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司马迁-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初中生史记阅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初中生史记阅读
史记
司马迁-著
李翰文-主编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中国历代史书中,以被赋予“正史”地位的“二十四史”最为重要,而“二十四史”之首就是西汉史马迁所著的这部《史记》。该书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着成信使照尘寰。”忍受腐刑磨难之后的司马迁,发誓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殚精竭虑,耗尽心血,终于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该书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赞誉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等人认为该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毫无争议地,该书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本纪”是全书的总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作者采取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越远越略,越近越详,主要记录了秦汉时期的历史。“表”是用表格的形式记述重大事件,纲举目张,以简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书”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主要记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等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的事迹。比如孔子,虽然不是王侯,但却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更何况汉武帝时独尊儒学,把孔子列入世家也反映了当时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有单传、合传和类传。“单传”是一人一传,如《商君列传》,秦孝公由于采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得以日益强盛,最后称霸西戎,后世遵循商鞅所立的法度,因此作单传。“合传”是记两人以上,如《管晏列传》,晏子生活节俭,管仲则生活奢侈;齐桓公由于任用管仲而称霸天下,齐景公任用晏子而使国家得享太平,因而写为合传。“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个传内,如《游侠列传》,游侠们解救身陷危难之中的人们,救济身处贫困之中的百姓,在“仁”的方面有可称道的地方;没有失去信用,没有背弃诺言,在“义”的方面有可取的地方。
《史记》的版本不少,选取这个版本,主要原因有3个:第一是内容全。选取完整底本,为读者呈现出一部完整的《史记》。虽然表占据了600多页的内容,但方便大家需要时查阅相关内容。第二是有解释。该书将正文中的生僻字词加以注音、注释,并在原文下面增加了白话文的翻译,虽然全书的内容包括翻译和注释达到160万余字,但文白对照有利于大家阅读。第三是配插图。从《帝鉴图说》《钦定书经图说》等古代版画的优秀作品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一些版画,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更有利于大家对经典的理解。
司马迁认识到,历史总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不是神的历史,也不是哲学家们所想象的“观念”的历史,于是,他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以人代史”“以人叙史”,实际上这是一种历史观念的伟大觉醒:没有人,便没有历史,历史的主体正是那形形色色的人及其命运。司马迁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客观的立场与眼光,对相关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深入地评析。于是,从书中,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对自身命运的体认,在历史中的作用,构成了书中最绚烂、最悲壮、最华丽、最哀婉的主色调。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轻松幽默的语言,生动优美的文字,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身临其境,体会那无比威严的帝王及其宝座、高大威猛的将军及其宝剑、多才多艺的诗人及其酒壶、地位显赫的官僚与远离喧嚣的隐士、趋炎附势的门客与英勇仗义的游侠……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以其自身的努力实践了其伟大价值,为我们留下了这部浩瀚的历史巨著。人生怎么过得有意义,该书中形形式式的人物及其在历史中的表现会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高中的不少古文课文就选自《史记》,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正如中国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所说“读史早知今日事”,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我所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