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试验)区是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其建设可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简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武汉东湖高新区简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试验)区是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其建设可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据此,本版推出自创区“十四五”新开局系列报道,聚焦“十四五”期间我国自创区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的新尝试、新探索。
“研究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湖北光谷实验室组建后的四大任务之一。”3月4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韩宏伟举着手中拇指大小的钙钛矿电池言语间对未来充满希望。
湖北省武汉市谋划建设“七大湖北实验室”,其中5个布局在武汉光谷,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汪祥旺说:“这是一个类似于20年前创建‘中国光谷’时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牢牢把握。”
制定系列创新战略,绘光谷发展路线图
2月20日,东湖高新区正式发布光谷“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产城融合三大发展任务,从经济、创新、改革、生态、民生、党建、城市管理等多个维度,制定光谷未来5年的创新发展路线图。其中,创新引领是光谷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列在今年八项重点任务之首。
2020年7月,国务院时隔30年再次出台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支持国家高新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科技部提出,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
2月18日,牛年上班第一天,湖北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要提高全省创新布局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提升科技创新辐射力。
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高标准规划建设东湖高新区,争创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武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八大战略”之首,全力以赴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加快推进东湖科学城建设,高水平打造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
冲刺4000亿元大关,实现经济倍增
“在科技创新方面,湖北看武汉、武汉看光谷,光谷的支撑基础厚实、先发优势明显、战略布局集中。”汪祥旺说。
2000年的那个春天,长期致力于半导体电子器件、光无源器件和光纤传感技术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黄德修教授,首次向武汉市政府进言,并向武汉市科委递交《关于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成“中国光谷”的建议》。
同年3月,许其贞等13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1331号提案”,建议在武汉建设“中国光谷”。是年5月,杨叔子、熊有伦、赵梓森、周济等26位在汉院士联名签字,恳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001年,东湖高新区正式获批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由此诞生。
“武汉·中国光谷”不负众望,通过自主创新在光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的突破,2009年12月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经过20年的努力,东湖高新区已跻身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2019年全区经济总量在武汉市各行政区(功能区)中排名第一,第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2020年东湖高新区打赢了“抗疫保卫战、防汛突击战、疫后复苏战”三大战役,逆势增长5.1%,率先迈上2000亿元台阶,继续领跑全市,并以全市6%的辖区面积,实现了近12.8%的经济贡献。
站在“十四五”的起跑线,光谷未来5年GDP将冲刺4000亿元大关,实现经济倍增。“十四五”期间,东湖高新区研发投入占比将达到10%以上,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翻番,高企总数突破1万家。
汪祥旺说,“十四五”期间光谷将紧紧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培育更多的大企、强企、高企;紧盯“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坚决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两大支柱产业;紧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新消费深度融合;下好先手棋,抢抓人工智能、空天信息、量子科技、脑科学等未来产业,以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站位谋划布局,勾画“世界光谷”
2月22日湖北省政府正式发布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是湖北省东南部的一条“彩带”。在这条“彩带”上布满了颗颗“明珠”,集聚了近百所高校、73名两院院士,有武汉东湖、黄石大冶湖、黄冈、咸宁等4个国家级高新区,以及葛店、黄石两个国家级经开区,已初步形成“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
根据《规划》,未来将按照“整体统筹、区域聚焦、错位布局、协作联动”思路,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为创新发展联动轴,打造三条创新产业带——光电子信息产业带、大健康产业带与智能产业带。
“东湖科学城是‘主引擎’,是省市赋予的重大使命。”汪祥旺说,要按照“一年树品牌、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做标杆”的思路,坚持高站位谋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据介绍,东湖高新区今年将全面启动光谷科学岛建设,挂牌运营光谷、珞珈、江城、东湖、九峰山等5个湖北实验室,优化提升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两个大科学装置,预研预制5个大科学装置,建成15个以上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初步集聚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及研究团队,形成东湖科学城的基本框架体系。
到2025年力争建成4个大科学装置、策划新建4个大科学装置,建成30个左右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集聚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家,建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涌现一批有影响力的原创科技成果,培育一批领先型科技企业和引领型产业集群,基本建成东湖科学城,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突破性提升。
2035年,武汉光谷全面建成“科学特征明显、科创特色突显、创新活力昭显、生态人文彰显”的世界一流科学城,打造武汉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支撑、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耀眼明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部布局的“王牌主力”,初步建成“世界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