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国际各大调查都会总结各国人的幸福指数,评选出最快乐的国家。要说哪国人最快乐呢?有个国家常年出现在联合国《世界快乐报告》的榜单上,这里有安徒生童话、美人鱼铜像、圣诞老人的故乡,大家猜到了吗?没错,它就是丹麦。
作为北欧五国之一,丹麦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福利完善、生活品质极高。的确,联合国在评选最快乐国家的时候,是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健康寿命、社会救助、人生抉择的自由等六大因素。
但是,这些优势,其实北欧的其他国家也具备,为什么丹麦成了幸福感最强的国家呢?
要知道,丹麦气候严寒,即使国土的最南端,纬度也比中国黑龙江省高。每年一月,丹麦的日照仅仅五六个小时,当地人每天必须在零度以下摸黑出门,摸黑回家。然而,严寒和黑暗都没有阻挡丹麦人享受快乐,他们的秘诀?就是一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词——“Hygge”。
1.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化符号
如果一定要描述“hygge”的含义,我想可以用这些词来形容:温暖、共处、慵懒、愉悦、放松。它是一种感觉、一种氛围,可以是大冬天窝在家里喝热巧克力,在点满蜡烛的房间跟好友促膝长谈,或者是简单地吃一块甜甜的水果蛋糕。大家有没有觉得,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小确幸”呀?
一直以来,丹麦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之一。但在外人看来,这有些难以理解,毕竟丹麦地方不大、气候阴冷、税收极高,这里的人怎么会过得最满足、最快乐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显而易见:高昂的税收意味着优厚的福利待遇,从基础设施到社会保障,都可以做到非常完善。第二个原因就没那么明显了,因为它关系到“hygge”这个模糊的概念。要了解它的含义,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起源。
19世纪初,“hygge”第一次以书面形式出现在丹麦语中。实际上,这个词最初来源于挪威语,意思是“幸福安康”。但这种解释跟之前提到的“舒适惬意”一样,都不能完全体现hygge的真谛。
在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德国、荷兰和加拿大,也有各自描述“舒适惬意”的特殊词汇,但都比不上丹麦的hygge,它已经深深融入丹麦人的血液当中,成了他们自我观念的核心。要想真正领会它的内涵,只有亲身体验。
如今,hygge的概念甚至演变出了其他形式的词语。比如有形容词形式的,用来描述能引起幸福感觉的东西。假设一间特别温馨的咖啡馆,里面有舒服的抱枕、温暖的灯光、漂亮的植物和好听的音乐,哪怕这里的咖啡很一般,地方也不好找,但仅仅因为它的环境能让你觉得舒心快乐,就足够喜欢上它了。
Hygge甚至还有动词形式,还是刚才的咖啡馆,如果你计划着整个下午都在这里度过,把几个月没见的好朋友约出来畅聊一番,分享美好时光,这就是一起hygge。
既然hygge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它在丹麦人身份和文化上有什么体现呢?听我一一道来。
2.蜡烛与灯光的魔力
Hygge不仅仅是丹麦人通往幸福的道路,它本身就是一种感受,想要培养这种感受,合适的氛围非常重要,像是光线、温度等等。说到这里,我们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打造hygge气氛最好用的工具——蜡烛。
当问丹麦人什么是hygge的时候,85%的人都会提到:蜡烛。没错,烛光几乎成了hygge的代名词。大家知道吗,每个丹麦人每年能烧掉6公斤的蜡烛,比排名第二的奥地利人足足多出2.4公斤。根据统计,28%的丹麦人每天都会点蜡烛,35%的人会同时点5根以上的蜡烛,圣诞节的首都哥本哈根更是会沉浸在一片烛海当中。
可见,蜡烛对丹麦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可不是嘛,如果形容一个人很扫兴、煞风景,丹麦语有个词直译过来就是“掐灭烛光的人”。不过,丹麦人对情调照明的热爱已经超越了烛光。面对大半年寒冷阴郁的秋冬季节,人很容易出现季节性情绪失调,俗称“冬季忧郁症”。为了驱走负能量,丹麦人还喜欢设计灯具,这些灯不仅外观好看,还会发出像蜡烛一样温暖柔和的光线。
有了这样的光照,整个房间都会充满舒适的感觉,弥漫着“家”的味道,这就是hygge生活的真正内涵。在北欧其他国家,比如挪威、瑞典和芬兰,虽然气候跟丹麦一样阴冷,但至少国土更大,人们外出也有更多去处;而在欧洲南部,例如西班牙、意大利,也能享受到盛夏和阳光。相反,丹麦人很多时候不得不待在家里,这也难怪丹麦的人均生活空间,比欧洲其他国家都要大。外面又湿又冷,当然要让家里温馨又温暖啦!
甚至可以更进一步,为自己打造一个“幸福角落”,比如放一张舒服的躺椅,拿一杯热巧克力蜷在毯子里看书,或者装个壁炉,生起暖暖的炉火。对于丹麦人来说,这些空间和舒适的用品,再加上木头和其他天然制品,就是hygge的象征。
3.共处与分享的幸福
当屋里烛光柔和,你蜷在舒服惬意的一角,还缺了点什么吗?再加上三两个家人好友就更完美了。是的,hygge生活不仅要有合适的外部氛围,跟别人的交流互动同样重要。
很多有关幸福度的调查结果都显示,独自一人很难获得满足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分成5大类,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一旦我们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包括食物和住所,接下来,寻求快乐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他人的陪伴。
有一群能跟你分享经历和感情的亲朋好友非常有必要,这也是hygge的体现。在欧洲,60%的人每周至少有一次跟朋友、家人或同事的社交活动,而在丹麦,这个比例高达78%。
丹麦人一贯不太喜欢社交媒体和电视娱乐,觉得那些唾手可得的热闹终究不现实,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聚会、烹饪、写信、出行。在他们看来,与他人共处的时光带来了一种温暖惬意的状态,就像精神上的“幸福角落”。
不过,丹麦人热爱社交并非偶然,是社会给他们创造了条件。这里没有无止境地加班,人们能在工作和生活之间达到很好的平衡。再加上优厚的社会福利,人们并不担心丢了工作。在这样近乎衣食无忧的环境中,丹麦人可以把家人和朋友放在第一位,悉心培养亲情、友情和爱情。
如果想追求真正的hygge生活,平等也是很重要的元素。比如在交谈时不会有人主导,每个人都会参与和贡献。丹麦人聚餐的时候,往往都是所有人一起帮忙准备食物,而不是由主人全权负责。
4.甜食和热饮的快乐源泉
既然丹麦人社交生活丰富,聚会的时候自然少不了吃吃喝喝。是的,食物和饮料也是hygge的关键元素。Hygge讲究的是愉悦,丹麦人不像英美人士那样热衷于减肥、节食、戒酒,他们不会苛刻地改变自己,而是愉悦地接收自己本来的样子。他们在选择吃喝的时候目的很明确,就是图个开心。
想必没有什么食物能比甜食更让人快乐了,在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度,甜食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丹麦人酷爱甜食,人均每年要吃掉8.2公斤的糖果,是全欧洲平均水平的两倍。
丹麦人更热爱蛋糕,办公室里随处可见蛋糕甜点。在哥本哈根一家最传统也最受欢迎的甜品店里,卖着各种梦幻般的蛋糕,上面有厚厚的奶油、焦糖、巧克力,是不是想想都让人流口水呢?
最让丹麦人引以为傲的,应该还是酥皮面包。在英文中,“丹麦人”这个词也可以专门指“丹麦酥皮面包”,可见人们对它的热爱。丹麦面包口感酥软、层次分明、奶香味浓、面包质地松软,虽然制作起来有点繁琐,但是当你听到掰开面包酥皮破裂的声音时,一切辛苦都会得到最美味的回报。
吃甜点的时候,最好的搭配莫过于一杯热腾腾的饮料,让人加倍满足。热饮是hygge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丹麦人最爱的就是咖啡,丹麦更是全球第四大咖啡消费国。虽然一杯咖啡不等于hygge,但hygge一定少不了喝咖啡。为了强调咖啡的重要性,丹麦语中甚至有一个特殊的词,把“咖啡”和“hygge”这两个词合在一起,来形容两者之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丹麦人来说,hygge是冬靴里的羊毛袜,也是餐桌上蜡烛;是正午明亮的阳光,也是寒夜闪亮的群星;是和朋友对弈的棋盘,也是跟家人共享的美食。无关金钱和物质,而是花费时间和精力,把自己包围在舒适、亲密、珍惜的感觉和体验当中,就是丹麦人的幸福哲学。
大家不妨给自己制作一个hygge百宝箱,如果遇到压力巨大或者心情难过的时候,就打开百宝箱。里面都有什么呢?任何能让你舒适惬意、重回活力的东西,比如茶、蜡烛、巧克力、羊毛袜、唱片、书、笔记本等等……钻进你的“幸福角落”,认真享受一段hygge时光。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