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电影《音乐之声》里玛利亚和孩子们一边唱一边跳“DO-RE-MI”,然后是拾阶而上,来到玫瑰山丘的情景吗?
这里是是阿尔卑斯山脉的门庭,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为主;这里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暂生命中超过一半的岁月在这儿度过;这里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这里也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这里是——萨尔兹堡。
米拉贝尔宫
这个集聚了罗马雕塑、喷泉、花园、迷宫的巴洛克式花园,就是上文电影《音乐之声》中,女主角玛丽亚带着孩子们欢唱“Do-Re-Mi”的地方。
1965年,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在萨尔茨堡与其附近的山区拍摄,故事是根据一个萨尔茨堡修女的真实经历改编的,主人公的原名为玛丽亚·冯·特拉普,她被派到一个奥地利家庭照料7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玛丽亚和孩子们组成了一个家庭合唱团在奥地利巡回演出,她与特拉普男爵相爱并结婚,二战爆发后中她们一家经历千辛万苦,凭借着唱歌,逃离了德国纳粹占领下的奥地利。
米拉贝尔宫和花园始建于1606年,是当时的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自己的情人莎乐美建造一座宫殿。莎乐美·阿尔特是受人尊敬的商人兼议员威廉·阿尔特的女儿,是大主教最钟情的情人,她为大主教生了15个孩子,其中10个活了下来。
沃尔夫·迪特里希1612年被强迫免职,而后被关在要塞中。米拉贝尔宫最初名为“阿尔特瑙”,在他死后他的继任者,为了掩盖这一段不光彩,将“阿尔特瑙”改名为"米拉贝尔宫"...而米拉贝尔花园里还有很多按照希腊神话而建造的人物形象,各种雕塑非常精美。
1818年4月30日的一场大火严重损坏了米拉贝尔宫,唯一留下来的是通向花园的大理石楼梯和大理石大厅,也是这座晚期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最大的特点,楼梯的回旋扶手上有22个快乐的小天使滑上滑下,淘气地赤裸着小身子。楼梯通向一间大理石的房间,如今大厅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美丽最浪漫的婚礼大厅之一。
楼梯
大厅
经过修复之后,如今这里成为了萨尔茨堡市政厅。
莫扎特故居
《音乐之声》让我们了解的是音乐古城萨尔兹堡,而莫扎特才是真正的让我们了解音乐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音乐之都的确随处可寻莫扎特雕像、莫扎特巧克力、莫扎特小黄鸭,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此追随莫扎特的足迹。
公元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在萨尔兹堡粮食大街9号,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它坐落在萨尔茨堡市。这是一座黄色的6层楼建筑,莫扎特一家住在四层楼上,里面陈列着莫扎特幼年时使用过的小提琴、羽管键琴和现代钢琴,以及莫扎特的亲笔信件。那里还挂着一幅1798 年约瑟夫朗支未完成的著名的莫扎特画像。
在二、三层楼里陈列着莫扎特的乐谱手稿和“莫扎特在剧院”展览。博物馆里还有一个厅专门为游人播放莫扎特自己演奏的乐曲。
莫扎特是一位音乐神童,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7 岁便以处女作《奏鸣曲》一鸣惊人,11岁写了第1部歌剧,14 岁时他就被任命为宫廷乐师,然而生命也仅有短短的35年...
8岁的莫扎特
记得莫扎特6岁时进宫给王室表演钢琴时,女王玛丽·特雷西娅看他弹得好又很可爱,就把他抱到大腿上,问他要什么奖励,他挣扎地从女王的怀里跳下来,扑过去强吻了女王的7岁的小女儿玛丽·安托内特公主(也就是后来法国的断头王后),于是把女王逗乐了,从此受到王室的宠幸。
其实他只是把所有的时间都提前了一些而已...后来由于不愿意在王公贵胄的殿堂里当奴仆式的乐师,莫扎特向宫廷提出辞呈后,就被主教一脚踢出故乡,迁居维也纳并完成了他成熟的器乐作品和歌剧作品。1791年12月5日,35岁的莫扎特就在贫病交迫中逝世,死后连一块像样的墓地也买不起,但他留下了大量不朽的音乐名作。
而且喔,萨尔茨堡最出名的特产是莫扎特巧克力球,1890年发明由萨尔茨堡的宫廷糕点师,就以城市之子莫扎特的名字命名。莫扎特巧克力球以开心果、杏仁糖、牛轧糖等和黑巧克力制成球状巧克力,锡箔包装纸上印有莫扎特的肖像。
从1920年以来,萨尔茨堡每年夏天举行音乐节,与之相映成趣还有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在1967年创办的复活节音乐节。每年1月27日左右的一周是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周,纪以纪念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萨尔茨堡的伟大音乐家莫扎特。
夏天的萨尔茨堡简直就是沉浸在音乐的海洋当中,圣诞节前后的时候,萨尔茨堡也是热闹异常,老城区还会举行浪漫的音乐会和传统的民族活动...这座城市已经完全被音乐俘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