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NA检测技术较为落后的古代,虽然说男尊女卑,但这其中也不乏一些青春懵懂的女孩子一朝失身,而导致怀了别人家孩子;虽说古代对领养或者过继孩子不是很忌讳,但作为一个男人来说,担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对自己孩子是不是亲生的,那是头等大事,那么在古代,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古人们如何进行亲子鉴定呢?说到古代的亲子鉴定技术还是有几招的。
说到咱们这个滴血认亲,这可是古代最权威、最常用的亲子鉴定方法;这个方法也让大多数古人信服和接受,然而,滴血认亲只是将父亲的血和孩子的血液放在盛水的碗里,看是不是相溶,这个办法虽然可以检测,但检测范围不准。
我们知道同类型血液可以互相输血,比如A型血可以用A型血和O型血输血,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父亲是A型血,那么儿子只要是A型血或者O型血,就可以证明自己是他亲生的,估计如果孩子他妈看到,这个不是丈夫亲生的儿子的血和丈夫血融在一起,嘴都会笑歪。
所以,滴血认亲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认定孩子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果滴血认亲这个真的准确,现代为什么还要弄个DNA检测;但是滴血认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辨别父亲和孩子是否具有亲生关系;假如父亲是A型,儿子是B型,那么两人的血液就无法相溶。
南宋徽州有个官员,一直怀疑自己的夫人在外面偷人,因为夫人生的儿子和自己长得实在不像;并且夫人发现怀孕的那段期间,这个官员压根没在家;这个官员实在气不过,他就当着夫人的面前,让自己这个“儿子”滴出血和自己的血放在碗里,看是否相溶不。
这一操作把整个夫人吓得够呛,儿子的确不是官员亲生儿子,是夫人和其他男人偷情生下的,但是在古代那个氛围下,如果不是被检测出来,女性是打死不会说自己的孩子是别人所生;就在夫人觉得一切快玩完的时候,奇迹的事情发生了,官员和这个儿子的血液竟然相溶了,官员瞬间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自己折腾那么久,换来的还是儿子是自己的,官员日后在家里更敬畏夫人了。
不过后来过了十几年后,夫人的情郎回来了,还当了大官,于是这个情郎就把夫人和儿子给接走了,留下这个官员一脸懵逼:“我的儿子为什么要跟别的男人走。”那个夫人告诉这个官员真相,不过这个官员一直不相信,后半辈子都一直在争夺儿子。
所以说,古代最常用的滴血认亲其实准确率实在不高,只不过在没有DNA技术的古代,血液相融才成为人们眼中的亲子鉴定。
较为准确的方法——滴骨认亲在宋朝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曾经记载了滴骨认亲的一种办法,这种办法一般是用于已死亲人相认的亲子鉴定,意思就是说双方鉴定,肯定要有一方死亡或者是露出自己的骨头,死亡还好说,但露出自己骨头意味着其中一方必须要开刀切除一定范围的肉露,出可检测的骨头部位,由此可见,这种方法还是非常残忍的。
这种方法比滴血认亲准确率高一些,毕竟只有同类父子血缘的血液才可真正的侵入骨头中,而同类型的血液是进不去的;不过这个方法灵验性不高,造成灵验性不高的因素有:人体死亡导致骨头坏死,或者是特殊一些人群的骨头,无法融入其他人的血液,就算亲人的都不行;不过总体来说这个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还是比较准确的,至少某人死亡,亲属认领尸体用这招可以排查身份。
《洗冤集录》曾经就是讲述一个案子,一个老汉被妻子情人杀害,情人让这个妻子联同孩子搞一出苦情计,趁机占据家产;按道理来说,一个人死亡,那么家产就应该属于亲属和后辈,正巧不巧的这个老汉还有一个私生子,这个私生子是老汉年轻时候和一个姑娘生下来的,后来姑娘怀着孕就离开了老汉,直到老汉去世。
这个私生子听说自己父亲现任妻子的孩子并非父亲所生,就不愿意自己父亲多年来的积蓄被这对情人淫妇霸占;当地的县令没办法只能采用滴血认亲,可是有意思的是,两个儿子的血液都与老汉相融,于是县令认为这俩人都是老汉的儿子,财产对半分;可是私生子不服气,他继续上报到府衙。
当地知府知道后,就询问宋慈出现这种亲子辨别鉴定如何处理,宋慈是法医出身,对于滴血认亲的亲子鉴定他是不信的,他觉得这个不准确,于是宋慈就要求两个儿子都滴血放入老汉的骨骼里,而骨骼已经发生了坏死现象,宋慈就用了一些办法,让一部分骨骼还保持生前的状态。
两个儿子滴血后,私生子的血液融入了骨骼中,而夫人的儿子血液却并未融入骨骼中,宋慈就断定私生子才是老汉亲生儿子,而正房妻子的儿子是情人所生;不过这个正房妻子坚决不信,宋慈就用了几个招数榨出了这个正房妻子的真话,于是老汉的家产都归私生子所有。
滴骨认亲虽说准确度较高,但需要一方付出的代价较大,民间一般不使用这种办法来进行检测;所以,如果你是古代人,你怀疑自己的老婆生的儿子长得不像自己,反而像隔壁老王,那么你可以试试滴骨认亲。
相貌性格辨认法我认为古代稍微靠谱点的还是相貌性格辨认法;这个方法至少比滴血认亲准确度还高一些,不过这人遗传的因素也多种多样,这个办法有时候也不能全信;古代王朝一些王公贵族的子嗣后代其实有时候也不是自己所生,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夫人,毕竟作为一个贵族官员,底下三妻四妾的,正房要想维持住地位,也只能靠自己。
这就出现了一些夫人和下人私通,然后生下孩子获得地位;不过古代的贵族官员可是一点都不傻,他们一般都相当有文化,普通滴血认亲,这个方式要是让别人知道估计被笑掉大牙,所以,一些达官贵人就观察自己的儿子们女儿们渐渐长大是否和自己相似,其实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那么面貌和性格上不管怎么样一定会继承父亲的一部分基因。
也因此,这些精明的官员们通过观察孩子的长相和性格,就能搞清楚这个孩子是不是自己的,接下来通过查找夫人偷情的蛛丝马迹来获取到一些信息。所以,这个相貌和性格辨认的方法还是最靠谱的亲子鉴定,毕竟孩子长得再怎么样,都会有一部分相貌类似父母的。
常识辨认法——用司法途径找寻真相以上都是通过生理来找寻亲子鉴定结果,那么常识辨认法就是通过母亲的表现和常理来找寻亲子鉴定真相;要知道儿子是不是这个男的亲生的,当妈的绝对一清二楚,所以怎么诈出这个当妈脑子里真相,这就是得用点智慧。
据说北宋时,有一个长沙县知县叫李南公,辖区内有个寡妇带着儿子改嫁;七年后,前夫家族来人,要接回儿子;此妇人不让,称孩子不是前夫的儿子;李南公接了这个“夺子案”,仅问了两句话,就了断了这桩官司。
《宋史·李南公传》记载,李南公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孩子几岁了”,前夫和女人的回答不一样,前夫回答9岁,而女人则回答7岁;第二个问题“孩子是否换牙了”,女人回答是,去年已换;由此,李南公认定孩子是前夫的。
李南公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鉴定结论呢?其依据是人的生理常识,男孩一般8岁才换牙,“男八岁而龀,尚何争?”意思是,男孩子8岁才换牙,女人所说的去年换牙,才六岁,不符合常识,所以,女人撒谎了。这个案例的意思,就是通过常识来诈出孩子母亲的真话,再通过婴幼儿生理生长信息来辨别是否和男人具有血缘关系。
很多时候在利用滴血、滴骨认亲等办法都不能够完全证明,那么撬开孩子母亲的嘴里的真相就是真正的答案,女人怀的孩子到底是谁的,她比谁都清楚。
除了上述的几种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口语,语言习惯,年龄,面相,以及走路姿势等进行综合判断,这些都是常理法亲子鉴定的重要条件;这些方法考验着男人的智慧;如《元史·干文传传》记载的“验乳知儿”案,依据孩子是否吃母乳来鉴定母子之间的血缘关系。
但与亲情法一样,常理法的局限性同样显而易见,靠法官的个人智慧来断案难免过于主观,仅通过看面相来以貌断案,人为操纵的空间很大。
如果你是古人,没有现代的DNA检测技术,那么如何证明妻子生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第一步先观察孩子的长相和性格是不是有一些类似自己,只要有一些面貌类似自己,那么差不多可以证明这个孩子具有自己的血脉;滴血认亲至少可以核定孩子的血液范围是不是和自己相关,通过血液相溶,也可以证明孩子是自己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