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面对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心理健康服务。在Lu一项针对抑郁症调查数据显示,在1007名抑郁症患者中,仅有0.5%得到了充分的治疗。
在此之中除了心理健康意识还需进一步普及和提升外,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大众亟需得到专业胜任的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提供有效的服务。
在众多心理健康服务渠道中,心理咨询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而关于心理咨询是否有效,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曾对心理咨询的有效性提出疑问,此举激发了长达数十年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咨询的效果论证的热情,并得出了共识性结论:
即心理咨询与治疗不仅有效,而且各理论流派的疗效几乎相当。因此,国际上对心理咨询的研究主要从关注心理治疗是否真的有效,渐渐转移到关注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以及特定的治疗方法对特定类型的问题或病人是否有效等方面。
反观国内的研究,也经历了从验证心理咨询是否有效到将注意力放在研究效果如何产生的过程上。在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中,重要的过程变量为来访者行为、来访者反应、咨询师意图和咨询师反应。
当明确咨询师变量和来访者变量在咨询过程中对咨询效果的影响,我们便可以将研究结论运用于咨询实践,帮助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咨询过程和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推进咨询。
从来访者变量入手,大部分研究主要通过量化研究方法,揭示来访者反应和行为对咨询效果的影响。虽然近年来针对来访者变量有了质性分析,但落脚点更偏向于来访者体验层面,而对于推动来访者前来咨询的主题没有做更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方苏对来访者的咨询主题进行过探索,但由于研究对象集中于高考考生群体,该群体的咨询主题具有其特殊性,而使得研究结果不能在其他群体得到更好的推广。
因此,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开展对企业职工咨询主题的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实来访者变量的研究成果。
从咨询师变量入手,咨询师的咨询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但研究焦点集中于国外理论的本土化、本土理论模型的建构或是集中于来访者群体为学生的言语技术应用情况,缺乏以企业职工为来访者对象的言语技术应用的探索。
企业职工是对在企业从事长期工作的工人、科技工作者和一切行政人员、服务人员的总称。过往研究更倾向于探讨其心理健康水平、心理服务需求或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建立,而就其具体的心理咨询主题的咨询工作,研究并未具体展开。
咨询主题是因心理问题产生的心理服务需求,进而促使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探讨的话题类型。
分析咨询主题的类型和内容,将有助于咨询师掌握职工来访者的特点。分析围绕咨询主题运用的咨询言语技术,并探讨主题、技术与咨询效果之间的关系,对心理咨询的实践有借鉴价值。
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将重点以共识性质性研究方法对成熟咨询师的咨询案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成熟咨询师在对企业职工群体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呈现出的咨询主题及使用的咨询技术,辅之以咨询主题、咨询技术与咨询效果的相关分析。
了解咨询主题、咨询技术与咨询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此充实本土心理咨询的过程研究,填补职工心理咨询工作研究的空白,以期为企业职工咨询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研究总结论研究以成熟咨询师处理的企业职工咨询案例作为研究素材,对其心理咨询过程和效果进行以共识性质性研究为主的探索与分析,从整体层面探讨咨询主题、咨询技术和咨询效果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整合取向的成熟咨询师在进行企业职工心理咨询时,所使用的技术分为11个大类,共计31项具体咨询技术。
2.整合取向的成熟咨询师在进行企业职工心理咨询时,呈现出的咨询主题由9个大类,43个具体咨询主题构成。9个大类的主题按性质可划分为:
基础性主题、发展性主题和干预性主题。通过频次分析,在43个咨询主题中,普遍探讨的咨询主题1个,典型使用的咨询主题13个,部分探讨咨询主题29个。
3.不同咨询主题,根据主题目的和需要的不同,技术上遵循不同的处理思路。对于技术的理论偏向而言,整合取向的成熟咨询师对于不同理论取向的技术的选用有主次之分。
4.从整合取向的成熟咨询师所采用咨询技术角度来看,即时反馈、情感映射和挑战技术与会谈效果的积极性维度呈正相关,自我暴露与会谈效果的顺畅性维度呈正相关,情感映射、挑战技术与会谈效果的总评维度呈正相关。
5.从整合取向的成熟咨询师在咨询中呈现的咨询主题角度来看,不合作议题类型与会谈效果的深度维度呈负相关,作业及建议与会谈效果的深度及顺畅性维度呈正相关,其他类型的主题与会谈效果无关。
关于成熟咨询师咨询案例对企业职工心理咨询实践的启发
基于企业职工来访者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成熟咨询师在进行企业职工个案中的特点和原则,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在进行企业职工心理咨询实践时,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工作思路。
1.全面收集资料
为了对来访者有准确全面的认识,在首次咨询时,应尽力收集来访者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职业、学校、人际关系、家庭疾病史、生理疾病、过往求助经历、目前问题描述等。
在进行信息收集时,需要注意收集多角度、多层面的信息。具体来说,我们不仅要了解来访者的问题表现,也要了解问题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程度、影响范围等和评估密切相关的信息。
我们不仅要听来访者本人的描述,如果有亲朋好友等陪同人员在场,也可以在征得来访者同意的前提下,向他们了解信息。
不仅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收集信息,也可以邀请来访者填写测评问卷,此外,咨询师也需要关注来访者传递的非语言信息:焦虑的来访者说话语速快,可能会抢在咨询师问话之前描述自身状况。
抑郁的来访者说话语速慢,或是波澜不惊地说话,没有情感起伏,在咨询过程中可能会流泪;偏执的来访者可能在咨询过程中一直和来访者处于辩论状态。
完美主义的来访者可能对自己呈现出更多的贬低和不满等。所有这些行为表现都是有价值的,咨询师可以将以上的信息都作为资料进行收集。
2.咨询对象和咨询目标的澄清
在首次咨询中,咨询师应帮助企业职工理解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是来访者本人,而非带着别人的问题寻求咨询师的建议,建立起“谁痛苦,谁改变”的咨询观念,进而为下一步制定咨询目标奠定基础。
通过对比过往研究,可以发现学生来访者群体的咨询目标较为明确和单一,而企业职工来访者的咨询目标显得模糊且复杂,需要咨询师在收集资料阶段不断与来访者协商与确认,按照由简单到复杂。
由个体到关系,由近期到远期,由行为调节到认知调整再到情绪管理的顺序,分类逐层帮助来访者建立结构化的心理咨询目标。
3.直接指导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心理咨询主要工作是引导来访者探索自己的思维或情感,以此触发反思和感悟,从而促进转变和成长。
不过,在干预的过程中,对具体行动进行直截了当地指导也是有必要的,来访者需要在行为层面看见明显的进步,才能促使来访者产生进一步探索和改变的动力,进而促进心理咨询的开展。
4.强调咨询与医疗配合的重要性
在梳理个案时发现,当职工认为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时,仍然存在讳疾忌医的思想。这时,也是心理咨询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机会,虽然心理咨询师不具备处方权。
但良好的心理健康和药理知识,能够在咨询过程中帮助来访者降低对求医的抗拒,以及坚持遵照医嘱服药的自觉性。
有时,来访者已经服用的药物,会使其产生强烈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这会影响咨询进程和咨询效果,也会使咨询师产生劝服来访者停药的想法。
但更好的做法和来访者说明这些现象和它们存在的普遍性之后,会降低来访者对于自身症状的担心,并使其更愿意配合治疗康复。
有时,在面对有药物依赖倾向的来访者时,咨询师有义务告知其拥有不同选择的权利。在治疗充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心理调适的方式建立更加持久的改变。
并帮助来访者在日常生活中迁移咨询习得的新方式,从而帮助来访者防范和应对复发症状,使其能够识别自身症状表现,适时自觉就医。同时在生活中持续改变,不单单是依靠药物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