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去年拍的,计划是去年定的,文字却是今天才开始写,自己惊诧于自己的懒惰。这一集来穿越一下莱阳路,捎带还有躲在角落里的海阳路。据史料记载,明朝海防实行“卫所制度”,莱阳路这里归即墨鳌山卫下辖的浮山所管理,早年就有一条从浮山所到青岛河口 (原青岛老二中正门西侧)的驿道。德国租借青岛后,便在驿道的基础上修建了一条全新的马路并命名为维多利亚女王大街,日本占领青岛时又把街名改为旅顺町。一九二二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将这条街一分为二,青岛河口至海水浴场段称莱阳路,海水浴场以东至中山公园段称为文登路。
照片是文登路和莱阳路口,一个设计的非常巧妙的剪刀路口,老青岛有很多这种利用山势建造的道路。
远眺小鱼山,准确说应该是东鱼山,山顶本来是老青岛的二十四景之一“鱼山梵呗”:“鱼山巅,筑有湛山精舍,寺僧朝夕课诵,暮鼓晨钟,发人深省。”据说是一九五九年在青岛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时,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提出湛山精舍太粗简,与周边西洋式环境不协调,于是当年,湛山精舍就被拆除了。扶着古都城墙大哭的梁大师为什么要和青岛的湛山精舍过不去,不得而知。不再累述,这不是这一集的重点。说说路边这些茂密的迎春花吧,这里应该是青岛迎春花最早开放的地方,可能是离海边近的缘故吧。
第一海水浴场,百度百科给的介绍是曾经的亚洲最大海水浴场,上网搜了一下,福建漳州的双鱼岛在二零一五年规划建设了亚洲最大的海水浴场。
这是双鱼岛的建设效果图。
莱阳路下到第一海水浴场的石头台阶,石阶已经磨得极其光滑,当年肩扛旧轮胎欢天喜地从这里冲下来的小屁孩,如今已是大腹便便的大叔了。一九八五年九号台风袭击青岛后,这里风急浪高,逞能来游泳,刚下水一个大浪就给拍沙滩上了,一个大砂粒进了耳朵里,引起发炎化脓,现在对听力还稍有影响,台风的纪念。
这张拍摄于同一位置二三十年前的老照片,记录了青岛改革开放的时代印记,里面这些风姿绰约的美女们应该是我的同龄人,当年引领潮流,如今广场舞一定跳得也很好,祝福她们永远年轻美丽。
浴场边上的凉亭,远处的汇泉王朝大酒店,经历一个多世纪,这里不断在变化。
从鲁迅公园海滩远眺东海饭店,那个变形金刚一样的大怪物,开了破坏海边风景的先例。
拾阶而上,路边的围墙应景建了鲁迅诗廊。
莱阳路四号,青岛水族馆,始建于一九三一年,是我国第一座中国人设计建设的水族馆,是中国现代水族馆和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摇篮,被蔡元培先生誉为“吾国第一”。
一九三零年,中国科学社在国立青岛大学召开第十五次年会,时任山东大学图书馆主任的著名学者、戏剧家宋春舫和时任青岛观象台台长的气象学家蒋丙然在大会上将制定的筹建水族馆及中国海洋科学研究所的计划倡议书分发给与会代表,得到了当时参会的蔡元培、杨杏佛、李石曾等人的支持,经他们历时一年的多方奔波集资,水族馆于一九三一年奠基动工,一九三二年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水族馆建成初期的老照片。
在当时青岛纷纷采用欧式建筑的情况下,唯独青岛水族馆选择了中国城垣式古典民族建筑造型,高四层,占地十余亩,建于海滩岩石之上,用红色粗花岗石砌造外墙,与红色礁石相协调,建筑色调与周围环境极为融合,城墙垛上方为二层城楼式建筑,歇山顶并饰以青绛紫色琉璃瓦,主入口面对汇泉湾,两侧拾级而上,愈显建筑的宏伟气势。
蔡元培先生在主持青岛水族馆开馆典礼的致辞中说,当时中国“大连而外,仅有此馆!大连水族馆,出自日人之经营。规模既小,设备亦殊简陋,然则此馆,当为吾国第一矣”。在这张水族馆的老照片中,图片右侧有一个琉璃瓦中式亭顶的六角形建筑小品,该建筑今已不存,估计应该是海水泵站之类的。
在开馆典礼上,青岛市长沈鸿烈对青岛水族馆采用中国民族特色的古城墙式建筑作了专门解释:“青岛先后被德日殖民,一切建筑物,纯为西洋化。今水族馆能以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吾国固有文化,在青岛可称凤毛麟角。且位于海滨公园,雄而幽静之区。中外人士之来游者,必可得深切之印象,与优美之观感。凡此种种,均于本市文化有相当之贡献”。
青岛水族馆以饲养展览活水族为主,记得小时候学校组织去参观,那是要提前兴奋好几天的。第一次看到加吉鱼,那是只有过年时偶尔能吃到的,现在却在眼前的圆形玻璃窗里游来游去,而且学名叫真鲷,还有红色和黑色之分。
青岛水族馆开馆后的第三年,蔡元培等人又建议在青岛创设海洋生物研究机构,并以私人及太平洋科学协会海洋学组中国分会的名义,请求各方予以协助。一九三六年,位于莱阳路二号的青岛海滨生物研究所建成,二层的中式建筑。
这里后来主要是展出海洋标本类,一头抹香鲸的巨型标本从小看到老,至今尚存。
据资料记载,德国侵占青岛后,相继在沿海各岬角、坡岸营造海岸防风沙林带,汇泉湾北侧也逐年栽植黑松。一九零三年,第一海水浴场建成,浴场西北侧的黑松林带就成为游人蔽日观景之处。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期间,将此地的黑松林带改建为“曙滨公园”,并栽种了樱花树,这张老照片上标有“青岛水族馆樱花怒放”字样,画面左侧可见青岛水族馆主体建筑。
一张老照片,是一九四五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列队步行去汇泉广场参加日军受降仪式。注意照片左侧的双脊联排平房,据资料记载,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青岛,侵占水族馆,并在莱阳路二号院内建成一排日本板房,开办成“山东产业馆”。
水族馆前面的这个临海小亭子,顶盖像个德国一战时期的士兵头盔。三十年前春天的一个晚上,一个年轻人在这个凉亭下,面朝大海对以后的人生立下誓言,颇有魏武挥鞭之势。多年以后,当一切变成现实而廉颇老矣时,这片海常常出现在梦里,那是彩色的梦,蓝色的海,上面有一只红帆。曾经在银婚纪念日的时候发过一个朋友圈,只可惜又尴尬地删除了,记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向二十五年前的那个年轻人致敬,身无分文,未来无知,却能勇敢地一往无前”。
鲁迅公园正门,前眉"鲁迅公园"四个金字,是集鲁迅先生手迹而成。背眉是"蓬壶胜览"四字,为当代碑帖鉴赏家郑世芬一九三二年手书,"蓬"指的是蓬莱,"壶"指的是"方壶", 方壶胜境乃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意为鲁迅公园的景色与海中仙山相仿佛。百度百科里说,鲁迅公园四字是郭沫若所题,由于郭沫若与周(树人)观念的差异,“鲁迅公园”倒念则为“周公是鬼”,颇显郭沫若的才华。呵呵
一九二九年,我国著名园艺家葛敬应先生借其抱岸环海的自然环境, 依势造型, 辟建而成。因是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主持修建,故命名为“若愚公园”。公园牌坊正面题为“若愚公园”,后面题为“蓬壶胜览”。这是当时的入口牌坊。
这是牌坊内景,可见“蓬壶胜览”四字,照片背景是莱阳路上的一些老建筑,至今仍存。
沈鸿烈任青岛市长时,将公园更名为“海滨公园”。一九五零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公园改名为“鲁迅公园”,将原来的木质牌坊底座、立柱改为石质,补装台阶,牌坊顶部的吻兽改和平鸽造型,开创了在古建筑上采用新动物造型的先例。这张老照片可以看到牌坊内鲁迅先生的巨幅画像,应该是公园改造不久。
这应该是文革期间的鲁迅公园,牌坊里面竖起了语录墙,顶部有标语字样。一九八六年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之际,由全市青年捐款,迎门建了鲁迅先生花岗岩雕像。同年重新彩绘牌坊图案,修旧如故,保留原貌。
这是我收藏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文革初期,鲁迅公园牌坊立柱上写有“拉鞠无理”四个字,“鞠”字的右边还多了个“艹”字头,据照片提供人回忆,“鞠”就是当时的青岛市革委会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鞠维信。标语署名是“海院、红三司、红教三司”,一个时代的印记。
这应该是文革之后,修建鲁迅像之前的,语录牌坊上的内容变成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还记得改革开放元年朱逢博唱的那首《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吗?
莱阳路一号,海底世界入口,青岛海底世界有两个世界第一:世界上最大的单体亚克力圆柱展缸、世界上馆藏最丰富的海洋生物标本。还有四个全国第一:国内第一个展示部分全部在地下;国内首家常规视窗、大视窗和圆柱视窗相结合的海底隧道结构;国内第一家从国外引进荧光壁画;国内第一家拥有开放式海洋试验室。“没来过海底世界,别说你来过青岛”。
莱阳路五号海滨公寓,以前好像叫荣韶宾馆,大门紧闭,很有神秘感,据说院内有块石碑,记载这里最初是商人宁文元的私宅,宁文元的儿子宁推之是青岛荒岛书店的出资人之一。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这里还曾是伪满政府驻济南总领事馆的青岛分馆。
外墙上的仿舷窗。
石墙上的飞檐角楼。
路边的小吃坊,这批照片拍摄于二零一八年四月份,旅游旺季还没到来,生意比较冷清。
圣地亚哥大酒店,这个酒店当初建设期间还上过新闻,这里和汇泉东海饭店的高层,都曾有坊间传说。
莱阳路上有很多这样的大楼梯与金口一路相连。
莱阳路二十三号。
院内的小平房。
沿街的小吃店,基本都是给旅游者准备的,半年开业半年闲,这也是青岛旅游的普遍业态。
莱阳路二十五号,院内有家能让时光倒流的富街咖啡馆。
莱阳路有一段分支岔路海阳路,海阳路二号里的老别墅,保护的还不错,但查不到历史资料。
海阳路四号的老房子。
院内有一个隐藏很深的小馆,青岛十大有情调咖啡馆排名第五的“THE LAB COFFEE”实验室咖啡,标注的地址就是这里。
海阳路八号,非常有特色的老别墅,外墙下半部分石砌,上半部分水刷小鹅卵石。青岛很多的老建筑外墙使用了鹅卵石做装饰,记得在济阳路一集中也拍到类似的装饰。这里被青岛建筑史届称为宋庆龄故居,问过院里的住户,他们也是听说宋庆龄曾经住过,多了也不知道。
宋庆龄,孙中山夫人,曾官至国家名誉主席,好像是八十年代的时候,报纸第一次公开了一批宋庆龄的照片,当时看了这张照片极为震撼,惊为天人,曾有评价说:最是那低头的温柔。
其实宋家姐妹似乎都有同一气质,看看宋美龄这张,是不是也是:最是那低头的温柔。
宋庆龄与母亲倪桂珍的合影。
一九三一年倪桂珍在青岛病逝,身处柏林的宋庆龄立即启程回国来青奔丧,就下榻于现在的海阳路八号别墅。
别墅的东立面。一九二五年,孙中山因肝癌在北京病逝,重病需要动手术时,别人来问他意见,答曰:“我之身命,都为我之妻宋氏所有。你们不必问他人,只问我妻宋氏,我妻以为可,则我无所不可也。”可见内心对宋庆龄依恋信赖之深。
别墅的北立面。孙中山去世若干年后,宋庆龄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起过当年她决定嫁给孙时的心情:“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景仰。我偷跑出去协助他工作,是出于少女的罗曼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想帮助他”。
别墅的南立面,根据相关资料,宋庆龄是租住了这处别墅,而文史专家鲁海则认为,当初宋庆龄是买下了这栋别墅,后来将其出售。看了很多的历史剧和电影,里面的宋庆龄都是优雅的女神化身,其中尤以李羚的扮相最像、许晴的气质最佳。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共有三十三位女演员扮演过宋庆龄。这座别墅拍过好几遍,记得第一次拍的时候,看到阁楼那六个瞰海大窗,脑海里有影视剧画面的浮现,一个旗袍披肩的气质女性,站在那几扇窗户后面,远眺大海。
海阳路十号的老别墅,到此,沿莱阳路一侧的海阳路截止。
莱阳路三十一号,曾是“俄国学校”,从校长到教师多为俄国人,教师中男、女各半,以俄语教课,也教中文,学生以在青岛的俄国人子女为主。
这个二层小楼的右侧有一条小路,里面沿着院墙建了一排小平房,红瓦的屋顶,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是拍照取景的好去处。
莱阳路三十七号,拍照的时候,正赶上青岛迎接上合峰会,这一带的房屋全部在围合重修,没法进到里面去。
通往金口一路的楼梯。
莱阳路四十五号。
莱阳路四十七号。
莱阳路四十九号。
莱阳路五十一号,和四十九号很像一对姊妹楼。
沿路小景。
莱阳路西侧终端,与金口一路交叉连接。
现在的莱阳路八号,青岛的地王项目,是百余年来青岛湾前海第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私人邸宅,身处老青岛的历史和景观核心区,不菲的价格,被称为“与历史共生的昂贵”。
莱阳路二十八号,海洋动物学家、教育家张玺故居。太平路十五号也被称为张玺故居,但这里是政府挂牌的。
名人故居保护铭牌。
据资料记载,这里曾是一家俄国人开的旅馆,每逢冬季,只留两三个工作人员,房间价格很低。一九三五年冬,两位著名诗人卞之琳和何其芳在这里迎来了一九三六年的新年。卞之琳描写了当时的情景:“冬天的青岛,静悄悄的,街上行人很少,完全没有城市的喧嚣。偶尔一辆马车,“得得”地从门前驶过”。何其芳则在一首诗《云》中写道:“我走在海边的城市,在冬天的柏油路上,一排一排的别墅站立着“。日占期间,这里是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济南铁路局的宿舍,称“莱阳寮”。
莱阳路三十号的老别墅。
莱阳路三十二号,我的高中母校老二中的后门,里面已经改造的面目全非了。当年报考二中是瞒着原来初中母校九中的,有九中老师在正门偷偷记名字,只能从这个后门溜进去考试,而二中则非常配合,凡是外校来的考生,迟到多少时间,考试时补多少时间,可见当时各校争夺学生之激烈。
在这里苦读了三年后,迎来了一九八四年高考史上最难的那次数学高考,全国平均二十七分,而且是高考的第一门课,出了考场就开始怀疑人生,那种要死的心情至今刻骨铭心,最后考了五十二分,那是满分一百二十分的卷子啊。弹指一挥三十五年了,现在回首,有时候会后悔来考二中,个中原因一言难尽,毕竟那时候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能做主的,等后面给母校写专篇的时候再慢慢聊吧。
后记:有时候,和很多人在很多年前经历的很多事,会突然浮现在眼前,而且就在那一刻大彻大悟,只不过时间冲刷的已经没有善恶和爱恨。瓜瓜葛葛、恩恩怨怨,时光终究消磨一切,谁也逃不掉最后的那一抔黄土。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有个镜头,船即将沉没之前那个弦乐四重奏的曲目,是赞美诗《更加与主接近》的旋律。面对死亡的时候,谁不需要心灵抚慰,谁能无视神的力量。如果真有世界末日的那一天,我宁愿安静地坐在一偶等待,而不是慌张地去逃命。
感谢观赏【金马玉堂】【时空穿越系列第17集】莱阳路,作者:贾健普,发表于2019年3月,敬请期待后续作品。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