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自古以来就是帮助渔民捕鱼的有力工具,很多诗句中都提到了鸬鹚这种动物,比如岺参的“云晴开螮蝀,棹发起鸬鹚”;再比如黄庭坚的“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还比如黄庭坚的“鸬鹚密伺鱼虾便,白鹭不禁尘土涴”等等。
在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面值的纸币背面,还印有一位老人和鸬鹚的“合影”。
鸬鹚作为一种体型较大的水鸟,在很多地区都被称为“鱼鹰”,经过人类的驯化以后,能够帮助渔民们快速、高效、大量地捕食到各种鱼类,省去了下网、垂钓等复杂繁琐的工具和程序,因此长期以来深受渔民的喜爱。
但是,我国后来发布明确的规定,禁止渔民利用鸬鹚来捕鱼,以前渔民和鸬鹚并立船头、在水上泛舟轻松捕鱼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很多网友不明白,这种原生态的捕鱼模式,为什么会被禁止呢?
鸬鹚从生物学分类上看,属于鹈形目鸬鹚科鸬鹚属,在全球有39种,我国分布的主要有5种,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域中广泛分布。在我国栖息的鸬鹚,浑身基本上都长有深色或者黑色的羽毛,体重一般在6公斤左右,是鸟类中体型比较大的。
鸬鹚的飞行能力很强,常常以低空飞行的方式在海边、湖滨或者淡水中间活动。它们非常善于潜水,当捕猎的时候,它们从空中直接扎到水中,快速地锁定猎物,一直跟踪并最终吞进口中,它们的潜水深度一般在3米左右,最深甚至可达10米。鸬鹚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淡水或者近海海域中的鱼类以及甲壳动物。
经过人类的驯化,鸬鹚可以帮助人们高效地去捕鱼。鸬鹚在抓捕到鱼类时,在水中并不能完全吞咽到肚子中,而是必须浮出水面再次进行吞咽。正是利用这一点,在驯化时,渔民们通常在鸬鹚的脖子上套一个皮圈或者系上一圈草绳,以防它们在水面再次吞咽时把鱼吞进肚中。
当鸬鹚熟悉渔民们发出的声音和信号后,捕到鱼时会自觉地游回渔船上,然后在渔民的帮助下将鱼吐出,这时渔民们会给它们一条小鱼作为奖赏,从而激励它们再次出发。经过系统训练的鸬鹚,一年可以捕鱼上千斤,可以说是渔民最为得力的帮手了,根本不用自己费事,只需事先准备一些小鱼小虾犒劳它们就是了。
之所以我国后来禁止人们利用鸬鹚来捕鱼,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鸬鹚捕鱼的能力太强了。一天一只鸬鹚就能捕鱼几十斤,而渔民通常会同时驯养几十甚至上百只鸬鹚,在一个水域中,如果这些鸬鹚每天都“开足马力”去捕鱼的话,水中的鱼类生长速度,远远赶不上它们捕获的速度,最后这个水域中的鱼将会迅速减少。
第二是鸬鹚捕鱼是无差别“攻击”。无论是常规鱼类,还是我国的一些珍稀鱼类、保护鱼类,鸬鹚本身是不能进行判断的,而且无论是大鱼还是小鱼,都同样会进入它们的视野,不但严重影响水域中鱼类的可持续生长,而且还会造成那些濒危鱼类的处境更加艰难。
第三是饲养鸬鹚的成本越来越高。起初渔民可以用足量的小鱼小虾来饲养和奖赏鸬鹚,但是,随着捕鱼时间的拉长,自然水域中的鱼类越来越少,一些水域甚至是无鱼可抓,如果仅靠水域自然状态下的重新恢复,那么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在这个时间段内几十上百只鸬鹚就只能依靠渔民的饲养,不出工也不出力。而如果转移到其他水域捕鱼,这里面就涉及到频繁运输甚至举家搬迁,成本都不小。
第四是现代化捕鱼方式的兴起。随着大型渔船捕鱼的方式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高效、越来越科学,渔民们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可以在除了限定的季节和限定的区域之外,在短时间内进行合理安排时间和地点,机动性和自主性很强,而且依靠渔船上的多种先进捕鱼设备,一次性可以捕到更多的鱼,效率比鸬鹚还要高。渐渐地,鸬鹚捕鱼这种方式就失去了市场。
因此,在很多地方,鸬鹚捕鱼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科学规划下的大型渔船,禁止鸬鹚捕鱼,这既是时代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人类在辛勤劳作下需要休息,自然生态同样需要休养生息。
#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