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吴君如接到奥斯卡主办方邀请,成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员,又一位华人面孔,可以和那些国际巨星“同排”。
一路走来,吴君如并非一帆风顺。
在TVB第12届训练班中,和刘嘉玲、曾华倩、邓萃雯、蓝洁瑛一起受训的吴君如,虽然姿色平平,但也被“塞”进无线新一代花旦的名单中。
不过她的星途显然并不乐观,在1983年毕业后无人关注,只能在一些TVB剧集中跑龙套,拿一些闲散的角色。
但经过40年的时间洗礼,第12届TVB花旦中,除了刘嘉玲以梁太的身份依然光鲜亮丽外,唯有吴君如依然是中规中矩的圈内人。
讲真,吴君如作为TVB女艺人,在当时花团锦簇的“无线”生存实在是太难了。
当时的女艺人走清纯路线最吃香,但以吴君如的颜值,显然并不适合。
最初她在刘德华、梁朝伟版《鹿鼎记》里饰演曾柔,其实也曾经试图走“颜值”路线,但是效果并不好。
其次是走女打星的路线,显然她也没有那么深厚的功底,只能这么不尴不尬的,和同样没有前路的周星驰蹲在街边看草根平民是生活。
还别说,当两个还摸不清表演套路的吴君如和周星驰在合作《望夫成龙》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喜剧能量,特别是吴君如再也不和清纯玉女“争宠”,开始走属于自己独特的扮丑谐星路线。
但这样的改变只是迫不得已,吴君如这样的女艺人依然被主流影视剧边缘化。
在演了无数的喜剧类型电影后,吴君如想尝试改变自己的戏路,渴望转型,当时她的压力很大,只能靠吃东西来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成了名副其实的肥婆。
这段时间是她最难熬的日子,一方面情场失意,另一方面星途暗淡,不知道何去何从。
这时候是《四面夏娃》救赎了她,这部电影是吴君如真正意义上的转型之作,因为实验类型的电影太过小众,没有人愿意赞助,吴君如就自己卖掉了房子,又借了一点钱完成了影片。
电影是由4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而且请了林海峰 、葛民辉 、甘国亮三位导演联合制作,还请了杜可风作摄影,画面质感杠杠的!
这部电影将吴君如的演技发挥到极致,特别是在单元片《白金龙》中,她饰演一个白金色短发的外围女,全程很少有对手戏,大部分都是内心独白。
必须要承认,当看到她这幅造型时我是懵逼的,谁也没想到吴君如能有这样的文艺范,这其中有很多的内心对白,虽然早期的港式口音略有一些矫情,但是画风有浓烈的张爱玲气息,特别的煽情。
也许是为了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在第2段《食风赞娇》时,吴君如一改形象,成了一个无比邋遢的大陆二奶,整天神神叨叨,做着各种家务。
这个单元的主题内容能理解,并不深奥,这个单元故事中对白很少,或者干脆是“假对白”完全不承担叙事效果。
片子中有包养的丈夫鞭打和发怒的场景,有一些搞笑,又有一些批判效果,必须要承认这样的拍摄手法,确确实实是有艺术探索的目的,把一对渣夫妻的黑色荒谬很诡异的表现出来。
《无色无相》也有很多想法,将角色对婚姻厌恶表现得很彻底,能用细节刻画主题,比如女主忽然发现他煮的泡面太软了;觉察到他在夫妻生活时的力道不同等等!
后面的夫妻问答大赛更是有脑洞,其实相对前面比较刻意的拍摄手法,这个单元更能扣住主题,如果单抽出来的话,没准能拿个最佳短片奖。
不过这种小众类型的电影,即便是隶属商业片,事实上观众的接受度也是有限的,这部电影市场认可度并不高,豆瓣评分7分,也差强人意。
但电影中的吴君如绝对是尽兴了,演够了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当年金马金奖奖双提名,是她演绎生涯的转折点,观众也不再拿她的演技说事儿。
随后凭借1999年的《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斩获了金像最佳女主角,成为名副其实的影后。
同时这部电影也是吴君如感情的转折点,在和杜德伟分手后,她因为要宣传《四面夏娃》和同样在推广《甜蜜蜜》的陈可辛在各个影展中频繁相遇,这两个事业刚刚起步的圈内人一来二去有了好感。
后续公开走到了一起,而作为女星的吴君如,并没有如常规操作一般,为自己冠上陈太太的名头,而是十几年与陈可辛维持恋爱状态。
即便是他们在2006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也没有领证,和她拍的前卫电影《四面夏娃》一般,成了港圈最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