,“赵先生”三字不胫而走,成为周围百里闻名的种痘专家,接种牛痘免除天花瘟疫的种痘之法,很快普及到附近各州县,天花疫病得到一定防治。之后,又在邱熺介绍的种痘法基础上,撰写成《增订引痘新法》一书,清同治三年(1864)刊行,并广为流传。

中国近代陆军第一人——张彪

张彪(1860~1927)清末武职官吏。字虎臣,山西榆次乌金山镇(原鸣谦乡)左付村人。曾任湖北提督,陆军副都统。在武汉任湖北第八政统制时创办了中国第一支新式陆军。民国元年(1912年),被政府聘为高等顾问,授予陆军中将衔。

张彪从小丧父,家境十分贫寒,以推车运煤挣钱糊口。母亲亡故后,于光绪六年(1880年)投补太原抚标兵额。后因武功超群,又应童子试。山西巡抚张之洞发现其身体健壮,人才出众,办事踏实可靠,甚是喜爱,提拔为随身侍卫,视为心腹,连连擢拔。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升任湖广总督,时值汉口水患成灾,张彪受委督修湖西大堤。其间,精心设计,严格施工监督,工程顺利完成,水患根除。当地称大堤为“张公堤”。随后,负责监修武泰、武丰两闸,工程同样科学坚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张彪受清政府委派,赴日本考察军政、营阵以及枪炮诸事,军事才能大有增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后,在湖创练鄂军,被清政府授予“壮勇巴图鲁”称号,同时受命负责管理将校学堂,精心为学员“改编制,易章服,选择器械”,升授湖广督标中军副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升任四川松潘镇总兵。是年秋,南北两师在河南彰德府会操,任南军总统制官。加提督衔任督练公所总参议,总办湖北的制皮、制毡、制呢诸厂事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南北两师在安徽太湖县会操后,赏“奇穆钦巴图鲁”称号,补授湖北提督,总办湖北讲武学堂。 宣统三年(1911年),张彪任第八镇统制并兼统巡防营。农历八月十九日辛亥革命爆发,率部下三千人坚守总督衙门,与变军巷战二日。之后,率队先行夺得龟山炮台,重新占领汉阳。

武昌首义是时任湖北提督,中国组练新式陆军第一人,第八镇统制张彪属下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然群龙无首的乌合之众是不堪一击的。出于多年袍泽与同寅,不甘于自相残杀,每与变军遭遇时,多未激烈交战,逼近对方,对方即行退让。张彪虽是满清统制,然亦是大汉民族,自己人不打自己人。早先已实行。在同情革命党人的情况下,武昌首义得以迅速取得胜利的确是十分侥幸的。提督张彪当时一直镇守武昌并未弃城逃亡,张彪7次拒绝率领起义军反清。充分做到了一个军人统帅应有的忠君爱国、保家卫国、不打内战的高尚德行。南北议和后,卸职东渡日本。民国元年(1912年)回国,被政府聘为高等顾问,授予陆军中将衔。从此居住天津,并在日租界地置田二十亩,修建花园住宅,取名“张园”。民国13年(1924年)孙中山北上和谈,偕夫人宋庆龄曾住张园。翌年2月,被逐出北京的末代皇帝溥仪及皇后婉蓉等也住在张园。每日清晨,亲自洒扫庭院,以尽所谓“事君”之道。

大清银行首任行长——贾继英

贾继英(1875—1944)字俊臣,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六堡村人。近代著名金融家。在中国票号鼎盛时期,全国最著名的十大掌柜,全是山西人,其中一位是榆次人贾继英,原为祁县乔家“大德恒”票号驻并主事,后任户部银行、大清银行、晋胜银行行长,曾是阎锡山、孔祥熙的理财高参。他曾创办山西晋华纺织厂,兴修“天地渠”,筹资兴建甘肃矿业公司、静宁罐子峡煤矿、徽县炼铁厂、窑街水泥厂等企业。当时流传着这样两句话:“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千年没有贾继英!”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嫔妃、亲王和一班文武大臣以及护驾兵丁共千余人仓惶出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行经徐沟到祁县时,行宫设在“大德恒”总号,受到该票号的隆重接待,沿路用红绸缎作地毯直铺到票号,并率先进奉白银三十万两,慈禧太后甚为满意。从此,贾继英和随驾大臣桂月亭、董福祥等或面晤或书信往来,交往甚密。慈禧太后也将漕运银两陆续存入“大德恒”票号,使票号获利颇多。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银行入侵,无视中国法令,大量发行钞票。目的就是操纵中国金融,控制中国经济,左右中国政局,掠夺中国财富,奴役中国人民,使中国永远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在国内,各省为了增强财力,都办起了官银钱局,用发行官钱票来敛财。民间钱庄、票号更是多如牛毛,有的准备金很少,而发出的钱票很多,形成钞少票多的“虚票”。各种钞票、钱票、庄票混合流通或各占一地,金融秩序十分混乱。有识之士见此状况,认为这将影响财政以致动摇政权,为挽救危局,必须整顿金融币制,办国家银行,统一发行中央银行纸币。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决定试办银行,慈禧太后特诏贾继英进京,御赐贾继英筹办户部银行。贾继英首先拟订了设置和管理银行的章程三十二条,然后精心选人,组织成立了大清第一个银行——户部银行,贾继英任首任行长,开中国银行之记录。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户部银行开市,行使国家金融管理职能,正式发行银两、银元兑换券证,业务遍布全国。当时本银为400万两,次年银行开市,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银行资本已增至1000万两,遂改户部银行为“大清银行”,资贾继英任行长。

附录:现代、当代部分文化名人

高门九英第一晋剧之师——高文翰

高文翰(1881—1947年)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艺名说书红,榆次孟高庄人。自幼丧父,随母改嫁至他乡,因不堪继父虐待,11岁远走太原,入太平科班学戏。攻武生兼须生,苦学一年登台演出。14岁崭露头角,誉满太原。1894年被土匪劫至口外,强迫入张家口戏班。两年后倒呛,被赶出戏班回家,一面务农,一面练工。嗓子恢复后,1899年起,先后搭班锦梨园、堃梨园、荣梨园、自成园等班社演出,分别与丁果仙、狮子黑、盖天红、老三儿生等同班,在山西各地辗转演出。1933年搭班张家口戏班,演出于北平、太原、张家口、大同、宣化、包头、归绥一带演出,后病殁于张家口。

他对于表演艺术,勤学苦练,艺不苟且。唱腔气域宽广,节奏强烈。道白清晰流畅,有棱有角。讲究“喷口”、“气口”,听得清,送得远,唱中有白,白中带唱,因之有“说书红”艺名。表演上,男、女、丑、俊各门架子功夫无一不精。除工文武须生外,于老生、红生、穷生以及长靠短打的武生各有专长。一生创作、演出、整理剧目百个以上,主要的剧目和扮演的角色有《空城计》、《五丈原》、《天水关》中的诸葛亮,《高平关》中的赵匡胤、《五雷阵》中的孙膑、《三疑计》中的唐寅、《清风亭》中的张元秀、《黄鹤楼》中的刘备,《观阵》中的秦琼,《吊煤山》中崇祯,《坐楼杀惜》中的宋江、《上天台》中的刘秀等。对艺术精益求精,由目不识丁到通读《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书,并编写改编了一大批剧目,使一些历史人物在晋剧舞台上更为生动鲜明。于北平演出时,曾与马连良切磋技艺,互换剧目,并使晋剧在北平提高了声誉。四十岁后授艺收徒,一时有牛桂英、程玉英等“高门九英”活跃于晋剧舞台。丁果仙、乔玉仙等亦为过门弟子。著名鼓师申天福、琴师刘玉柱曾受其提携培植。一生为晋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晋剧皇后?国家一级演员——王爱爱

王爱爱 1940年生于榆次南关村。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主攻青衣,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剧协副主席、山西省晋剧院名誉院长。王爱爱出身梨园世家,祖母为晋剧名旦筱桂花。王爱爱7岁从艺,15岁即以晋剧传统戏《教子》、《明公断》、《回龙阁》、《樊梨花》等唱做并重的剧目誉满三晋,被称为“金嗓子”。50年代师从于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60年代初,师从晋剧大师牛桂英,逐步形成了晋剧青衣唱腔中一个崭新流派,即声震三晋、享誉华北的“爱爱腔”,被誉为“晋剧皇后”。主演剧目有《打金枝》、《明公断》、《算粮》、《三上桃峰》、《走山》等。

王爱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培养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从艺50年来,在晋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她创立的“爱爱腔”,独领风骚40余年,成为晋剧旦角声腔之翘楚,为后来者所效仿,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普遍赞赏,并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获奖。她的唱腔技艺是大大突破前人,现在已被专家们肯定为“爱爱腔”。

王爱爱不仅唱功笃厚,而且善于利用音调的回环宕迭,抑扬顿挫,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王爱爱专攻青衣正旦,唱.念.做基本功都很扎实,尤以唱工见长.她音色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特别是唱腔尾音的润腔,灵巧多变,高低自如,在晋剧旦行中,独树一帜。

奥运会副导演国家一级导演

张继钢 1958年生于榆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舞团团长,中国当代著名编导,中国文联第六、第七届全委,中国特殊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一级导演,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执行总导演。现任武警政治部副主任。

12岁开始从事舞蹈艺术,曾在山西省歌舞剧院任演员、舞蹈队长、编导等职,后调入总政歌舞团任副团长、团长、总政宣传部副部长,2008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晋升少将军衔,国家一级导演。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残奥会开闭幕式执行总导演,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总导演。张继钢创作的作品360多部,代表作有《黄河儿女情》、《黄土黄》、《野斑马》、《千手观音》、《一把酸枣》等,曾9次获得国际最高奖,获国内大奖40多次。他的作品题材多样、构思奇巧、风格独特,对于当代中国舞蹈影响巨大而深远,被称为“舞界奇才”。

附录:其他部分历史名人

明朝北京最高行政长官——李敏

李敏(?-1581年),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榆次县(今山西省榆次市)人,明朝顺天府尹,进士。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士,改庶吉士。两年后,改刑科给事中。嘉靖三十二年,升礼科右给事中、刑科左给事中、刑科都给事中。嘉靖三十五年,授顺天府府丞。嘉靖三十四年,改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后改南京太仆寺卿,随即改本部太仆寺卿。嘉靖四十五年,任顺天府府尹。

顺天府,明清时期整个北京地区的行政区划。顺天府尹是北京的治安与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为正三品.

明朝刑部兵部右侍郎 ——寇天叙

寇天叙(1480-1533)字子惇,号涂水,山西榆次人。明正德三年进士。任职于应天(今南京)府丞。时明武宗驻南京,从官卫士十余万人,经常侵扰百姓,很多地方官吏不敢言。寇天叙亲自率人与抢夺百姓财物的禁军相搏,只要抓住绝下放过。禁军伤者很多,并且害怕了,再不敢横行霸道。后来寇天叙巡抚甘肃,外贼来犯,擒其首领,贼人多次送狮子皮、犀牛皮、西狗,要求换回首领,寇坚决不从。晚年寇天叙又任职陕西,多次平暴除恶,维护了一万平安。

嘉靖初以功迁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右侍郎。嘉靖十二年(1533)十一月二十六日卒,年五十四。有《涂水文集》。

清朝进士教育家——王平格

王平格(1802年-1873年),字仲坦,号杏邻,山西榆次县西长寿村人,清朝官员。王平格自幼聪颖,十四岁应童子试,未成年即进学。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选拔贡。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乡试中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张之万榜三甲第六十名进士。王平格淡泊名利,廷试中式之后,原被分至陕西,以即用知县任用,但他称病告归,主祁县书院讲席。后来虽然一度前往陕西,又以其母年老而回乡,主太谷讲席。曾被选拔蒲州府教授,因母丧而未赴任。守丧结束,改任泽州府教授,太谷人士虚席以待,一年后即告归,继续教书,前后主讲两县书院近三十年,培养人才甚多。去世后,其门人曾立德教碑对其称颂。光绪《榆次县续志》有传。

清朝进士——王序宾

王序宾,字敬侯,号相圃,山西榆次县东聂村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王序宾幼年聪颖,十七岁入泮,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乡试中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张之万榜三甲第三十九名进士。以知县即用,签分河南。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任己酉科乡试同考官。不久,代理南阳府内乡知县,后因丁内艰离任。守丧期满后不再为官,主讲祁县昭余书院,优游林下数十年。卒年七十有余,临终前自己撰写墓志铭,以免他人书写时对其赞誉言过其实。光绪《榆次县续志》有传。王序宾工诗文,著有《相圃文集》、《论语俗说》等书。曾参撰同治《榆次县志》

清朝举人资政院议员——王用霖

王用霖是清朝举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任博平县知县。任内续修前任知县李维诚编纂未完成的光绪《博平县续志》,离任后又有继任知县彭宝铭续纂修,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刻本存世。清朝末年出任资政院议员。

资政院,清末立宪运动时成立的议会准备机构,成立于1910年9月,终止于1912年初,由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替代。全国议员98名。山西五名分别李华炳、王用霖、李素、刘志詹、渠本翘。

清朝山西省民政长——赵澧荃

赵澧荃(1855~1913),名渊,以字行。一字醴泉,又作子威。祖籍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使赵村。高祖赵雄经商河曲,遂占籍于该县。清代光绪年间,肄业于山西省城一家书院。以答《晋省利弊论》试卷,触犯巡刚毅忌讳,幸冀宁道杨玉山查卷,特为称赞,建议调入令德堂深造。后调四川候补,受总督鹿传霖赏识,历署安岳、德阳、威远等县知县。善于清理词讼,压服奸滑,人称“真青天”。在威远知县任,外国教会未报官厅即擅建教堂,欺压人民。赵澧荃得知后,率民众将其拆毁。上级官府极为惊恐,以为惹下大祸,函调令其离任。时逢邻近各县百姓蜂起反对贪劣官吏,教士神甫纷纷到威远避难,生怕其离任。宁愿装作不知拆毁教堂的事也不敢为难,反而说不知详情不了了之。升任重庆知府。后经大臣锡良举荐,调任黑龙江省民政使,主持清理财务,正直严格,不受督抚欢迎,不久被罢官,声誉反而大著。民国2年(1913)1月,任山西省民政长,6月因病请假回原籍,不久病故。

常家庄园主人 ——常万玘

常万玘,榆次常家庄园主人,晋商实业家。祖籍山西太谷县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始祖常仲林迁居榆次车辋村刘家寨,直到八世常威时,家境逐渐好转,并开始经商。康熙四十年(1701年)常威在张家口开设“常布铺”,后在原址上创办了“大德玉”杂货店。至雍正六年(1728年)大德玉杂货店已是颇具规模的字号。

常万玘,常威长子,继承父业。以经营布匹、百货为主,在大同、繁峙、成都、汉口等地创办了大德川、大德美、大德成、大德瑞、大德正、大德旺等10个以“德”字为标志的字号,号称“十大德”,形成了一个以张家口总号为中心,辐射蒙古乌兰巴托和大江南北的商业网络。乾隆年间,常威三子常万达以张家口总号“大德玉”的名义,将贸易向外扩展到恰克图,向俄商出口茶叶及绸缎等商品。他的子孙们后来又增设大升玉、大泉玉、大美玉、独慎玉4个商号,其中独慎玉商号在俄国首都莫斯科设立分号。这五个“玉”字号与国内大涌玉、大顺玉、大冒玉、三德玉、保和玉等,并称为常家“十大玉”。从乾隆到清末150多年间,车辋常家在恰克图的前十位商号中占有4个,堪称清代的外贸第一世家。

常氏由商起家,传至十世,便有“世兼儒贾为业”之称,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不断将优秀的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遂成为清代驰名中外的儒商望族。

晋商名流商业巨子—— 宋继宗

宋继宗,又名启英,字隽臣,1878年生于榆次大张义村。17岁就承父业经营古北八沟(河北平泉)的“吉大升”商号。由于宋继宗独到的经商策略,一入商界便崭露头角,在榆次陆续办起吉泰隆、吉泰公、吉丰厚、吉丰成、吉履谦、吉履恒、吉玉恒、永吉当、吉生庆10个“吉”字商号。经营范围包括了粮、棉、油、绸缎、布匹、百货、木器、典当、钱庄等行业,成为清末民初榆次的商业巨子,并于1921年被推选为榆次商会会长。

早在石太铁路修建时,宋继宗就在距铁路最近的北关廉价购得大量土地,将“吉泰隆”货栈和“吉泰公”粮店迁入。石太线通车后,北关很快繁华起来,便又开设了“吉履亨”粮店。1929年,又开办了魏榆面粉厂,带动了更多粮店的迁入,这里成了粮食专业市场,形成著名的“粮店街”。1919年,宋继宗与人合伙,成立了榆次义聚煤油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美孚煤油公司在山西的总代理。

宋继宗于1931年病逝,在其近40年的商业历程里,他的“吉”字号和义聚煤油公司的分支机构达到53处,店员职工达到1000多人,商品行销大半个中国,北至黑龙江,南至长江两岸,东到京、津、沪,西到甘肃兰州。

  • 韩丹彤米线裙子(2023版韩丹彤写真美照)
  • 2024-06-302023版韩丹彤写真美照影视女演员、歌手韩丹桐(原名韩丹彤),出生于1989年11月14日,山东济南人,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影视女演员、歌手韩丹桐(原名韩丹彤)41影视女演员、歌手韩丹桐(原名韩丹彤)41韩丹彤2010年因被选中。
  • 西葫芦炒火腿做法家常窍门(西葫芦炒火腿做法家常窍门及步骤)
  • 2024-06-30西葫芦炒火腿做法家常窍门及步骤食材:1个西葫芦、1根火腿、适量油、适量盐、适量大葱、适量十三香、适量鸡精首先将火腿切片,西葫芦洗净切片备用接着锅油热放入葱花、十三香煸炒炒出葱香时,再倒入葫芦翻炒翻炒几下放入盐翻炒再放入火腿翻炒。
  • 你真的了解手机屏幕吗英文翻译 你真的了解手机屏幕吗
  • 2024-06-30你真的了解手机屏幕吗英文翻译 你真的了解手机屏幕吗文|Muse屏幕作为我们使用手机每天看得最多的部件,其显示素质对我们的视觉愉悦度和观看体验都有直接影响,甚至还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视力健康但是你知道选购手机时,屏幕要看哪些参数吗?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析先看。
  • 想念女儿温馨的句子(想念女儿温馨的句子分享)
  • 2024-06-30想念女儿温馨的句子分享一个人硬撑的岁月中,经历了多少无助和心酸,一个人苦熬的日子里,儿女的幸福就是你活着的全部期盼在那凄风苦雨的日子里,是你,用你瘦弱的双肩,扛起了命运给我们父女的四灾八难,在那让人扯肺揪心的艰难中,是你,。
  • 天津理工大学全国排名怎么样(2022理工类大学排名更新)
  • 2024-06-302022理工类大学排名更新导语:和一般专业相比,理工类专业实用性更强,就业范围更广,将来的发展前景也更广阔,因此,在如今的高考中,理工类大学和专业都是填报志愿的热门在我国现有的高校资源中,有许许多多实力出色的理工类院校,这些大。
  • 10年以前的国漫应该都不错吧(原来小时候看的国漫)
  • 2024-06-30原来小时候看的国漫#翻滚吧动漫君#01.那些“优秀”国漫我们的童年也算是多姿多彩了《四驱兄弟》为我们带来了第一份速度与激情、《犬夜叉》让我们知道什么叫生离死别、《魔卡小樱》让我们嗑上了第一对男女cp、《圣斗士星矢》让我。
  • 国画调色图解大全(国画顏料配色表)
  • 2024-06-30国画顏料配色表國畫顏料配色表1.草绿: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2.汁绿: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丝瓜、黄瓜的用色,根据需要。
  • 六个字的爱情老电视剧(大尺寸电视几多情仇)
  • 2024-06-30大尺寸电视几多情仇彩电必然大尺寸化,这是行业近百年来的共识!但是,什么时候、什么技术能成为“超大电视折冠者”却并没有共识甚至,这一战场数次演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轮流坐庄格局从背投、PDP等离子、液晶、OLED到激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