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洪金宝因为廋了,在冲上热搜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粉丝的心疼。
恰巧扒姐这一段时间在做嘉禾电影的研究,借此机会,我就单独开一篇来聊聊洪金宝和成龙。
两位目前都是娱乐圈的大哥级人物,然而他们的成名之路也颇为坎坷。
因为不自信,洪金宝取了一个假名,成龙要去澳洲当厨师。
众所周知,成龙和洪金宝是于占元的徒弟,也是“七小福”的成员。
于占元创办“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广招门生的初心,是振兴中国的戏剧。但由于戏剧没落了,弟子们大都转行踏入了电影行业。元秋、元华如此,洪金宝、成龙也是如此。
这群弟子能够进影视圈,不得不提一个人——韩英杰。
韩英杰是于占元的女婿,虽然其貌不扬,导演、主演的影视作品不多,但却能力出众。
更重要的是,他构建了一架戏曲通向影视的桥梁!
彼时罗为、何梦华、岳枫、程刚等几大导演都喜欢用韩英杰,因为省事。
龙虎武师、灯光、道具、演员等等这些拍戏时需要的工人,他一个人就能集齐。
值得注意的是,这帮人的用人策略跟张彻、李翰祥、胡金铨那几位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喜欢用男帅女靓的演员,比如狄龙、姜大卫、米雪、恬妞等人;而韩英杰他们却喜欢用功夫出众的人,比如罗维,先用李小龙,后是成龙,最后是李连杰。
韩英杰尽管把师兄弟都带入行了,但是他这个人脾气特别不好。
片场稍有不满意,就会噼里啪啦骂一通。
但学武之人也是有脾气的呀,更何况那时候师兄弟们都年轻气盛。
成龙和洪金宝学戏结束之后,都被韩英杰叫到了電懋、邵氏两家影视公司打杂。洪金宝幸运一些,毕竟童星出道,家里还有背景;同时又是大师兄,挨骂的少一些;成龙就没那么幸运了,不赚钱,还挨骂,担任李小龙替身期间更是被打得浑身是伤,结果他就去了澳洲当厨师。
与成龙不自信能做演员相比,洪金宝也好不到哪里去。
早期韩英杰也是武术指导,但他实在太忙了,经常要几个片场来回跑,那么实际上洪金宝担任的副武指,行使的却是正武指的职责。
比如,《大醉侠》、《飞燕金刀》、《龙门金剑》等片的动作指导是洪金宝,但你用时间去推算,彼时的洪金宝连18岁都没有,如果以真名冠上的话,是不能服众的。
于是,不自信的洪金宝给自己取了一个假名——朱元龙!
但两个不自信的人,都马上遇见自己的贵人了。
洪金宝遇到的是邹文怀和何冠昌。
这两位可真是虚怀若谷的大人物,洪金宝加入嘉禾之后不久,就开始转型成为导演,比如拍了《三德和尚与舂米六》、《肥龙过江》等等。
那时候洪金宝也不过20出头,每次成片之后都会拿给两位老板看。结果两人看得少,根本不会提太多意见,更别说横行干涉了。
所以我们看到这时,荧幕上的朱元龙,已经大大方方地换成了洪金宝。
一个人一旦自信起来,真的很可怕。
洪金宝尝试功夫喜剧之后,紧接着又尝试恐怖片,比如80年代初的《人吓人》、《鬼打鬼》等,到了80年代中期,他又尝试灵幻僵尸片,比如《僵尸先生》、《僵尸叔叔》等等。
与此同时,他还兼任导演、演员、动作指导、兼职,成立宝禾电影公司等等。
那个以前使用假名“朱元龙”的小伙,已经逐步蜕变成了大哥。
成龙遇到的贵人是导演罗维。
这个导演有点类似于黄百鸣,喜欢跟风,也喜欢炒冷饭。
功夫电影刚刚兴起的时候,他签下了李小龙,两人合作了《精武门》、《唐山大兄》、《龙争虎斗》等作品。
但捧红李小龙之后,他就飘了,两人反目。无奈之下,他才决定捧成龙。
一开始,两人跟风拍了《新精武门》、《少林木人巷》等等作品,没起到很好的效果。
你看上图,那时的成龙双眼迷茫,哪有大哥风范?
成龙演艺生涯真正迎来转折的是《蛇形刁手》和《醉拳》这两部电影,因为这两部电影奠定了成龙大哥功夫喜剧巨星的地位。
等到《快餐车》、《A计划》等等这些爆款电影,一部一部地推出,娱乐圈有一位大哥出现了——成龙!
这时,你再看看成龙和洪金宝两人的状态:
所以,“出道即巅峰”只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天王巨星的成长之路,绝非一日之功,一部影视作品之力。
其实,香港电影也是如此啊!
早期邵氏一家独大的时候,导演、演员就只有那么一群人,后来嘉禾、新艺城、永盛等“群雄并起”,香港电影才真正迎来了黄金时代。
所以扒姐觉得:香港电影的辉煌,是从自信开始的;香港电影的没落,是从不自信开始的!
对于彼时香港电影人来说,他们大都早早出道,几十年如一日地打磨自己的功夫、演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伤、不怕死,甚至不怕亏钱,敢于启用新人,敢于创新。
到如今,如果香港电影中不出现成龙、洪金宝、刘德华、古天乐这些“老人老脸”,观众们还会买账吗?
我们后知后觉地来看:成龙、洪金宝貌似很幸运,但如果你结合着当时的时代背景,你会觉得他们幸运吗?
童年就开始辛苦学艺,甚至还没成年就开始独挑大梁,身上受的伤更是数不胜数。
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哥”的背后,也是无数的“小弟”们共同努力推出来的。
所以,香港电影想要重现辉煌,必须“自信”起来;华语电影想要走向国际,也必须“自信”起来!
最后多一句嘴:你喜欢点个赞就好,不要复制粘贴到其它平台,我也在全平台分发。
真的喜欢港台娱乐,给你推荐两本书《香港有个荷里活》和《乘风变化——香港电影研究》,里面素材多得写不完。
这篇就写到这,感谢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