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22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如期而至,这是公元2019年的最后一个农历节气了。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文化中,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所以命名为“冬至”。
冬至
冬至,意味着中国北方真正意义上的寒冬到来古代天文学们把冬至作为冬季寒冷天气的开始,这是因为太阳直射点虽然逐渐向北移动,白天变长,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但这是一个缓慢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地温逐渐降低,所以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北方的冬天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南北之间气候差异很大,上述说法有一定局限性。比如东北地区早就冰天雪地,万物休眠,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依然山青水绿,万物生长。确切的说,是黄河流域进入了寒冬时期。
冬至之后,为什么要“数九”冬至过后,就要进入“数九”寒天了。那为什么要“数九”?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无法外出游玩,很无聊。大块儿的时间太漫长了,所以古人就把日子分割开来,每“一九”为一个小阶段,一段一段的过,让心情不至于憋闷到发狂,把心理学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九九消寒图
此外,自明代开始,亲友之间还流行互赠“九九消寒图”,其中有一种图叫做“素梅图”。顾名思义,就是画一张不上色的梅花图,或画梅花9朵,每朵9瓣,或者直接画81朵梅花,每过去一天,就用朱笔或黑笔给一个花瓣或一朵花涂色。这样九九八十一天过去,梅花涂完,已经到了农历二月份,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无聊的日子,就这么被古人过得充满了诗意。
三九严寒
那什么偏偏是“九”,而不是“数八”,“数六”?这就涉及到中国第一奇书《易经》的哲学了。《易经》认为,九为至阳,至大之数,冬至之后,阴气慢慢消减,阳气缓缓生发,九九之后,已到尽头,天地阴阳转换,寒尽暖来,万物生机盎然,所以又有“九尽桃花开”一说。
冬至,是中国古代的法定节假日传统文化中有“四时八节”之说:“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八节”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冬节、亚岁等,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民间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中国这个提倡孝道的国家,重要节日都要进行祭祀仪式。民间在冬至祭祖,这一传统习俗至今在南方沿海部分地区仍然延续着;官方也会在冬至进行祭天地仪式,明清时期,皇帝都会例行祭祀天地,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唐代冬至祭天礼
正因为冬至如此重要,所以在古代,冬至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据《太平御览》记载,汉代的冬至假期是五天,皇帝大宴群臣,欣赏歌舞,吟诗作赋;百姓们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到了唐宋时期,冬至甚至与元旦(春节)一样重要,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官府放假,官员们相互宴请,老百姓们也走亲戚,互赠礼物美食。即使是穷人,就是借钱也要置办新衣,搞一桌好酒好菜,祭祀祖先,招待宾朋。
冬至,北方人为什么要吃饺子?南方人为什么不吃?节日总是与美食相伴的,冬至的时候,南方人有吃赤豆糯米饭、汤圆、冬至圆等多种习惯,但北方人则比较整齐划一的吃饺子。这是为什么呢?
医圣张仲景
东汉末年,南阳人张机在长沙当太守。张机是谁?张机,字仲景,中医划时代的大宗师,医圣。张仲景既是一方父母官,更是一位立志以医术救天下的神医。当时疫疠流行,张仲景为方便贫苦百姓就医,就每逢初一、十五在长沙太守府的大堂上坐诊,免费给群众诊治,传为千古佳话。
张仲景有一年回乡探亲,北方天气严寒,他一路看到许多穷苦百姓衣不蔽体,耳朵都冻烂了,心中很难过。张仲景到家以后,潜心研究出一个食疗方子,名叫“祛寒娇耳汤”。冬至那天,他让徒弟们在南阳东关搭起了大棚,支上大锅,舍药治病。张仲景自己出钱,购买了祛寒活血的药物和羊肉,放在大锅内煮熟,然后捞出来剁成馅,用薄薄的面皮包起来,形状弯弯如同人的耳朵,再放入药汤中煮熟。因为这个食物功效是预防、治疗冻耳,所以张仲景将其命名为“娇耳”。
饺子
每一名冻烂耳朵的穷人,张仲景让徒弟分给他们一碗热汤药,两个娇耳。穷人们喝了汤,吃了娇耳,气血通畅,浑身发暖,冻耳就慢慢的好了。
从此以后,人们发现“娇耳”这种食物美味异常,就流传了下来,名字也从“娇耳”演变成“角子”,最终确定为“饺子”。到了唐朝,饺子已经基本和今天的饺子一模一样了,北方人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也就一直流传到今天。南方因为气候温暖,没有冻烂耳朵的困扰,所以就没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南阳风光
医圣张仲景,不但对中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还创造了一道享誉世界的中华美食。
医圣祠
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1800多年,但至今在医圣故里——南阳市,仍然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
过地道中国节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祝每一位读者冬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