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的守望者(拉花之乡的守望者)
乡村里的守望者(拉花之乡的守望者)
2024-06-09 05:53:50  作者:请幸福  网址:https://m.xinb2b.cn/sport/rds398669.html

初次见到武风文,是在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传统文化游园会上,他带了一支十余人的表演队,从70多公里外的井陉驱车来到藁城校区表演拉花。

演出结束,有人来找他聊天,夸赞节目有味道,是传统拉花的感觉。武风文听了很开心,笑着点头说,我们的拉花就是原汁原味。

那天晚上回来后,记者忽然收到武风文发来的信息,说是白天看到活动现场的展板上写着井陉拉花起源于明清,“这个不对”,他特地强调说,应该是元末明初。

乡村里的守望者(拉花之乡的守望者)(1)

井陉县东南正村是拉花之乡。燕都融媒体记者 唐晶摄

山花烂漫

武风文来自井陉县东南正村。

出井陉县城,沿平涉公路向矿区方向走上大约5公里,就是东南正。武风文家的院门正对着公路,旁边不远是村子的一个出入口,立着一座现代风格的牌楼,上写四个大字——“拉花之乡”。

井陉拉花与昌黎地秧歌、沧州落子并称河北三大民间舞种,流行于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这里许多村子都有拉花,表演形式各不相同,诸多流派中,东南正拉花是相当重要的一支,曾被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大师贾作光誉为“拉花之冠”。

“其他地方的拉花都有另外一个名字。像庄旺的拉花叫《卖货郎》,手里举的是货郎担;井陉城关一带的拉花叫《渔家乐》,演员身上背着两条鱼……”武风文说,东南正拉花没有“第二个名字”,就叫“拉花”。

拉花属于北方秧歌的范畴,但东南正拉花的服饰与其他地区的秧歌存在很大差异。男角一律戴“瓜壳”,即多色瓜皮帽,女角穿偏襟长衫,扮相沿袭了清代平民服饰的特征。

东南正村保留着一支祖传的拉花道具——霸王鞭,鞭上装饰的铜钱,字迹大半磨损,依约可辨“乾隆通宝”字样,推测至少也有300多年历史。根据这些迹象推断,至晚在清代中叶,拉花便已在当地流行。

然而关于拉花的起源,未有文字记载,只有种种传闻与推测。当地编写出版的《拉花之乡——东南正村文史录》一书中提到,20世纪50年代初,有国家舞蹈界人士观看东南正拉花演出后,认为其服饰特征和舞姿与元代蒙古族服饰、舞蹈相似,后来又发现东南正拉花乐曲中的《磨圪拉》很可能就是元代曲牌《磨合罗》,因此推断拉花形成于元末明初。不过事实是否如此,依旧难以定论。

武风文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拉花形成于逃荒过程中。井陉地处晋冀之间的咽喉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加之山区旱涝灾害较多,遇上战乱灾荒,生计艰难,百姓只好拖儿带女外出逃荒,沿途卖艺乞讨,最终形成了拉花的雏形,原本称为“拉荒”,因为谐音最后演变成了“拉花”。

传统的东南正拉花由6名舞者演出,分饰三男三女6个角色。第一人扮演老翁,左手擎伞,右手执扇,称为“滚伞”;第二个称为“丑婆”,身上斜背包裹,故而也叫“背包”;第三个扮演男青年,双手各握两块竹板,称为“四块瓦”或“太平板”;第四个扮演女青年,手持霸王鞭,就叫“霸王鞭”;最后两人扮演一对男女儿童,肩挑花瓶,手执彩扇,也叫“挑瓶”。

武风文说,这6个角色恰好是老、中、青三代,伞和包袱是行路的装备,太平板和霸王鞭既是卖艺乞讨的道具,也是防身的武器,花瓶则代表了平安幸福的祈愿。拉花的许多舞蹈动作都是在模拟行走山路的步态,还有一些诸如掉包袱、捞包袱之类的动作设计,艺术化地再现了一家老小相互搀扶跋山涉水的场景。

拉花是东南正世代相传的“特产”,流传至今,“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会拉花,是名副其实的“拉花之乡”。

几年前,武风文担任东南正村党支部书记时,专门请人在“拉花之乡”牌楼前面的一面白墙上绘制了一组拉花的人物剪影。简短的文字介绍,定格在了1957年井陉拉花进京演出的那段经历上,那是东南正在井陉拉花的历史上留下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乡村里的守望者(拉花之乡的守望者)(2)

东南正拉花表演队进校园演出。燕都融媒体记者 唐晶摄

高光时刻

1957年3月,井陉拉花作为河北省民间舞蹈的代表,进京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荣获优秀节目二等奖,还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

当年进京演出的6名拉花舞者和两名伴奏演员都来自东南正,其中就有武风文的父亲武增录。

那一年武增录刚刚18岁。以往东南正的拉花都是以父子相承的方式传承,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之下,女角也是由男性扮演。武增录14岁加入村里的“拉花会”,他扮演的“丑婆”深受村民喜爱。“丑婆”这个角色不仅需要男扮女装,而且动作难度大,武增录不仅可以完美驾驭,还精通其他所有角色的动作和编排、化妆等技巧。

东南正村村委会陈列室的墙上贴着一张超长的黑白照片,那是1957年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期间,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首长与全国各地的演职人员的合影。武风文说,有一次他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有这么一张照片,特地开了证明,到北京翻拍了回来。

墙上还有不少拉花的老照片。“你看这个人是谁?”武风文指着一张照片上一个年轻后生问记者,眉眼之间掩不住得意,“那是我15岁的时候。”

武风文生于1962年,家中兄弟姐妹六人,受父亲影响,都对拉花情有独钟。武增录进京演出归来后,回村里当了一名赤脚医生。1977年,井陉县文化馆举办拉花培训班,聘请他担任教师,儿子武风文也成了培训班的学员。事实上在此之前,武风文在家中早已开始跟着父亲偷偷练习拉花了。15岁的他很快崭露头角,参加了县文化馆编排的拉花节目《喜迎渠水过家乡》的演出。

武风文对拉花的喜爱不逊于父亲,而他的命运也与父亲类似,一番阴差阳错,没能走上职业道路。后来他干过个体,还当过十几年司机,但人生中最得意的成就都是因为拉花获得的。

武风文记忆中井陉拉花的高光时刻是在1991年9月。井陉县组织起以东南正演员和乐队为主体的拉花表演团,参加了首届中国沈阳·秧歌艺术节暨全国优秀秧歌大赛,包揽了七项大奖。那一次演出阵容空前,仅舞者就多达36人,武风文也是其中的一员。

大赛获奖之后,当年12月,拉花表演团还应邀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1992年春节晚会的节目录制。晚会在大年初一晚8时播出,井陉拉花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自己的魅力。

武风文还记得录节目的那天晚上,舞台上灯火通明。灯光一照,明明是寒冬时节,心里却是火热,有些紧张,更多的是兴奋。那一次包括他在内共有12名舞者参与演出,节目时间只有6分钟,一场录完,他们背后的衣服全被汗水湿透了。

“都扭疯了。”武风文如此形容那天晚上大家的状态。

乡村里的守望者(拉花之乡的守望者)(3)

武风文讲述东南正拉花1957年进京演出往事。燕都融媒体记者 唐晶摄

拉花的味道

“扭拉花”,东南正人提起拉花,用的动词不是“跳”,不是“舞”,而是“扭”。

“扭”是拉花的精髓。井陉拉花动作快起慢落,拧肩、翻腕、屈膝、撇脚,伴随着身体各个关节的扭动,造就了柔中有刚、舒展大方的风格。这些动作源自山区生活的经验,比如男角的“高抬腿”“蹲裆”,体现的是躲迈山石的动态;女角的“撇脚”,是走山路时滑脚的表现;男女互动的“下扇”动作,明显是人们在崎岖山路上相互搀扶行走的姿势。这些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动作,构成了井陉拉花独有的韵味。

井陉拉花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服装造型和动作编排都在随着时代发展而演变。但武风文认为,这些改编和创新都应该是建立在保留拉花本身特色基础上的,现在有些人将拉花的动作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完全变成了“广场舞”。一旦“扭”变成了“跳”,拉花也很难再称之为拉花了。

井陉拉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武新全与他有着相同的看法。武新全也曾是东南正1957年进京演出的拉花演员之一,如今已经81岁高龄的他,还时常奔波于河北的各大院校间教授拉花课程。他在授课时不仅会向学生们讲解拉花的肢体动作,更会讲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在其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心理。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些,才能把井陉拉花原汁原味地传下去。

拉花的独特韵味,还来自于其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音乐风格。在武新全看来,井陉拉花能有如此大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一半要归功于拉花音乐。

东南正人素有喜欢演奏民族乐器的传统,村里的民乐队不只为拉花伴奏,也是个独立的演奏团体。井陉拉花的诸多流派中,传统音乐保存最完整的就是东南正。现存的11首拉花乐曲中,有的是与河北吹歌、丝弦戏曲通用的曲牌,有的来自民歌小调,但都带有鲜明的本地特征,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浑然一体。

当年井陉拉花进京演出,为了减少演出人员,原本决定和其他节目一起由省里的乐队统一伴奏,结果一试之后才发现拉花的乡土风格失去了大半,于是只好将东南正吹大管和吹笙的伴奏演员紧急调了回来,才保证了节目的完整。

“年年跑口外,月月不回来……”武风文用井陉方言演唱的《相思谱》,是拉花音乐中少有的几首有唱词的曲牌之一。过去井陉山区的民众经常到毗邻的山西省务工劳作,与家人通讯不便,《相思谱》中所唱的内容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拉花音乐曲调舒缓悠长,儿女情长中蕴藏着一丝苍凉的意韵。

河北的民间歌舞往往都有这样一层苍凉底色,那是艰难生计磨砺出的深沉乡愁。这也是武风文希望守护的东西。

乡村里的守望者(拉花之乡的守望者)(4)

武风文和侄女练习拉花(本人供图)

守望乡愁

59岁的武风文,像父亲生前一样,在村子里默默传承着拉花艺术。

时代的演进悄然改变着拉花生长的土壤,所幸东南正人对拉花的热情不减。夏天的夜晚,村子的广场上总会有人扭拉花,武风文偶尔也会去指点一下,有人来向他学拉花,他就倾囊相授。

曾经拉花技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限制了东南正的拉花传承,这些规矩在武风文这一代就已经打破了。如今村里扭拉花的反而以女人居多,以前演出都是男扮女装,现在反而需要女扮男装。

收到演出邀约,武风文就会在村里组织一支队伍外出表演。类似的邀约以公益活动居多,也有部分商业演出。即使是商演的报酬,摊到每个人身上也很是微薄,比起经济收益,村民们更多是出于兴趣参与。

武风文的“野心”则要更大一些,虽然有时不得不根据现实情况对节目进行调整,他还是更愿意让人们看到更多东南正拉花本来的样子。

1976年,武增录曾根据回忆,找村里的裁缝制作了一组与当年进京演出时类似的服装。那种古老的服饰在后来的演出中已逐渐被淘汰,即便如此,武风文也不愿选用市面上千篇一律的舞蹈服装。他费尽周折找到了石家庄市区一家制作戏曲服装的店铺,专门定制了演出服,服装保留了瓜皮帽等传统拉花服饰的特征。伴奏音乐也是沿用传统音乐,演出中没有条件组织乐队现场演奏的话,就放他收藏的过去的伴奏音乐,力图呈现更原汁原味的拉花表演。

除此之外,他还一直在搜集保存拉花的照片、视频等资料。在《拉花之乡》编著过程中,书中众多资料都是他从各地搜集来的。

武风文的拉花情结也影响了下一代。他的女儿武俊燕从初中时开始专业学习舞蹈,现在是石家庄市区一所双语学校的音乐教师。

几个月前,武俊燕为参加一场比赛,自己编排了一支拉花风格的舞蹈《花舞情》,用舞蹈的形式记录了她在成长中与拉花的不解之缘。

武俊燕小时候,家里总是人来人往,都是从不同地方赶来向爷爷请教拉花的舞蹈工作者和爱好者。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她在蹒跚学步时就已经拿起扇子扭起了拉花。无论是考试、比赛还是平时的演出,拉花一直是她的首选节目。

这一次的节目,武俊燕精心打磨了许久,可惜因为突然生病住院,没能参加比赛。“挺遗憾的。”她对这个节目抱有很大的期待。武俊燕说,自己是井陉的闺女,又出生在这样一个拉花世家,她也想向外面的世界展示自己家乡的这种传统舞蹈。

武俊燕如今已在市区定居,平时不常回井陉。在她对故乡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小时候每到正月十七东南正“过会”的日子,村里的男女老幼分成各种不同的队伍,争相上场表演拉花。那样的盛况,是她心中对年味的定义。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武俊燕和父亲、姑姑还有其他几位家人,凑齐了六人的演出组合,换上当年爷爷穿过的那种服饰,化上戏妆,按最原生态的方式演了一场拉花,还录制了视频。这个拉花世家,用这种方式为东南正拉花保留了一份鲜活的记忆。(燕都融媒体记者 唐晶)

来源:燕赵都市报

  • 伤感过后做最好的自己经典语录(最好的安排悲情励志)
  • 2024-06-09最好的安排悲情励志著名导演李小平执导、徐兵编剧,颖儿、付辛博、王耀庆等众多实力演员联袂主演的大型都市青春励志剧《最好的安排》,除了男女主角高颜值吸睛之外,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更将让观众们欲罢不能,特别是颖儿与付辛博的坎坷。
  • 老城区和新城区哪个发展会更好(非凡十年中原区)
  • 2024-06-09非凡十年中原区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郑州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本报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出彩中原看郑州我为省会添光彩】“非凡十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
  • 一般情况下鼻窦炎的危害(鼻窦炎危害巨大)
  • 2024-06-09鼻窦炎危害巨大鼻窦炎这种疾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患上这种疾病之后有机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和发育,甚至会影响青少年的智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鼻窦炎的预防工作,今天我们就详细的了解一下鼻窦炎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以及在预防。
  • 账户管理费怎么退回(账户管理费是怎么来的)
  • 2024-06-09账户管理费是怎么来的近期,小Panda从泛付后台的数据库中看到,有小部分用户的账户管理费处于拖欠状态,且多数是个人用户如果您不清楚银行账户管理费用的来由,以及拖欠该费用的后果,小Panda今天给您聊聊合规那些事~为什么收。
  • 陈嘉桦ellashe合体(任家萱田馥甄送惊喜餐车)
  • 2024-06-09任家萱田馥甄送惊喜餐车6月18日深夜,Ella分享了SHE合体为自己庆生的画面,虽然当天在拍戏,但依然是充满了惊喜的一天原来Selina和Hebe在中午和Ella视讯送过祝福,Ella以为这就结束了,没想到姐妹俩还联合导演。
  • 山西有什么好吃的面食(来山西一定要吃的三种面食)
  • 2024-06-09来山西一定要吃的三种面食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以其取材广泛,做法多样,配料丰富而闻名全国乃至世界随着疫情的缓解,人们的旅游热情有高涨起来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三晋大地同样吸引了众。
  • 晒好的菜干怎么保存(晒好的菜干保存注意事项)
  • 2024-06-09晒好的菜干保存注意事项保持干燥,通风或者密封真空保存要晒出质量上好的干黄花菜,首先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这是保证黄花菜干品质量的关键鲜黄花菜应该选择在花蕾充分长成,但尚未开放之前就采收下来,等到成熟的时候再采收就会降低品质晒。
  • 印度必去的10个景点(印度最美12个小众景点)
  • 2024-06-09印度最美12个小众景点当计划去印度旅行时,一些城市和历史主要景点都是人们的首选:海滩城市果阿、繁忙的德里和孟买、“神自己的卡拉拉邦”、塔吉阿格拉城但印度的心灵和灵魂或许在于它的小城镇和村庄,拥有一种真实的乡村生活方式,拥有。
  • exe的病毒怎么解决(求助exe病毒解决办法)
  • 2024-06-09求助exe病毒解决办法U盘中了exe病毒,然后又带到了电脑上,电脑上多了一个EXE文件夹,删了会自动恢复,这个EXE文件夹,可以打开里面的内容是所有的桌面图标暂时没有发现其他影响中病毒后,立马就重装系统了但现在U盘没办法解。
  • 腊八蒜怎样腌制好吃又脆又香(正宗腊八蒜的做法)
  • 2024-06-09正宗腊八蒜的做法腊八节除了要吃腊八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腌制腊八蒜一般正宗的腊八蒜是绿色的,但是很多人对腌制正宗腊八蒜的做法不是很了解,所以常常腌制出来的腊八蒜不是绿色的,这样就不算是真正的腊八蒜那么,腊八蒜要。
  • 五芯窗帘电机接线图(电动窗帘电机的五芯线怎么接)
  • 2024-06-09电动窗帘电机的五芯线怎么接安装了不少品牌的智能家居,很多窗帘电机里面没有详细的说明书,现在大部分品牌的窗帘电机都是五根线,三根电源线的大家都知道接零火地,五根线看了就有些懵圈(如有三芯或者四芯电机需要控制方案的可以私信我,可以。
  • 杭州和上海哪个教育资源比较好(⑦杭州和上海的国际高中)
  • 2024-06-09⑦杭州和上海的国际高中昨天,橙柿互动APP、爱写作的狮子微信报道《今年国际高中报考人数创新高,要不要读?去哪里读?报考难度大不大?》,引起各方关注,家长在网上的留言很多——网友“郭羽丰”:国际学校的水很深啊,得多做功课,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