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
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
2024-06-29 10:45:48  作者:莣鋽殇  网址:https://m.xinb2b.cn/sport/vxb257708.html

新华社南宁1月23日电(记者黄孝邦 梁舜)“我读大学了。”

“今年我挣钱回家孝敬父母了。”

大年三十,再次和记者谈起多年前各自的愿望时,从天南海北回到广西七百弄山区过年的蒙宣任、蒙宣汰都露出了欣喜而自豪的笑容。

十一年前,记者第一次来到兄弟俩的家乡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时,被他们的上学路所震撼——扛着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手脚并用在竹子做成的“天梯”爬上爬下,提心吊胆经过悬崖、翻越两处山坳,花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学校。

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1)

在弄勇村弄顶屯,四年级学生蒙宣任背着生活用具,爬“天梯”去上学(2012年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曾经的“天梯少年”,如今都已经长大。22岁的蒙宣任目前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读大二,19岁的弟弟技校毕业后已经在广东一家汽修厂上班。今年春节,兄弟俩都回到坐落在千山万弄中的弄顶屯过年。

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2)

这是蒙宣任(左)和弟弟蒙宣汰在悬梯下方的隧道合影(2023年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这里地处七百弄山区腹地。这里缺水少田,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十多年来,记者上百次到七百弄山区采访,从悬崖天梯路到村屯路网,从大通铺到宽敞的宿舍,从木瓦房到小楼房,从稚嫩懵懂的少年迈向成熟坚强的青年,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大山的时代巨变。

1月20日,腊月二十九,记者找到他们时,他们正在弄勇村弄根屯帮助堂哥定亲办酒席。杀猪、杀鸡、摆桌……两人一直在忙碌着。蒙宣任说,这些事情,山里的孩子很早就学会了。如今他们也长大成人了,这些工作责无旁贷。

弄根屯距离弄顶屯5公里左右,开车或骑摩托车二十分钟就到了。几年前,村里还不通路的时候,需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定亲酒席至少要花费两天时间。

下午4时许,客人散去后,他们还有时间骑车到集市上购买年货。

蒙宣任说,现在到处都通公路了,弄勇村20多个屯,从弄顶过去,都能够在半小时内到达。

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3)

这是弄勇村弄顶屯全景(2023年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而十多年前,弄勇村只有一条通村公路,大部分瑶寨尚未通路。春节前,村民们都要翻山越岭去板升乡政府所在地购买年货,然后靠肩挑马驮着回家。孩童时期,蒙宣任和蒙宣汰每年过年前都会跟随父母,走很远的山路到集市上购买小玩具和鞭炮。

而他们的上学路,则更为艰险。

2012年7月和9月,记者先后两次跟随他们上学和回家。20多名小伙伴每次都会结伴而行,互相照顾。那一年,蒙宣任11岁,读四年级。弟弟蒙宣汰8岁,刚刚读二年级,因为年纪太小,他需要哥哥在前面牵着后面有姐姐们顶着,才能爬过悬梯。

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4)

在弄勇村弄顶屯,蒙宣汰(左一)、蒙宣任(左二)爬山路去学校(2012年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那时候,学校的生活也很艰苦。校舍很简陋,他们住在平房宿舍的“大通铺”中,三四十人挤在10多平方米的狭小空间中,床铺也是几个人“分享”。由于弄勇村缺水,学校要在屋顶收集雨水,再通过塑料管引到水柜中供学生饮用。

而家里生活缺水也是常态,过年人多时,亲戚之间需要相互借水,遇到干旱年份,人们需要到几公里外的红水河去挑水。

蒙宣任、蒙宣汰很小的时候,爸爸蒙桂苏就外出打工,每年春节前回家,都要背着沉重的行囊和年货,走山路回家。但不管有多晚,孩子们都会守在门口等候。看到一年没见面的爸爸,两兄弟高兴得手舞足蹈,然后迫不及待地闹着要看爸爸带回什么礼物。

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5)

弄勇村村民曾经需要肩挑马驮运年货回家(2017年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石头缝里种玉米的大山里,外出务工是人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打工两个字也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里。但蒙宣任立志改变父辈的这种谋生方式。他的梦想是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而弟弟蒙宣汰则希望能尽早出去闯荡,减轻父母压力,改善生活条件。2014年,蒙宣汰在纸上写下:“打工挣钱养父母”。

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6)

弄勇小学三年级学生蒙宣汰在展示自己的梦想(2014年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命运在悄然发生改变,深刻影响着山里的每一个人。

改变,从脚下的路开始。

当地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大力推进村屯公路建设。

2014年,悬梯下方修通了隧道,从弄顶屯到学校的公路建成,孩子们步行到学校只需半小时,家长用摩托车或开车接送只需10分钟。

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7)

弄勇村的村屯公路(2022年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很快,在弄勇村,一条条水泥路进屯入户,并与周边村屯形成纵横交错的路网。一栋栋砖楼取代了木瓦房,一辆辆汽车开进瑶寨,一个个水柜分布在房前屋后,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与此同时,山区教育也有了质的飞跃。弄勇小学对校园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孩子们彻底告别了“大通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宿舍。

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8)

弄勇小学的新宿舍(2014年1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十多年间,大山早已旧貌换新颜,温暖着少年成长路。

2021年,蒙宣任考上了大学,是自己的梦想,也是父母的心愿。他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一名教师,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同一年,弟弟蒙宣汰也在读完技校后,开始在广东闯荡。

往年春节,都是父亲买烟花爆竹。今年除夕,蒙宣汰终于有能力为家里购买烟花爆竹,这让他第一次感觉到长大成人的幸福。

竭尽所能送孩子们去读书,是蒙桂苏最朴素的想法,他希望每个孩子不要再重复父辈走过的路。

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9)

这是蒙宣任(右一)、蒙宣汰(左一)和爸爸妈妈、妹妹合影(2023年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得益于教育、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以及蒙桂苏的努力和信念,9岁的女儿蒙柔蓓在幼儿阶段就能够到乡里上幼儿园,如今正在乡中心校读三年级。她的童年不再需要经历悬崖、天梯、大通铺、缺水等。

六年小学生活回忆录时间轴(新华全媒大石山区)(10)

1月21日,弄勇村弄顶屯除夕夜景。(无人机照片)

蒙宣任说,妹妹从小就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相信她的人生之路一定更加宽广。

除夕夜,蒙宣汰和村民们燃放起的烟花冲破云霄,瑶寨夜空格外璀璨。

  • 秦皇岛最好的低密度楼盘 东亚新华秦皇岛三盘联动亮相北京
  • 2024-06-29秦皇岛最好的低密度楼盘 东亚新华秦皇岛三盘联动亮相北京2021年4月23日晚,“启开新生活山海烂漫间”——东亚新华开海季北戴河三盘联动盛典在北京落幕积极响应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着眼于后疫情时代人居理想,东亚新华在秦皇岛打造了东亚·云溪潮畔、东亚·紫云府。
  • 哈啰送件限几单(洛阳哈啰小羊驼)
  • 2024-06-29洛阳哈啰小羊驼近日,不少市民反映,他们在用哈啰助力车时,经常遇到“电量不足无法使用”的提示对此,哈啰出行方面解释,该公司部分运维人员因驾照问题无法上路工作,目前正在参加考试,预计9日,这些助力车将恢复正常使用市民刘。
  • 面条如何做更好吃(面条怎么做都好吃)
  • 2024-06-29面条怎么做都好吃中国人对于面条的喜爱早已融入血脉,面条最为素净,其本身即是最简单的果腹之物,又可衬托任何食物,却有容纳万千滋味的能力而且当下气温回暖,用几分钟给自己做上一碗的面条,吃的最为爽利据统计,在中国面条的做法。
  • 酸辣肚丝汤(怎么做酸辣肚丝汤)
  • 2024-06-29怎么做酸辣肚丝汤主料:猪肚200克辅料:淀粉(蚕豆)5克调料:盐5克,香菜5克,酱油15克,黄酒10克,香油5克,姜10克,醋25克,胡椒粉2克将猪肚用盐碱搓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盐碱味,入锅煮熟,稍晾后放墩上,厚的用。
  • 成都17号地铁线路图最新版(成都地铁1-18号最详细线路图)
  • 2024-06-29成都地铁1-18号最详细线路图随着成都地铁的不断增加好多小伙伴都被绕晕了今天这个线又要增长了明天那个线又好好久好久要开通了消息一多,脑壳都缴起了所以今天生活君就给大家送上了最强最新地铁线路干货针对成都地铁1-18号线站点及大致走势。
  • win10如何隐藏任务栏中的图标(怎么隐藏任务栏图标)
  • 2024-06-29怎么隐藏任务栏图标电脑上应用的时间长了,安装的软件也便会愈来愈多,大家会见到桌面上右下方任务栏的图标会许多假如不愿删除程序,那麼能够选择隐藏任务栏图标,下面就和大伙儿共享win10电脑上图标隐藏的方法吧1、大家进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