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何其残酷,和平弥足珍贵,这是一项至理名言。近现代的中国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一面是列强的虎视眈眈,一面是军阀的分裂割据,在抵御外敌的同时,还需要防止内部封建势力、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反扑与打击,可谓是在夹缝中寻找生存之道。
这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出现了不少不畏生死,用挺拔的身姿,在枪林弹雨里穿行,为我们抢下一座又一座的堡垒基地的将士将军。不立战功,不下战场,是他们的铮铮誓言。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了弘扬战士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肯定将领的指导才能和对新中国的付出,特地授予十位将领“元帅”的称号,他们统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
元帅的规格众所周知,如今的解放军军队里已经没有“元帅”这一军衔了,最高军衔被称为“上将”,故此这十位将领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享有“元帅”军衔的人。这独一份的荣光,无不彰显他们的丰功伟绩和恢弘精神。
想得到“元帅”军衔可没有那么容易。其中的第一批人是人民军队的组建者,参加了重大意义的起义活动,例如领导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朱德、林彪、刘伯承。
而且他们都是红军时期的高级将领,能够独立指导军团进行作战方略,例如徐向前便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有的在解放战争时期出任参谋长、野战军司令员、解放军总司令,都是军中的要职。甚至更苛刻的一点,他们还需要成为中央委员。
可想而知,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人为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当今之人无可匹敌。
战绩居于首位的,当属彭德怀大元帅。他的一生都是在炮火里摸爬滚打出来的,领导平江起义,组建工农红军,建立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参与过反“围剿”的红军长征。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平型关大捷有他的配合,百团大战有他的领导,在敌后战场给日寇致命一击。
解放战争时期的他担任西北野战军总司令,灵活多变的作战思路,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更是家常便饭。
建国后彭德怀还指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投身于抗美援朝的战斗之中,在战备物资极其稀缺落后的情况下还能坚持斗争,这便是彭元帅的过人之处,要说他第二,没人敢争第一。
朱德、刘伯承、林彪、徐向前四位元帅并列第二,应该是最合理的。朱德元帅虽然是十大元帅里威望最大的,但论起战功来远远不及彭德怀,他长期在敌后战场,部队也多在后方配合,多半是负责指挥全军,很少有跟敌人正面交锋的经验。
而林彪虽勇猛,却因平型关战役受伤,很少上前线作战了。但林彪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挺进大别山,此等战功该受万人歌颂。
徐向前将军指导的红四方面军所向披靡,足以彰显他的个人实力,但也因个人伤病原因影响了战功。
刘伯承是参谋长出身,意志如钢的“军神”说的就是他,带兵打仗不仅有勇还有谋,红军万里长征摆脱敌兵,有他的一半功劳。
而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元帅并列第三。贺龙元帅多半负责党中央的军事安全,和后勤工作,3个师里也是贺龙所在的师相对较弱,限制了他实力的发挥。
陈毅元帅虽然在红军地位崇高,也是井冈山革命三巨头之一,奈何军中良将粟裕擅长指挥带兵,略微盖住了陈毅的军事才能。
叶剑英元帅多次出任的是参谋长一职,聂荣臻元帅、罗荣桓元帅也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相比于战绩而言,略微逊色于征战沙场的几位大将。但是他们的幕后统筹规划、情报分析工作到位,使得前线战场轻松了许多。
小结按照战功排序只是我们后人用来认知学习的途径,他们为新中国的奉献里并没有前后之分。
每一个人都是为国为民保驾护航的先驱,不管是前线冲锋,还是后勤保障,亦或者是参谋筹划,无一不是为战斗胜利而付出,无一不是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而拼搏。
我们应该以他们为荣,弘扬英雄精神,珍惜和平年代,构画新社会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