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谚语:“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由此可见,秦汉时期,关西地区频出猛将已经成为了世人的共识,以至于最终形成一句谚语广为流传。
关西地区出了哪些猛将?且不说秦国的两大将军白起和王翦,就单以一场战争为例:汉武帝元光六年,汉朝派遣四路大军北击匈奴,四位率军将领中,除了卫青之外,李广、公孙贺、公孙敖都是关西人。
那么,在秦汉时期,关西地区为何涌现出那么多青史留名的优秀将领?
《韩非子》记载,秦国的小孩刚长大成人,还没见过敌人长什么样,一听说要打仗,就赤膊光脚,迎着利刃,踏着炭火,上前拼死,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韩非子》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耳,闻战,顿足徒褐,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韩非子》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秦人能像《韩非子》中所说的那样天生就会打仗,是和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分不开的。
在中国古代,400mm等降水量分界线是一条重要的划分线。这条线以东是季风区,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气候环境适合耕种,人民的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这条线以西是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气候干旱,不宜耕种,人民的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而关西地区恰好属于干旱区与季风区的交界处,这里的人民在耕种与游牧之间,选择了后者为自己的生存方式。
400mm等降水量线划分了中国的农业区与畜牧区
陇西六郡靠近戎狄,因此在这里生活的不仅有汉人,还有很多游牧的少数民族。《史记》记载,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水草丰富的时候,以四处捕猎为生,气候干旱,水草不足的时候,则进攻汉地,掠夺粮食。“利则进,不利则退”,不以逃走为耻。
逐水草迁徙……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史记》
《史记》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与游牧的少数民族长期杂居,使得关西地区的汉人也形成了类似的风俗,他们崇尚武力,喜欢骑马射箭,以至于许多将士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军事训练,为日后征战沙场做足了准备。
军功爵制:能打仗就能翻身春秋战国时期,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仍是“世卿世禄”的世袭制,而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确立了一套新的爵位制度——二十等爵制,将爵位身份由低到高划分为二十级,重新确立了爵位获取、升降的标准。在当时,其基本精神极其创新——“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劳大者其禄厚,功高者其爵尊”,谁取得的战功大,谁就有资格获取更高的身份爵位。
商鞅变法极大提升了秦国的战斗力
历史学家郭人民先生在《战国策校注系年》中说,秦人有虎狼之心,贪婪、暴戾,言而无信,不讲究礼义德行,假如有利益可取,不顾亲戚兄弟,就像禽兽一般,而商鞅变法就迎合了秦人之中崇尚功利的心态,使得秦人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获取军功爵位,进而获得政治社会地位。
“秦人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战国策校注系年》
可想而知,这样的爵位制度对关西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关西之地快速形成了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将领,比如白起就凭借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而被封为国尉,又凭借长平之战被封为武安侯。秦将王翦也因为战功从一个无名小卒晋封为武成侯。
白起画像
只有战争才能培养出战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战将?毫无疑问,只有战争不断的地区才能涌现出经验丰富、本领过人的军事将领。
战国时代,秦国征伐不断,吞并六国,此后虽然统一全国,但战争并没有结束,继续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国家急需大量优秀的将士奔赴前线,而兵戎相见的战场则为军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汉朝建立后,国家内部相对安定,但边疆问题仍然严峻,匈奴虎视眈眈,一直侵扰汉朝北方及西北地区,这也为有地缘优势的关西武将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战场。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这句谚语流传了上千年,自然不是空穴来风,独特的地理环境、恰逢其时的时代背景、尚武的国家政策,在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将领。
参考文献:
《论秦汉关西武将集团》
《韩非子》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