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徐达,朱元璋称赞他“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事实上,作为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虽然出身农家,但徐达的文武双全却也是当之无愧的。
在武勋上,他辅佐朱元璋勘定四方,先后诛灭陈友谅、张士诚,又北伐攻破元大都。而在文勋上,他更是能深谙朱元璋之心,有纵放元顺帝之举。
可以说正是凭借文武双全,才智高超,让他不仅成为了朱元璋的儿女亲家,这也更是他能在“狡兔死、走狗烹”的明朝初年政治乱流中安稳落地的充要条件。
在其去世之时,朱元璋可谓是悲痛莫名,赏赐甚多。
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明史·徐达传》
而在徐达死后,其长子徐辉祖袭爵魏国公。但不得不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而他的几个儿孙的命运也因为各自不同的选择而大相径庭。
徐达一生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长女嫁燕王朱棣,次女嫁代王朱桂,幼女嫁安王朱楹;四个儿子中长子徐辉祖袭爵魏国公之外,二子徐膺绪袭指挥使,三子徐添福早夭,四子徐增寿则为左都督。
如果按照正常的世代延传,徐氏一门自然也能享尽荣华。可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龙驭宾天,建文帝朱允炆的荣登大宝却让徐氏一门出现了明显的“分裂”——袭爵魏国公的长子徐辉祖支持建文帝,而身为左都督的四子徐增寿却选择了支持燕王朱棣,也是他的亲姐夫朱棣。
二人的不同选择,既透着中国传统世家大族的投资之道——多方下注(一如三国时期的,诸葛氏一族),又有着兄弟之间出于政治理念上的分歧的个人押解。而这样的分歧,也让兄弟二人命运迥然,甚至子孙亦是受其影响。
对于袭爵魏国公的长子徐辉祖,他选择了支持建文帝。
关于其生母在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而在其袭爵之后,作为承荫父亲功绩的国公,他也迅速地融入到了角色之中。
1398年,洪武帝去世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初立。
而在上任伊始,徐辉祖被加封太子太傅,而在政治上朱允炆也已经着手削藩,目标也迅速的指向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等藩王。
需要指出的是周王朱橚和燕王朱棣乃是一母同胞,废黜周王的行为显然已经让朱棣有所防备,而作为据守北平多年的藩王朱棣实力强劲,显然是建文帝最为棘手的敌人。但朱棣的“反意”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在建文元年,适逢朱元璋忌日,朱棣三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入京。身为魏国公的徐辉祖暗中奏报“三个外甥中,朱高煦勇猛彪悍无赖,必成大患”,言下之意已是不言而明。奈何有黄子澄迂腐,又有徐增寿、王宁包庇,三子轻易逃脱,这也让朱棣再无后顾之忧,靖难已是必然。
1399年,朱棣打起“靖难”名义起兵。而在与朱棣的大军交战中,徐辉祖在白沟河之战成功掩护李景隆撤退;又于齐眉山再胜,奈何建文帝终是年轻,不知一鼓作气的用处,听信谗言将其召回。
此后,建文帝用兵无谋重用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奈何李景隆实则是酒囊饭袋,并无实学。而形势斗转直下,短短三年朱棣便兵指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也不知所踪。
对于舅子朱棣的获胜,明史中如是记载:魏国公徐辉祖留在祠堂之中,“惟书其父开国勋及券中免死语”。无疑这自然是表达不满,朱棣也不客气削爵革职幽禁套餐送上,短短5年四十余岁的徐辉祖便身死。
而在徐辉祖死后,朱棣自然不会意气用事,褫夺徐辉祖的爵位也被“中山王不可无后”的理由顺理成章地授予了徐辉祖长子徐钦,不过徐钦后又被其褫夺爵位,直至明仁宗时才恢复爵位。魏国公一脉也自此延传二百余年,直至明亡归降清朝。
与大哥徐辉祖相比,身为四弟的徐增寿则狡黠得多。他看似忠于建文帝,实则却是为燕王朱棣内应。
在建文帝初登宝座削藩之际,他便有“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的迷惑之语,更有在朱棣三子来京时的欺瞒包庇纵放之行;在燕王朱棣靖难起义后,他更是数度泄密将京师虚实尽皆奏陈于朱棣,朱棣攻破南京时他更是妥妥地开门党。
在眼见朱棣渡江之后,建文帝才意识到其内应身份,遂将其亲自斩杀,但显然已经于事无补。对于小舅子的大功,朱棣自然感激莫名。于是将其追封为定国公,由于其以身死其子徐景昌也成为了袭爵定国公。
就这样,虽然老朱家变换了大王旗,可徐氏一门却有了“一门两国公”的盛景。而这定国公一脉共延传9代,也是历经200余年,直至1644年第九代定国公徐允祯为李自成大顺军所杀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