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讲座后印象最深的部分是莫言先生提起他在葵花地里和在童年时的经历。我几乎可以想象出那些鸟的鸣叫,风的声音和气息,湛蓝的天空和各种各样的花草。我喜欢莫言先生说的,用所有的感受,去用心体会和经历。看见的,听见的,气味,想象,还有梦,一切都可以是创作的源泉。”
这是前段时间,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朱一涵同学在听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教授来学校所做的讲座后的感触。
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但对于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的同学来说,却并非难事。因为莫言先生作为隔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还受邀担任着二附中文科实验班的学术顾问。除了莫言,该校文科实验班顾问名单里还包括王宁、康震、蒙曼、于丹、徐勇、纪连海等一批人文领域的大咖。北师大基础人文社科领域的知名专家,都是二附中文科实验班的智库资源。
在京城基础教育领域,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一直具有传奇色彩。作为国内首个被教育部认可、获得北京市教委批准创办的文科实验班,师大二附中的文科实验班始创于上世纪60年代。这个文科实验班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文科预备人才”为宗旨,探索出一条包括生源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策略在内的文科人才培养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该班高考平均分在全市名列前茅,多年来全部升入重点大学,大批毕业生考入清华、北大,而且曾不只一次摘得北京市文科头名。
谈及学校那么多文科尖子的“制胜秘诀”,“这些孩子都是阅读面特别宽,书读得特别‘杂’。”之前在接受采访时,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郑树红老师如是说。
据了解,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北师大二附中专门开设了阅读相关的拓展类选修课程。其中,语文学科精选文学文化精品,从先秦文学作品开始,汇编出《文学文化经典阅读》校本教材,成为学生们的必读本。从高一开始,北师大二附中每班都会定期举办班级读书会,平均每2~3周举办一次。读书会的内容每次都不同,既有学生自助式分享自己最近的读书心得,也有以主题阅读为主,同学们“共品一本书”,将一本书读懂、讲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北师大二附中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引导,不仅停留在课堂上、校园内,更鼓励学生能够“由文本生发出和现实当下的联系与思考”。所以,游学、社会实践等活动,也成为重要载体。
学校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每年各1次“先秦古道汉唐风”陕西实践线 、“品徽州文化,赏诗意江南”徽州实践线 、苏杭“江南名人故居行” 等。学生们带着“秦汉唐文化社会实践课题”赴陕西游学,其中,书法、题咏、文学鉴赏类课题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出发前,不少学生早已博览群书,提前储备了怀古咏史诗词、唐碑、楹联知识等。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又能了解祖国地域历史和人文风情,深入社会生活感知国情,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加强课内学习和实践学习的结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上,是把观察到的社会现象、阅读中感兴趣的话题转变为课题,每人一个,在校内外找自己中意的导师,在导师指导下,经历问题转变课题、开题、中期汇报、结题答辩一个完整的研究历程,将研究成果在公众号进行发布,这就是文科实验班的自主研修课。这样的经历,为进入学术领域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程是培育人才的“土壤”,出色的办学成绩离不开独特的课程设计。北师大二附中从文科实验班培养目标出发,构建了《文科实验班课程方案》。课程以“一体两翼”为特色,“一体”是在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文学与艺术领域开展学科特色建设和校本化实施,达到“宽厚实”的目标。“两翼”是以“联合型”和“综合性”为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宽视野、多角度问题解决。联合型课程如:先秦诸子综合研究课程、史传研究与史论协作课程、文综时事专题研究课程、诗乐舞创意展示课程等。综合性课程如:文科学术研究课程、经典名著阅读课程、人文综合实践课程等。
业内专家分析,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出色的高考成绩,以及学生突出的综合素质,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也为文科实验班课改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充分保障。虽然新高考不分文理课,但学生选择总体仍会偏文或偏理。文科实验班的探索实践,不仅为大学名校文科专业输送了大批精英人才,也为高中阶段高水平文科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深化和发展了二附中人文、自主的办学特色。
文|京教君
内容来源|京城教育圈;部分图文素材来源:师大二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