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讨论的这种水生植物,在江南一带多称“荸荠”、“蒲荠”或“地梨”、“地栗”,但在其他地区也有 “马蹄”等别称,经常让大家在点餐或指称时感到迷惑。《中国植物志》以 “荸荠”为正名。
“荸荠”这种植物在先秦时期就有记载,最古老的名称是“芍”(《尔雅·释草》:“芍,凫茈。”),在历代文献中有关于其不同名称的记载,现如今各地的说法也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异名众多。
潮汕地区有“钱葱”、“荠葱”等围绕“葱”的说法,这一名称主要是根据其外形特征而得名。荸荠生长在浅水田中,三四月长苗,茎直着往上长,根白嫩,状如小葱。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草木》:“钱葱,其叶如管似葱,且地下块茎,扁圆如钱,故曰钱葱。”
分布较广的还有“地栗”“土栗”“莳栗”“水栗”等围绕“栗”的说法,也是因形得名,这是因为荸荠生于水中,且其地下球茎形状如栗。英语中荸荠被称为water chestnuts,英语中water为水,chestnut为板栗,照应了这种命名的缘由。
另外还有几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为“马蹄”,两广地区多用,另有一种广式糖水为“甘蔗马蹄露”。还有一种是“慈姑”,在江南水八仙中有“茨菇”和“荸荠”并立,因此可见实则为两类植物,或是在某些地方没有“茨菇”,而又觉得“荸荠”形似“茨菇”且也是水生植物而讹误得名。
这种植物还有许多别称,本文由于篇幅原因不一一赘述,大家可以留言自己家乡的说法。荸荠方言异名多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几省,北方地区比较少,这和荸荠的种植区域有关,荸荠是水生植物,多生长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
这种植物淀粉含量高,生熟食皆宜,有止渴、消食、解热的效能。苏州一带种植的荸荠品种为“苏荠”,外表红褐色,去皮后洁白通透,肉嫩鲜极,清脆可口,味甜多汁,可以当做水果生食。
当然,由于其淀粉含量高,熟食也别有一番风味,口感近似栗子,粉糯绵密,可以做焐荸荠、糖醋荸荠或是荸荠饭。过年过节,有的家里会做荸荠饭,长辈会嘱咐吃饭前先挑饭中荸荠,这叫“掘元宝”,而在吃年夜饭时,却必须吃剩,说法叫“吃剩有余”。有的地方祭灶时也会供上荸荠和茨菇,一般是三个茨菇四个荸荠,有“茨菇三荸荠四”的说法。
“荸荠”是夏秋之际的佳品,不知道你的家乡有什么别的叫法和民俗呢?
新号“吴人云”,欢迎关注、分享、点赞!谢谢支持~
责编:囡
参考:【论文】徐 媛《“荸荠”名称的历时演变和地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