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的切入点。在2017年考试大纲中,语文最大的变化是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原来的选考改为必考。这一变化,在增加考生阅读量的同时,自然也调整了复习的进度,扩大了备考的范围。
以前备考,绝大多数语文组都侧重于传记阅读的训练。因为小说阅读不好拿分,2016年高考山西的考生小说阅读的均分是9.02,而传记阅读的均分是11.14;所以表面看试卷设置了选考模块,其实在考前甚至三年前,我们就选定了传记阅读。虽说2015年高考传记的阅读难度超过了小说,但从概率以及套路上看,并不影响我们的“初心”。
在应试的大环境里,这种功利化的备考策略,实属无奈之举。《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相信这优秀作品所包含的肯定不仅仅是实用类文本吧,如果阅读视野里只有这类文本,虽然也可以获取文化科学知识,但想要汲取智慧和灵感,那只能是缘木求鱼。毕竟,想要打开文学这扇门,还得是通过阅读文学类文本。美国短篇小说大师尤多拉·韦尔蒂在阅读伍尔芙的长篇小说《到灯塔去》时,兴奋得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更有甚者,马尔克斯躺在廉价的旅店,仅仅是读了卡夫卡《变形记》第一行,就惊得目瞪口呆,差点掉下床。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通过读小说成为文学大师,但这至少可以证明文学是关乎心灵,关乎情感的。
同时,新课标还明确指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也就是说学生每天需要阅读1500字,一周达一万字。对这样的要求,我们只能“呵呵”。学生们一来缺乏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二来课业负担繁重,即便是安排阅读课,也舍不得花时间在书香中浸润一下自己。我们当老师的只好穷尽所思,给他们提供一些短小的能补益写作的文章,希望他们可以暂时从题海里浮上来喘口气。
相比之下,美国高中生阅读量大得惊人,以洛杉矶威尔逊高中为例,学生书包里装着:《20世纪史》课本,外加必读两本书:基辛格的《外交史》和耶鲁大学历史教授伯根的《当代史》,光这两本书加起来就超过800页。文学课本,必须携带精读的300页以上的小说1本,另有泛读小说3本。还有生物、物理、微积分课本和外语课本,外语小说2本,以及心理学课本、哲学课本等等。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他们小学时的课本就已经平均900页,用精装硬皮封面,40磅道林纸印刷,平均一本的重量超过三公斤。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多年也没有阅读量上的积累,仅仅靠半个月甚至更短时间的训练,面对小说,恐怕也是“相逢好似初相识”,让读一读,自然没什么大碍,一旦让他们挖掘题旨、探究手法、分析形象,大家的鉴赏水平和分析能力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正像歌里唱的那样:“我怨天怨地怨自己不该把你放弃,如果能够重来一次我绝不放手。
”幸好,我们的学生们早练就“以不会应万变”的心态,在“没有最差只有更差”的大环境里,其实无论读什么文本,只要抓住两点就可以了。一是就阅卷过程而言,尽量以简洁的语言,分点写出目标词汇;二是就复习过程而言,多掌握套路。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比如2016年高考小说《锄》的第四题:“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这道题是用来压轴的,分别从人物塑造和主旨探究两个角度进行设置,难度比较大,但还是有套路可循。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属于语言描写。首先,从人物塑造的层面看,我们要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具体语境是:六安爷顶着太阳,眼睛不方便,还要去百亩园锄地,大伙劝阻他,他这样答复。言为心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六安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原文围绕这句话,出现的目标词是“平静”、“不紧不慢”“平静固执”,根据这几个词,我们可以分析出六安爷是个平和、固执的人。特定背景是:百亩园被煤炭公司看中,要在它上面建焦炭厂;原文里也一再强调“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锄地”是一种辛苦的劳作,我们结合特定背景,可以思考六安爷为什么在眼睛快失明的情况下还固执地要去,这种“过瘾”,反映出什么心理与情感?与其说是锄地,倒不如说是与自己挥洒了一身一生汗水的土地告别,充满了一种眷恋与悲情。虽然,我们写不出答案所给的“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这样的话,但基本内涵还是能够领悟的。
其次,从探究主旨的层面看,我们可以从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以前农民锄地是为了生存,为了丰收,而现在是为了“过瘾”,满足精神需求,这预示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终结。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小说借半瞎的六安爷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守望,体现了作者的一种人文关怀,同时也引发读者的感叹与无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分析都能明确地指向答案所给定的目标词汇,但起码我们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说服自己,然后满心欢喜地去做下一道题。
至于2017年高考语文到底怎么出,相信命题人一定会做最大的权衡,要么两篇阅读,降难度;要么一篇阅读,涨篇幅。总之,套路不变,提高还得靠训练。我倒是很期望,能不能换个花样,出一个让学生设问的题,看看他们的省思能力如何。凯文·凯利在《必然》这本书中说:“答案正变得越来越廉价。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一个好问题与能否得到正确答案无关。一个好问题出现时,你一听见就特想回答,但在问题提出之前不知道自己对此很关心,一个好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一个好问题不能被预测。一个好问题是机器将要学会的最后一样东西。一个好问题能生成许多其他的好问题。”
此文作者系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李国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