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在心理咨询中,我发现绝大多数被焦虑症、强迫症与抑郁症困扰的来访者,在童年时期与青春期,都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乖孩子」,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现在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现在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01
在心理咨询中,我发现绝大多数被焦虑症、强迫症与抑郁症困扰的来访者,在童年时期与青春期,都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乖孩子」。
对家长老师的要求,总是循规蹈矩地执行,不敢僭越任何边界;
长辈稍有不悦,便会主动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地服从指示;
在规则的束缚下,总是被竭力压抑、掩盖内心真实的渴望与诉求,明明是正常人都会流露的自然情感,也会变得难以启齿;
对「不乖」、「不懂事」的行为总是唯恐避之不及,稍有不慎突破了界限,便会激发强烈的自责、愧疚情绪
.......
似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乖」是衡量Ta好坏的重要标准。
遵循长辈、权威的意志,乖巧服帖,就会得到嘉奖;叛逆,调皮,无拘无束则会被批评、惩罚。
“孩子在学校听话吗?”是家长向老师询问孩子表现时,最为关心的话题;“你家孩子真听话!”也经常成为家长们对彼此家孩子的褒奖与称赞。
然而,许多心理学研究的发现都印证了我在咨询中对来访者的观察:
越是「乖」的孩子,在青春期与成年之后就更容受到心理障碍的困扰;
而越是顽皮捣蛋,甚至管教起来有些令人头疼的孩子,最终心智的成熟度越高,在面对人生的挑战与挫折时,情绪越积极乐观,应对得也更加沉稳自如。
02
难道「乖」的孩子,长大一定会有心理问题吗?
事实上,童年时期的「乖」与心理障碍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因为「乖」只不过是外在的行为模式,其背后隐含着各种可能的心理动机。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乖」等同于「服从」、「听话」,这种乖巧背后的心理动机,是对于被惩罚的畏惧。
这样的孩子,一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冲突、暴力与各类负面情绪的家庭之中。
养育者对其的要求较为苛刻,孩子的生活会受到各方面的束缚,稍不留意违反了规则,就会招致父母的批评、指责甚至殴打。
因此,在面对长辈与权威时,为了讨好他们,让自己免于惩罚,不得不压制内心的需求与感受,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这种生活环境所塑造出的「乖」,是在恐惧焦虑情绪的迫使下,为确保自己生存与安全感的无奈之举。
而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乖」,则意味着善解人意,乐于合作,温柔宽容。
当一个孩子在早期的生命经验中与父母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基本的需求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满足,能够时常体验到温暖与爱时,那么Ta的外在表现同样也是「乖」。
因为内心并不会时常受到不安与匮乏感的困扰,所以就不会有对规则的反叛心理,也没有想去突破禁忌的强烈渴望;
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了个人修养,划定了清晰准确的人际边界,善于合作,理解他人,遵守规矩的背后,是对他人充分的共情与对规则的尊重,而不是恐惧焦虑。
这种情形下的「乖」是主动选择的,是内心安全、坚实与厚重的体现。
虽然乖巧,善解人意,但依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如实且顺畅地表达内心的想法、意愿,且也会时而展现出孩童本身调皮、古灵精怪的一面。
因此,「乖不乖」、「懂不懂事」与心理障碍之间不一定相关。
真正容易导致焦虑、抑郁、强迫等其他神经症的,是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期是否接受到了来自于家长、外界的充足却又不过分宠溺的爱,是否能基于恰当的同理心与理解能力,感同身受地体验他人的情绪与感受,以及在面对困难挑战时,在获得养育者合理支持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面对真实自我、化解内心冲突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相较于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敢于袒露内心真实的情感、敢于真诚地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家长更加注重的是孩子能否理解、顺从命令与指示,按照他们对孩子人生的设计成长。
因为拥有后面这种特质的孩子,对父母来说「省心」许多,满足了他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掌控感、成就感与满足感,甚至可以成为他们对外炫耀的资本。
往往这类父母自身的人格也是有缺失的——表面上的强势掌控,实则体现了内心的虚弱与自卑。
因为在他们自己成长的历程中,大概率也经历了类似的父母教育模式,也曾被塑造成了乖孩子。
最终自己为人父母后,为补偿心灵上安全感的缺损,不可避免地会对孩子展开新一轮的控制与打压,延续着「家族命运的轮回」。
03
所以,只有被迫的「乖」,才会诱发心理障碍。
具体的原因,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个人的心智是否成熟,很大程度上就是看Ta是否能舍弃对安全感的一味索取,耐守住暂时的不安与危机感。
童年时期的我们,如果时常在恐惧焦虑情绪的环绕下做一名「乖孩子」,那么对安全感的需求就会异乎寻常得高。
潜意识中「排除不安、追寻安全」的习性反应不断被强化,对于失控感的厌恶与对于掌控感的渴求就会与日俱增,致使我们在面对人生的挫折与挑战时,应激反应过于强烈。
通俗地来讲,在这种模式下成长,很有可能导致玻璃心,情绪化和让抗压能力过于薄弱。
而且,一个人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会更倾向于将安全感的索取凌驾于其他目标之上,因此,在面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时,更容易寻求心理捷径,罔顾客观事实。
换言之,Ta的关注重点会从「困难是否得到了应对」转移至「内心的感受是否舒适」,所以会时常选择用强迫性思考与行为的方式逃避现实,也就丧失了磨炼性格,个人成长的机会。
并且,在长期对真实自我的压抑下,不安全的情感基调会贯穿于Ta搭建的每一段人际关系之中,导致其过分注重外人对自己的看法,怯于表述自己的观点,袒露自己原本的面目。
在这样的信念下,一个人很难如实吐露心中的情感,难以顺利地与他人产生深度的链接——渴望赢得别人的爱与尊重,但总是不会采用正确的方式,在关系中弄巧成拙,进而屡屡受挫。
久而久之,与他人最为日常的来往与交流,都会让Ta深感吃力、无助,回避社交,讨好的行为也就司空见惯了。
其次,「乖」孩子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由恐惧而非热忱作为驱动力的,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快乐性的体验很少,很难觉察到内心真实的兴趣,聆听到内心真实的渴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许多「乖孩子」在步入大学校园与社会之后,往往会体验到烈的迷茫与困惑。
昔日的束缚与规则烟消云散,不再有家长与老师需要讨好,自己感受到的不是自由,反而是不知为何努力的无意义感。
这是因为在过往,当Ta为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一项任务做出努力时,总是在被驱赶的,而非主动追逐的状态下进行的。
Ta的身后仿佛有一只凶猛的野兽在对其进行追捕,即便最终「虎口脱险」,内心充满的并非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简言之,一方面,Ta并不真心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失败对Ta来说又是无法容忍的。
拥有一项值得付出恒久的努力,且又能唤起愉悦、兴趣的事业、爱好,无论对于心理的健康,还是对于充实且幸福的人生来说,都是必备的。
唯有我们单纯地沉浸于做这件事情本身,而不仅仅是利用它作为达成其他目标——财富、地位、命运等等——的手段时,我们才会忘却世俗生活的烦忧,疗愈内心的创伤,并找寻到生命的意义与真谛——认真、纯粹地活着。
而这一切的基础,需要我们在早期的生命经历中,在对世界童真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发掘出内心最澄澈的兴趣,并在一次次的练习与实践中塑造出能够带来长久满足感的神经回路。
再者,相较于童年时期与青春期较为顽皮与叛逆的孩子,「乖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缺乏了一段通过不断经历突破、经受挫折来辩证看待自己与规则的关系并自我反省的试错经历,从而导致成年之后,自我效能感与独立思考、自主应对问题的能力大大被削弱。
在童年与青春期,「听话」、「懂事」的特质会给一个孩子带来很多的收益、优势。
例如,更容易获得家长、老师的褒奖,更容易规避惩罚与责备,只要一切遵循设定好的规则,那么就无需鼓起勇气应对一些失控的局面,无需为了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标进行探索与思考。
就像父母为了婴儿能够更便捷地摄取更多营养,便总将碗勺送到Ta的嘴边,忽略了婴儿需要练习依据个人喜好自主择取食物、进食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老师提前将知识点分门别类进行归纳,省去了学生主动调动知识、独立思考的过程。
「乖孩子」习惯了这样的生存法则——有个人告诉我该怎么做,我照做就行了,但当Ta踏入群体与社会之中,面对一系列全新的关系、规则与挑战时,固有的「照葫芦画瓢」的生存法就不再屡试不爽,势必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手足无措。
一个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有掌控感,能够在各种问题的边界上都把控好合适的「度」的人,内心一定是经历过迷茫、困惑与冲突的磨练的。
而「乖孩子」长久以来一直在享受着「遵守规则」所带来的轻而易举、毫不费力,那么本该在成长过程中磨练出的独立自主应对危机、解决困难的能力,就会被日益弱化。
长久以往,自我的效能感,自信心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也就成为了「乖孩子」身上的稀缺品。
04
那么,如果你也曾经是一名「乖孩子」,该如何打破固有经验的束缚,整合自己的人格,修补心灵的创伤呢?
接纳内心深处的那个还没长大的「乖孩子」,与Ta和解,引导Ta成长、突破、制造新的经验、体验新的情感。
过往「乖孩子」的行为模式与情感体验,都被深深埋藏在了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成为了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内在小孩」。
表面上来看,我们的年龄在不断增长,整体的外在表现也日益成熟稳重,但是这一部分「子人格」仍然处于幼稚、情绪化的阶段,总是会在人生重要的抉择关口隐隐地向我们发送着非黑即白的情感信号:
要么退缩、妥协、不顾一切地寻求安全感,要么拒绝、回避、发泄自己的愤怒愤怒情绪。
若一味地将自己内在的「乖孩子」压抑、排斥在外,那么心智则更不可能成长、趋于完善;因为无论我们是如何厌恶自己的懦弱、矫情与喜怒无常,Ta都是自己固有的一部分。
善待Ta,因为Ta还没有被无条件的爱与温暖包围过,还没有体验过来自他人充分的支持与关注。
因为Ta就是我们自己,对Ta的苛责就是对自我的不接纳,与自我的战争最终会导致内心的割裂感、冲突感愈加强烈。
试着觉察到Ta的存在,倾听Ta的诉求与渴望,温柔地承认并允许Ta表达自己的意见。
但同时,也要告诉Ta,我已经长大,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将压抑的情绪一并发泄,将遭受过的伤害逐一回击,也不可能痛快地告诉那时的父母我们是多么渴求关爱。
追溯过往毫无意义,我们需要用现实的、客观的方法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匮乏,而不是沉溺于主观的世界穷思竭虑、自怨自艾。
换句话说,当内在的小孩哭闹不止、胆怯退缩,自己内心涌现出大量复杂、冲突的情绪时,不要着急劝慰、关怀,也不要即刻释放、发泄,试着原封不动地承认。
一方面承认现实——过往已经木已成舟,未来则无法预料;
另一方面承认自己的情感——我的确很恐惧焦虑,很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这没有任何值得羞愧的。
然后朝着内心的诉求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出行动——想要成为他人眼中的焦点,那就应着眼于提升自己的实力、魅力,并担待可能出现的压力;渴望在生活、事业上取得成就,那就要勤勤恳恳地付诸努力;追求愉悦、充满意义的人生,那就要承受与之相对应的乏味与艰辛。
乖孩子,你长大了,外面的世界没那么可怕,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