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把经典童话《海的女儿》批判到体无完肤的妈妈上了热搜,宝妈们也马上加入网上讨论,这位妈妈吐槽安徒生是个直男癌,搞不清他为啥让一个海底的公主因为看过一眼的男人就可以付出生命。她告诉姑娘,没有任何人值得你付出生命。并且表示,任何童话故事完美大结局,都不适合女孩看。
《海的女儿》绝对是个大IP,好莱坞的熟脸儿,丹麦旅游局的标志性景点。甚至小美人鱼还荣登矮大紧老师美人排行榜第一名,赚取年轻的高晓松好多眼泪。怎么就被解读成了这样一个“少女不宜”的故事了呢?网友们纷纷激烈讨论。有人说就是好莱坞早就把经典童话都改了个遍,要与时俱进,有的说楼主你就是太过“女权”。
所以《海的女儿》三观还待在中世纪,那么,能不能给娃看?当然能看,和粑粑麻麻一起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担心孩子会被“毁三观”的故事带跑偏是多余的。坚持亲子阅读,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自己去理解和消化看到的故事。
这样轻松进行高效的亲子阅读,老故事也能读出新三观1、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在学前阶段,宝妈们和孩子一起读书,并不是学什么“干货”知识。目的是让孩子把读书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当做重要的生活习惯。另外就是让宝妈宝爸和宝宝进行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所以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我们要听娃的。娃主导,我们配合。我们每次和二宝说开始读书的时候,他就兴奋的啪嗒啪嗒跑到书架前,找出一本他今天想看的给我们,有时候每天都不一样,有时候一个月都一样,看心情。
2、尽情表演
对于小一点的宝宝,爹妈放下偶像包袱,给娃尽情表演,娃一定会印象深刻,兴趣大增。如果宝妈实在没办法,可以妈妈讲爸爸演,把读绘本变成全家的项目。模仿书中动物的形态,叫声。表演的次数多了,在关键的故事点,娃也就能参与进来了。不要小看这个进步,这是故事内化的标志。
3、关注状态,聊聊感受
如果孩子还小,我们带着他们读绘本,要时不时看看他的表情,是放空的?还是跟着情节有情绪表达。为了让小宝宝好理解,可以适当篡改故事,把那个主人公改成他。或者插播一些他生活的情节来引起注意力。就像讲到小猫钓鱼,我们就会问,你今天有没有吃鱼啊?把两个鱼联系起来。
3、换一种方式重复讲述故事
大一点的娃会复述自己听过的故事,如果有什么不对的,也不要忙着纠正。爸妈可以引导孩子用别的方式来重新表达一遍这个故事,比如手偶啊、表演啊或者画出来也是极好的。创作周边除了激发兴趣,还是一种“通感练习”。
5、讨论情节,鼓励独立思考
当孩子可以理解故事中,小美人鱼是因为爱上人类王子,才收头发卖嗓子最后变成泡泡的,就可以试着和她讨论一下,她到底值不值?要是你是美人鱼你咋想,你是王子你咋想。这里重要的是多角度多元化的讨论,不做评价。为了告诉娃,没啥权威是你不能质疑的。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4、创造力展开
在和娃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爹妈永远是一个指路人的角色。孩子特别喜欢的人物或者故事,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想象,改编,甚至重新创造。大宝就很不喜欢三只小猪和狼的结局,总觉得狼也饿的够惨,他亲自改编了结尾,狼答应不吃小猪,小猪就邀请他一起进门吃饭。老母亲为这个大圆满结局鼓掌。好的亲子阅读,应该从兴趣开始,从获得创造力和想象力收尾。
枕边育儿寄语:
其实这个吐槽妈妈的担心也是一件好事儿,毕竟这届父母已经开始思考孩子阅读中的三观问题了,更能独立的判断故事是不是符合现在的时代。不过好在她女儿不会只看《海的女儿》一个童话。毕竟有公主梦,也不是坏事儿。父母与其强行灌输核心观点,不如在亲子共读中,让价值观润物无声的传递下去。
高级育婴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一位西南大学儿童心理学专业的妈妈,专注育儿、孕期、新生儿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