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是一名怎样的作家:史铁生不是励志型作家
史铁生是一名怎样的作家:史铁生不是励志型作家
2024-11-22 12:10:01  作者:水晶苹果  网址:https://m.xinb2b.cn/sport/tqp351690.html


史铁生,1987年

史铁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作品以思想深邃著称,读者却宁愿将他理解为一个励志型作家,将他的作品简化为心灵鸡汤,这不能不说是对他的误读。新近出版的《救赎的可能:走近史铁生》一书,从史铁生的思想角度阐释其文学与人生,还原史铁生的“思想者”身份。


《救赎的可能:走近史铁生》顾林著,商务印书馆

写作,为了不至于自杀

1972年,21岁的史铁生正是“最狂妄的年龄”,却被一场灾难击倒,脊髓上的一小块肿物使他终身残疾。最初几年,他经常沉浸在地坛内的精神生活中。


史铁生在地坛公园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写道:

“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恓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吗要写作。”

残疾带来的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重压,“要不要去死”对史铁生来说,的确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经过紧张痛苦的内心搏斗,他选择了活,而且要找到活下去的根据和理由,即“生之意义”。

至于为什么写作,曾有记者向他问过这个问题,他回答说为了不至于自杀。对他而言,写作是最好的思考工具,是在艰难人生中寻到一条活路的生存方式。

史铁生相信残疾与写作“天生有缘”,“正是生活或生命的困境,使写作行为诞生。写作,说到底,是对生命意义的询问,对生命困境的思索,也是人们在困境中自励并相互携手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1980年代初中期,史铁生在雍和宫的家里

1979年是史铁生写作事业的开端,一年时间里,连续发表了《爱情的命运》《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兄弟》三部作品,随后几年又发表了多部具有伤痕文学、知青文学特色的写实主义小说。

中期转向了寓言化小说创作,如《命若琴弦》(1985年)、《我之舞》(1986年)、《原罪·宿命》(1987年)等。

后期的创作,《务虚笔记》(1995年)与《我的丁一之旅》(2006年)两部长篇突破了小说的传统模式,转而以思想探索为中心。


由于下肢瘫痪常年久坐,到1998年,他的肾功能彻底丧失,透析的频率渐渐由每周一次增加到隔天一次。

如此的身体状况,使得他的后期创作以思想随笔居多,《病隙碎笔》就是在1999年至2001年透析的间歇写成。

通常,上午是他身体状态最好的时候,几乎都用来写作;下午或者去透析,或者在家休息,不时有朋友来拜访。他的枕边放着一个录音笔,脑子里灵光闪现的时候,他就把灵感录在录音笔里。

2018年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的《史铁生全集》,囊括了史铁生撰著的全部作品,总共350万字。他算得上是真正用生命写作的勤奋者,用自己的经历、情感和哲思感动和激励了无数读者。


《史铁生全集》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

小时候,史铁生问奶奶,死了会怎样,奶奶说,死了,你就再也找不到奶奶了。

“那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生病最初几年,史铁生几次自杀未遂,在地坛想了好几年,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最后终于弄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友谊、爱情、对亲人的惦念让他战胜了死神的诱惑,他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及逻辑推论,证明了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人永远走在路上,要做的就是把路走好,而不是轻言放弃,这就是过程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谁专门会唉声叹气,谁的痛苦就更多些;谁最卖力气,谁就最自由、最骄傲、最多欢乐。”


史铁生与友人

在《救赎的可能:走近史铁生》一书作者顾林看来,史铁生的一生就是对死亡哲学的最生动演绎。“史铁生以不懈的精神探索超越肉身巨大的痛苦,他对爱的敏于感受乐于付出,他的慈悲超脱如佛的人格形象,让人们深受感动并得到莫大鼓舞。”

2010年12月30日,史铁生的生命走向终点。当天下午,他突发脑溢血进入昏迷状态。

是否做开颅手术,妻子陈希米根据病情,代表他做出了抉择——放弃治疗。

史铁生与陈希米曾在生前畅谈死亡:“我要在能够坦然死的时候死,在你能够坦然接受我死的时候死。”


2010年4月,史铁生、陈希米夫妇在家中

按照史铁生的生前意愿,死后要进行遗体捐献。

出于实施捐赠手术的需要,处在深度昏迷之中的史铁生又被转了两家医院。因为心跳停止15分钟后便无法实施捐赠,他以超强的毅力维持着有力的心跳,从病发到最后完成捐赠,历经九个多小时,于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离世。

史铁生在《说死说活》中认为“最拿得出手”的两张眼角膜并没有被采用,倒是他认为功能比较弱的肝脏,与天津一位受赠者配型成功,他的腰椎则被用于医学研究。

随着器官捐献的完成,史铁生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在“别人”那里得到延续。

爱情是走出孤独的心愿

中学时代的史铁生几乎喜欢所有的体育活动,田径和足球是他的最大爱好,曾是学校80米跨栏冠军,偶像是飞人刘易斯。

在《我的梦想》一文中,史铁生曾表示,“假若人真能有来世,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


2001年3月20日,史铁生与刘易斯相会

但当朋友问他,“得到真正的爱情”与“身体恢复健康”两者之中选哪一个。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选择爱情。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真正的爱情,仅有健康的身体,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1968年,17岁的史铁生在陕北插队

21岁时,爱情几乎与残疾一同到来。据友人回忆,史铁生与H的爱情应该始于地坛,“地坛也有H傍晚寻找铁生飘飘的长裙和渴望的目光”。那时的史铁生,因为爱情,有时候也会忘却自己的残疾,“让他想活下去,想走进很大的那个世界去活上一百年”,尽管没有人相信一个残疾青年与一个健康漂亮的姑娘会相恋。

这段恋情因史铁生的残疾而结束,带给他深切的痛苦,但他始终感念爱情,爱情主题也贯穿了其一生的创作。

史铁生的第一部作品《爱情的命运》,讲述了相爱的大海和秀儿因家庭成分不能在一起的爱情故事,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随后几年的创作中,爱情与残疾往往相伴出现,但只是为了书写残疾主题而设。

及至198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礼拜日》,爱情已不仅仅关乎残疾,而是指向了人的残缺——爱情是对人的根本困境孤独的救赎。这一变化,与爱人陈希米的相遇不无关系。

上世纪80年代,因小儿麻痹而右腿落下残疾的陈希米在西北大学数学系读书,同时还是校刊《希望》杂志的编辑,她向史铁生约稿,两人互通书信,缘分就此开始。

1989年陈希米从西安来到北京,与史铁生结婚,“两个人,只有一条好腿”的家庭里,弥漫着和谐、和睦之气。在写给妻子的小诗《希米,希米》中,他把妻子称作如天使降临般“顺水漂来的孩子”,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陈希米的爱。


1991年,史铁生与妻子在家中

婚后的史铁生更加淡定从容,研究史铁生多年的学者顾林认为,这份婚姻和爱情不仅鼓舞了史铁生的人生,也使他的创作跳出现实爱情可能遭遇的困境,进入了爱情“形而上”的层面,如《爱情问题》(1994年)、《务虚笔记》(1995年)、《病隙碎笔》、《我的丁一之旅》(2006年)等。

用思想做脚,渐行渐远

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启蒙,90年代文化领域“人文精神大讨论”众声喧哗,很多先锋派作家的写作姿态,带着明显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气息。史铁生的写作依然处于潮流之外。他拷问生死与命运,向读者奉献自己的生命迷途,却从不教导读者该如何去活。他逐渐走出个体残疾的阴影,将残疾体验与苦难意识从其作品中剥离,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普遍的生命困境,在小说《命若琴弦》中即有体现。


发表于1985年的《命若琴弦》,后来被陈凯歌导演改编成电影《边走边唱》,讲述了走街串巷说书为生的一老一少两个盲人,为了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取出师傅藏在琴槽里重见光明的药方,不辞劳苦到处奔波,最后却得知那张药方只是一张白纸。


电影《边走边唱》剧照

老盲人并不感到失望,回想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地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快!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的。”不仅残疾人需要有一个虚设的目的鼓舞自己,正常人也同样需要有一个特定的目标而奋斗。

如史铁生自己所言,后来作品中对于残疾人故事的讲述指向“不是残疾人而是人性的残疾”,这种残疾指的是“生命的困境,生命的局限,每个人都有局限,每个人都在这样的局限中试图去超越”。

在他去世后,《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中聚集了四十多位史铁生至爱亲朋对他的私密记忆,不少友人都谈到了史铁生作为“小人物”的一面,比如他喜欢美食、热爱生活、追星刘易斯等。


《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

曾经亲手织毛衣送给史铁生的作家王安忆回忆,她第一次拜访史铁生,两个人没有聊哲理、聊思想,谈论的话题都是关于饺子;1990年再度拜访史铁生时,他已经开始写《务虚笔记》,饶有兴趣地向王安忆演示自己的新式写作武器——电脑,对于创作的话题却不太放在心上。“史铁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有时候你和他在一起会觉得他很健全,你不觉得他有什么缺陷,他有一种思想上可以不断激发人的力量。”即便是“小人物”也不妨碍他成为无数人的精神偶像,他的平凡与执拗,让他在思想的夜行中,与跟他有着同样生命困惑的普通人更加亲近。


2004年5月,上海青浦朱家角河边餐厅。左起:王安忆、陈村、修晓林,史铁生、陈希米

作家王安忆曾经说过:“我们有时候会背着史铁生议论,倘若史铁生不残疾,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也许是‘章台柳,昭阳燕’,也许是‘五花马,千金裘’,也许是‘左牵黄,右擎苍’……不是说史铁生本性里世俗心重,而是,外部生活总是诱惑多多,凭什么,史铁生就必须比其他人更加自律?现在,命运将史铁生限定在了轮椅上,剥夺了他的外部生活,他只得往内心走去,用思想做脚,越行越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曲鹏)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乔羽经典作品歌词(以不老之笔谱赤子之歌)
  • 2024-11-22以不老之笔谱赤子之歌我们这几代中国人对这几首歌曲应该都耳熟能详吧是听到就会不自觉热泪盈眶跟着一起哼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我的祖国》)是万家灯火团。
  • 杨立新话剧朗诵(我对话剧前景充满信心)
  • 2024-11-22我对话剧前景充满信心作者:黄体军做一个话剧演员,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和角色?在舞台经验和技巧上需要注意什么?近日,北京人艺著名演员杨立新受山东省话剧院邀请,与该院演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分享了自己的“秘方”——爱与忠诚。
  • 大悲咒拼音(大悲咒拼音怎么读)
  • 2024-11-22大悲咒拼音怎么读大悲咒拼音:[dàbēizhòu]佛教的观世音菩萨经咒之一即《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简称旧谓念咒可使死者在阴间消灾《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
  • 壮族的花炮节是几月几日(壮族的花炮节的简介)
  • 2024-11-22壮族的花炮节的简介花炮节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等花炮节,是侗、壮、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和江西上栗、湖南等地花炮节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花炮节最为热闹主要活动是。
  • 一岁多宝宝能办身份证(宝宝1岁就能办身份证)
  • 2024-11-22宝宝1岁就能办身份证当妈有点歪,育儿非常正!(文|歪妈)小丽的身份证年限到了,前段时间就去派出所补办了下身份证,在她前边正好有一个小朋友在照身份证,看起来才2岁多点吧,这让她感到非常好奇,这么小的孩子也能办身份证吗?于是。
  • 乐高拼好怎么不散(可以怎么做)
  • 2024-11-22可以怎么做可以直接考虑上胶水,如果不考虑拆除的话,可动类型的尽量保证不要在活动关节上上到胶水就可以了乐高积木是儿童喜爱的玩具这种塑胶积木一头有凸粒,另一头有可嵌入凸粒的孔,形状有1300多种,每一种形状都有12。
  • 教做卤鸡(台式卤汁卤鸡)
  • 2024-11-22台式卤汁卤鸡卤包花椒1钱,桂皮1钱丁香0.5钱,胡椒粒1钱草果5粒,陈皮1钱辛香料葱4支,姜80公克蒜头10粒,辣椒3支其他材料高汤3000㏄,甘蔗200公克酱油300㏄,冰糖100公克砂糖50公克,辣豆瓣酱50。
  • 钓鱼时挂蚯蚓的最佳方法(蚯蚓挂法还能影响中鱼率)
  • 2024-11-22蚯蚓挂法还能影响中鱼率一个小小的蚯蚓挂法还能影响中鱼率?别不信,经验总结出最佳挂法,中鱼率大大提高但不管是什么事有利也有弊,选择正确的挂法的确可以提高命中率,但如果遇到特殊的鱼情,可能优势会变成劣势具体选择什么挂法,我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