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甜食,许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蛋糕。确实,口感甜滑绵软的蛋糕足可以称得上是甜食中的典型代表了。一般意义上的蛋糕是一种古老的西式甜点,最早起源于西方,直到近代,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蛋糕同西点一起由早期的传教士传入中国。
虽然蛋糕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甜食史的空白。在我国,甜食是指所有非正餐食品的总称,体型分量小,一般不能作为主食。甜食为满足人的味觉嗜好而创造,从字面上可分为糖果、糕饼两类。古代中国人都会吃哪些甜食?
纯天然的甜食——蜂蜜与饴糖我国上古并无蔗糖,《礼记·内则》中提到甜食时,举出的只是“枣、栗、饴、蜜”。饴(又称饧)一般指现在所说的麦芽糖。北魏时,《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白饧”、“琥珀饧”等品种的制作方法,表明熬饴的技术此时已经成熟。
甜蜜的巧合—饴糖
饴的诞生是极其偶然的。相传,在那个粮食十分紧缺的时代,先民们不舍得丢掉因受潮而发芽的谷子,想要把它们拿来加水后煮着吃,结果却发现谷汤意外的甘甜。于是人们开始有意的将发芽的谷子拿来熬汤,将汤里的渣滓过滤掉后暴晒或熬煮浓缩,饴就这样诞生了。在我国传统的饴糖制造技术中,南北选用的原料并不相同,南方以稻米为原料,北方最早是以黍米为原料,后来还选用高粱、红薯来充当原料,比如我们今天吃的高粱饴。
饴糖
早在3000年前的《诗经·大雅》篇中就有“周原膴膴,堇茶如饴”,这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会制造饴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记》等著作中都出现了饴糖的身影,此时的饴糖是中国人祭祖祭神的主要物品。
到了汉代,中国的饴糖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当时能够大规模制糖的多是显赫的富豪人家,但是饴糖可不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这与我们的邻国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古代乃至近代的绝大部分历史上都将糖与一切带有甜味的食品当做是奢侈品。
香滑可口的蜂蜜
蜂蜜是来自大自然的恩惠,数千年前,原始人就开始从树洞或岩石的裂缝中的蜂巢中获取蜂蜜了。那时候的人类主要以采集天然果蔬植物和打渔捕猎为生,野生蜂巢也是他们的采集对象。在当时,蜂蜜是唯一的甜味来源,有关于蜂蜜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在西周的《诗经》中还写有“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这样告诫人们不要去激怒蜜蜂的诗句,这也是“蜂”字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中。
公元二至一世纪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把“石蜜、蜂子、蜜蜡”列为上品,称其有“除百病、和百药”的作用,且“多服久服不伤人”。
到了西晋,蜂蜜被用来入药以调和其气味,郭璞曾在《蜜蜂赋》中写道:“百药须之以谐和,扁鹊得之而术良”。唐宋以后,蜂蜜的应用有了更加广泛的发展,蜜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家庭,成为餐桌上的常见物。大文豪苏东坡就喜啖蜂蜜,据说他每天都要吃上五合,还写下了“不食五谷惟食蜜”的诗句,可见苏轼对蜂蜜推崇备至。
蜂蜜
百吃不厌的果脯蜜饯我国果脯的历史
我国的果脯蜜饯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传统的果脯蜜饯是以水果或蔬菜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我国有关于蜜饯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战国时期《礼记·内则》中的“子事父母,妇事姑舅,枣、栗,饴蜜以甘之”,意思是说,晚辈孝敬长辈,要用饴蜜浸渍枣、栗,使其变得味道甘美。可见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拿蜜来作甜味剂,这也是我国蜜饯制作的雏形。
蜜饯生产技术的发展
到了汉代,人们已经能用甘蔗汁熬制糖膏,糖膏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蜜饯生产技术的发展,将新鲜花果在糖膏中煎熬,逼出其中的水分,故蜜饯原被称作“蜜煎”,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果品的甜味,还能够延长其保质期。宋代是蜜饯发展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蜜饯品种已经十分丰富。
比如《梦梁录》中记载的“十色蜜饯”、《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载的“蜜金桔、蜜木瓜、蜜林檎”等,还有发展到现在仍旧十分受到人们喜爱的冰糖葫芦,《燕京岁时记》中载:“蘸以冰糖,甜脆而凉”,可以说当时既可以解馋,又能开胃助消化的冰糖葫芦在宋代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果脯蜜饯
花样百出的各类糕点传统的中式糕点,可以分为烘烤制品、油炸制品、水蒸制品以及熟粉制品,其制作工艺有蒸、煮、煎、炸、烙、烤等多种类型。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习惯各异,中式糕点在大体上逐渐形成了南北不同的风格,如以“八大件”为代表的北点与主要分为广式和苏式的南点。中式糕点的特点就是高深的制作工艺与其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唐代的花式点心
唐代是我国经济社会高度繁荣的时期,开放包容的大唐王朝,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互利往来相较于其他朝代是最频繁的,中原饮食文化与异域色彩相互交融碰撞,呈现出一副丰富多彩的图景。在许多古典文学著作都涉及到了唐朝甜点的重要信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唐代的花式点心。
冷冻奶油甜点出土于唐代章怀太子墓的“仕女图”中有两位手捧着“酥山”的侍女,根据文献记载,其制作工艺被称为“滴酥”:将白酥微微加热到近乎融化,拌入蔗糖浆或蜂蜜,然后将甜酥滴淋在器皿里,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做好后再将其放到冰块中冷冻。
王泠然有诗云:“索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沍而体成”。除了白色的“酥山”,受到人们青睐的还有被染成粉红色的“红酥”,在当时大名鼎鼎的“烧尾宴”中就有一道拿掺有香料的红酥制成的甜点。唐代卖酥山的小贩在街市上非常普遍,平民百姓也能够享用。
章怀太子墓“仕女图”
油炸类点心唐代用油煎炸的点心也不算少,如在当时被叫做“寒具”的食物,就是用酥油、蜜水和面后,将其拉成细长条状,或扭成粗辫子状,在外层沾上黑芝麻后下油锅炸熟,这也就是后世的“馓子”,直到现在仍是西北地区的常见小吃之一呢。做法类似的还有一味“过门香”,就是把各种能炸食的米皮、面片、果干肉干统统切成薄片,投入沸油中一烫即出,霎时间各种香气喷涌,诱人极了。
宋代种类繁多的花色甜点
米面制成的糕点宋代市井业饮食十分发达,糕点业发展很快,种类多到难以枚举的程度。仅《武林旧事》所记就有“糖糕”、“蜜糕”、“栗糕”、“花糕”、“小甑糕”等等。而且从宋代开始,人们还会有意识地往糕中加入一些药品,使之成为滋补食品,如《易牙遗意》中的“五香糕”就加入了人参、白术、茯苓、薄荷等,这样的糕点十分近似于食疗食品。
节日专供美食宋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丰富了许多,在各种反映风俗民情的节日中,甜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北宋以前,元宵是实心的,其中没有内馅,煮好后配以蜜糖、枣子、桂花、蜜饯等物食用。
自南宋开始,有了中间包糖馅的“乳糖圆子”(宋人间元宵煮熟后浮于水面,故而当时元宵又被称为“浮团子”),也就是有内馅的元宵。此外,宋人还会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祭月、拜月,其祭品正是我们今天吃的月饼。苏东坡在《留别廉守》中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来描写月饼。
“京八件”
清代的京式糕点—传统的“京八件”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各式南味糕点开始出现在北京的街头,随后满人入京,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不同风味,不同制法相互影响磨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味点心。“京八件”即指八种口味与形状各不相同的糕点,是京式糕点中的上品,以枣泥、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椒盐等八种原料为馅,用猪油、水与面做皮,以皮包馅,烘烤而成的。寓意着福、禄、寿、喜、财、文等喜事的京八件色泽洁白,口感酥松绵软,口味纯正甜、咸,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总结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大致了解了在近代以前,没有蛋糕的古代人也能够享用到各式甜食,从最开始食用的纯天然蜂蜜与饴糖,到后来用糖渍的方法加工各种新鲜花果,再到用糖作为佐料添加到种类繁多,做工精巧的各式糕点中,中国古人的甜食世界是极其丰富的。
可以说,我国古代的甜食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到了今天,不少甜食的制作工艺因年代久远或是做工繁杂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通过古代文献中的文字记载一窥那些芳香四溢的古代甜食,而那些流传下来的甜点,至今仍充斥着中国人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