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文人士子一直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所谓士农工商,皆是构成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社会,因此农民和工商业者构成了最基本的经济基础,而文人士子则构成了上层建筑。对于统治者来说,战争时期武将所起的作用是带兵打仗,文人则是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中;当天下一统之后,文人士子便成立国家建设的主要中坚力量,负责规划国家各个方面的政策,保证国家的繁荣强盛。
但是对于对于文人士子来说,动荡了社会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像战国时期奔走于各个诸侯国的纵横家一般,因此这个时期文人士子所创作的作品往往政治倾向严重,缺乏文学气息。但是一旦社会安定下来之后,文人士子缺少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便会将精力用在琢磨文学创作之上。例如汉初的文人士子,因为确实了战国或者楚汉时期的环境,使得他们得以安心进行文学创作,我们可以看到在春战国时期的文学虽然也非常繁荣,并且基本奠定了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文学形式,但是却没有相较于哪一个文学形式较为突出,而到了汉代,经过汉初的修养生息,社会繁荣。而赋这种文学体裁经过发展已经趋于成熟,非常适合汉朝文人的审美形态以及创作意向。
文学的流转如果要品读汉朝文学,那一定离不开秦朝时期相应的政治文化制度,虽然秦朝历史短暂,历经二世而亡,但是其确实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为两汉时期政治与文化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秦朝所推行制度中,其中书同文一项,将小篆作为标准字体,推行全国通用,之后又出现了隶书,这使得秦朝时期的文化流通障碍减少,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但是呢由于秦朝施行高度的文化专制,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甚至焚书坑儒。这使得当时的文学氛围枯萎,好的文学作品鲜有出现。
隶书
但是到了汉代虽然汉朝承袭了秦朝的大部分制度,但是却没有施行像秦朝那样的文化制度,对文化发展加以限制。即便汉朝所奉行的是黄老思想,但是却没有过分打压其他的文学流派,所以汉代的文化发展是比较繁荣的,并且取得了较高的文化成就。国力的增强社会的繁荣,这些是汉代文学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因为在借鉴吸收了前代的教训以及优秀之处,汉代文学家的素养普遍较高,文学作品的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多,思想内容深刻,对前代的文学有着系统的总结。
《洛神赋》
而汉代文学作家群体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大规模兴办的官学和私学的影响。汉代相对于前代来说,官学数量和私学数量大增,同时重新整理了前代所遗留下来的经书等,这些为文人士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汉代设立了乐府等文化机构,保证了新兴出现的文学作家群体得到了稳定的安排,也有了专门进行保存的地点,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其中较为影响巨大的就是汉代不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有着解读辞赋的习惯,尤其是先秦楚国宋玉为代表的辞赋等受到当时文人的诵读追捧,这极大的影响了之后汉赋的形成与发展。
汉武帝
另外一方面就是当时统治者对于文人士子的重视,汉朝以文才取士,非常看重士子的文学功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士子的文学创作,同时也保证了作品质量。尤其从汉武帝开始,不仅仅是统治者包括朝堂上下都非常重视辞赋的创作,蔚然成风,人人皆可作辞赋。而且汉代的辞赋等文学不仅仅是在歌功颂德,其中许多作品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对汉代之前的历史加以批判,借古警今。
西汉辞赋的诞生汉代较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主要是辞赋,一举压下了当时的散文和诗歌,受到了文人士子乃至统治者的推崇。汉赋一般以主客对问、铺陈排比的方式来对全文进行架构,通过华丽的辞藻,夸张的语言以及生动的形象塑造,来达到对统治者讽谏的目的,进而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以及抱负。赋这种文体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主要散落与先秦诸子的散文之中,其后经过宋玉等人的创作之后,赋这种文体基本趋于成熟,在文本布局、辞藻使用方面确立了范本。同时赋这种文体很适合汉代文人的审美特点,因此在汉代赋得到快速发展。
先秦辞赋代表宋玉
汉赋分为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前两者主要流行于西汉,后者流行于东汉。其实我们要注意到,汉赋一方面具有美丽博大宏伟的体式,同时也具有讽谏的作用,这个主要是受到了儒家学说的影响,尤其受到孔子建立的儒学体系下批判现实的文风。这样的风格对于当时处于太平盛世的汉朝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透过了繁荣、华丽的表象,看到了内在可能出现的危机,继而对统治者提出建议,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尤其对于经过汉朝平淡的休养生息之后,看似国家繁荣,实际有着很多的顽疾急需解决,例如各个诸侯国权力过大、社会的盐铁等被大商人把控等。
梁孝王之墓
在汉初主要以骚体赋为主,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等,其中《吊屈原赋》以悼念屈原为主题,通过对屈原所经历过的不平之事,借此来抒发自己的失意人生。而且这个时期的文学中心主要在地方,例如以梁孝王刘武的梁园为中心形成的文学团体,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文人有枚乘、严忌等人。
司马相如
而标志着以地方文学中心的时代终结和以中央为文学中心的则是枚乘的《七发》。在《七发》中,作者假装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因此引发之后所发生的谈话,在谈话中吴客分别和太子谈论了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主要六件事。因为吴客认为太子是因为纵欲无度、贪图享乐造成的生病,通过谈话吴客一步步的引导太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最终使太子豁然开朗。《七发》主要是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度放纵自己,要进取有度,切勿骄奢淫欲,同时也表达了对贵族统治集团腐朽纵欲的生活的极度不满。而伴随着《七发》的问世,汉赋开始了以京都为中心的创作时代。
杨雄
从汉武帝开始,汉代文学活动的中心由地方转移到了中央,这一时期伴随的汉朝国力达到鼎盛,相应的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而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因为《子虚赋》被汉武帝召见,而得到赏识,其后又创作了其内容相连的《上林赋》,与《子虚赋》合称为《天子游猎赋》,是极具标志性的汉赋。描绘了汉朝了盛世景象,社会的繁华,同时也对繁华奢侈的社会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同时也在其中暗藏了讽刺进谏之意,可以说包含了汉赋所以的特点。而在司马相如之后,对汉代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人是杨雄,其创作的《蜀都赋》是第一篇京都赋,自此打开了创作京都赋的大门,对之后的汉赋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
东汉抒情小赋的特点而到了东汉时期,因为经过了两汉交替,受到了战争影响,东汉远远比不上西汉的繁荣以及大气,这也就间接导致东汉时期的赋不再像汉大赋那样气势磅礴,描绘了盛世景象,这一时期这样的赋减少了,主要是抒情小赋。但是东汉时期鞥多京都赋却还是有着较大的成就的,班固所创作的《两都赋》便是代表之作,《两都赋》包括《西都赋》、《东都赋》,主要是为了反驳但是那些认为东汉建都洛阳是不可取的观点。因为在东汉建国之后,定都洛阳,但是受到了很多朝堂元老的反对,认为应该依旧建都长安,《两都赋》便是为此而作。《两都赋》对之后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班固
其后张衡所作的《二京赋》便是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两都赋》所作,《二京赋》包括《西京赋》、《东京赋》两篇,分别指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分别描写了长安人生活奢靡无度、肆意挥霍之景,同时也赞颂了洛阳地区人生活节俭、尊崇礼制之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告诫统统治者要注意吸取西汉灭亡教训,不能够过分放纵自己。
张衡
张衡《归田赋》的出现,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抒情小赋与西汉大赋完全不同,没有了铺采缛文、繁重的辞藻堆砌,别具一格,独具意味。张衡《归田赋》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主要描绘了他在退隐之后的闲适生活场景,追求人生的自由自在与抒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文仅仅只有221个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描绘了田园隐居之境的文学作品,影响之后数千年的文学创作意境。
《归田赋》
张衡抒情小赋的出现,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打开了新的天地,在其中抒发了自己理想为实现之情,感到遗憾。在这之后出现了大量的抒情小赋,例如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和祢衡的《鹦鹉赋》,都是有名的抒情小赋。直到魏晋时期,依旧没有断绝,产生了大量优秀之作,王粲的《登楼赋》、曹植的《洛神赋》、刘伶的《酒德颂》等。而影响最大的、最直接的就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不论是构思、命意、手法都受到了《归田赋》的深远影响。
总结:汉赋同唐诗宋词一样,是中国古代众多优秀文学体裁的一种,汉赋不仅仅继承了先秦时期的文学精髓,同时也对先秦赋这种文体重新发扬,结合汉代恢弘的气势进行创作,为我们描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而且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赋这种文体创作时的方式,尤其是东汉的抒情小赋,不仅仅对赋的文体形式产生影响,而且那种向往归隐之意也对之后田园隐逸诗歌的诞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汉赋对中国国古代文学起到了引渡作用先秦时期的文学种类复杂,不论是诗歌、散文、辞赋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如何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学,是需要慎重考虑的。而汉赋对先秦文学的继承恰好起到了缓慢过度的作用,使得先秦文化没有被遗失。其实文学作品一直都是时代的镜子,汉赋亦是如此,西汉的盛世景象,催生了汉大赋的出现,辞藻华美。描绘了盛世景象,而到了东汉,因为西汉的灭亡,更多文人士子看到了社会的危机,因此出现很多讽谏辞赋。社会和文学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的发展影响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文学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的进步。
参考资料
《归田赋》
《七发》
《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