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亲生的吗?”这是一个从古至今都存在的一个疑问?那怎么来确定呢?
这个问题好难啊
血液传递说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遗传是通过血液进行传递得以实现的,就是小孩从父母那里接受了一部分血液,因而相似于父母。现在所用的血缘关系、血统等名词即来源于此。
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与这个理论有关联,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
所谓滴骨法,就是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如能渗入则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现代研究表明,如果这个骨头比较新鲜,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时,滴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发生浸入的现象;如果这个骨头干枯,表层腐蚀发酥,滴入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所以滴骨法的“滴血认亲”,亲还是不亲,那得看死者骨头烂得有多彻底。
所谓合血法,就是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凝为一体,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亲缘关系。而实际上,如果将几个人的血液共同滴注入同一器皿,不久都会凝合为一。所以 “合血法”鉴定后都是亲人。
滴血认亲不靠谱
先成论和渐成论
随着精子的发现,荷兰一位科学家提出,每个精子中带有一个小人儿,在女性的子宫中可以成长为一个婴儿,这就是“先成论”。与之相反的观点就是“渐成论”,由一个英国学者提出,他认为精子里面没有小人儿,是精子进入子宫后,在子宫中慢慢发育成小人儿的。
当时,这两说法相互谁也不服谁,争论了很久,也无法用于亲缘关系的鉴定。
我就是个细胞,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后才能发育成小人儿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孟德尔在种豌豆儿的过程中,有了心得,说亲子代长得像,那是因为有个叫遗传因子(就是现在说的基因)的东西,从亲代传给了子代,遗传因子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基因。后来一大堆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实是不服气,心想:这么牛B的规律你一个种豌豆儿的就能发现了,那我们这些吃皇粮的脸往哪放啊!)经过了非常严密的论证后,一拍都是毛的大腿,说:“孟德尔说得对啊!”
孟德尔:当时都TM干什么去了,我嗝屁了才认可我!
这个规律就可以应用在亲缘关系的鉴定了。大概的道理,孩子的基因是爸爸妈妈给的,那用孩子的基因或者基因表现出来的特征和父母亲去匹配,匹配得上那就是亲人,匹配不上就得问问隔壁老王,是不是抱错了啊!
这个理论说起来挺容易,但做起来也没那么顺利。
最初是用血型来判断,血型有很多种类型,咱们用最常见的ABO这种血型为例。
ABO血型基因型
如果夫妇都是O型血,那生出的孩子应该也是O型血,如果是其它血型,那就得问问隔壁老王,是不是抱错了。就算生出的是O型血的孩子,那也不能确定这个孩子没有抱错,血型这个东西又不是你一家的,隔离老张、老李也可以是O型血啊!
如果夫妇一个是杂合A型血,一个是杂合B型血,那他俩的孩子就可以是任何血型。抱没抱错都看不出来。找对象也得看看血型啊。
所以通过血型鉴定亲子关系这个办法不靠谱,多数情况下只能否定亲子关系,不能肯定,特别情况下连否定也做不到。隔壁老王看着自己的血型,哈哈大笑!
笑的这么开心
其它情况请大家自行补脑。
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有了白细胞鉴定技术、染色体鉴定技术。前者准确率据说能达到百分之八十;后者这项技术就是利用其形态来鉴定亲子关系,这要靠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其准确率也不尽如人意。亲缘关系这个事不是接近百分百,总有老王会笑的。
被推广开并且准确率几近百分百的是DNA鉴定技术。一个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同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亲,另一个来自母亲。如果检测到某个染色体中DNA位点的基因,一个与父亲相同,另一个就应与母亲相同,否则就得问问隔壁老王,是不是抱错了啊!
每一种荧光色可表示基因所在的位置
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只要作十几至几十个DNA位点作检测,如果全部一样,就可以确定是亲子关系了,如果有三个以上的位点不同,则可排除亲子关系了,有一两个位点不同,那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加做一些位点的检测进行辨别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是不是亲子关系。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9%。这时老王就笑不出来了。
除了同卵双胞胎,几乎找不到有相同DNA的人
老王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瞅你那样,一定不是亲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