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来到孙中山身边时,正是他的革命事业正陷入低谷。
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他手中一无军队,二无经费,可谓两手空空。宋耀如却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他先是指定长女宋霭龄做孙中山英文秘书,1914年6月,她与孔祥熙筹办结婚,二女儿宋庆龄就逐渐承担了更多秘书的职责。随着两人接触日益密切,两个年龄相差27岁的男女陷入了爱河。
宋庆龄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描述他们共度的美好:
"晚上数里长街灯火通明,真是华丽壮观。我们好几次晚上去那里,为的是看看荷花池中的倒影。在月光皎洁、星光灿烂的夜晚,这里像梦幻一般可爱,促使已逝岁月的美好回忆再度涌入脑海。"
"当前正是樱花盛开时节,我们曾抓住时机愉快地乘车长行,深入花海。昨天晚上我们沿着堤边走了整整一个小时,两旁花枝低垂,使我们忘不到天。想象一下嫩绿的杨柳作为背景衬托着这些樱花!大自然也知道如何使颜色协调。"
孙中山同样陷入了热恋状态。他对梅屋德子说:"如果能与宋庆龄小姐在一起,哪怕结婚后第二天就死去,我也不觉得后悔。"
关于孙中山是如何向宋庆龄求婚的,廖仲恺提供了一个说法。他讲,那一天,他与孙中山、宋庆龄、胡汉民、张静江、戴季陶等人去爬山。宋庆龄最先到山顶,孙中山其后,廖仲恺在他后面。快到山顶时,孙中山回头示意他,不要跟上来。他会意,就让大家在半山坳休息。过了一会儿,孙宋两人满面春风地下山。原来,孙中山在山顶向宋庆龄求婚了。不过,宋庆龄没有当场答应,说是要征求父母意见。
1915年6月,宋庆龄回到上海,向父母征求意见。只见一向和蔼的父亲面露不悦之色,母亲则流了眼泪。为了不让女儿再见孙中山,他们把宋庆龄困在上海家中。
与此同时,孙中山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任务。那就是与前妻卢慕贞离婚。对于自己的这个原配妻子,孙中山心中有愧,两人虽然志向不和,但她毕竟为自己抚养了三个孩子。
对孙中山这个决定,卢慕贞表示理解。她表示:自己识字不多,也不会英语,还缠过足,不能像宋庆龄那样帮助他。很干脆地在离婚协议书上按了指印。
孙宋二人的婚事,在革命党人内部引起了巨大的反对声浪。他们一致认为,孙中山与发妻离婚,再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夫人,将损害革命领袖的形象,从而不利于革命事业。对此,孙中山的回应是:"我不是神,我是人。"
1915年10月22日,宋庆龄在没有得到家中同意的情况下,离开上海,去东京与孙中山成婚。25日下午,两人在律师和田家瑞的见证下,履行了结婚的法律手续。
27日,两人举行结婚茶会。当天,宋耀如也赶到了东京。他愤怒地指责孙中山,还跑去请日本政府为他做主。失败后,就宣布从此与孙中山绝交,与宋庆龄脱离父女关系。不过,随着尘埃落地,宋耀如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为女儿补送了一份嫁妆。他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孙中山及其事业,直到1918年5月去世。
婚后十年,他们一起经历了革命的低谷和高潮,承受了敌人的枪炮和内部的叛乱。他们相互关心,甘苦与共,每天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
1924年12月,孙中山偕宋庆龄等人到达北京。不久,孙中山确诊为肝癌晚期。住院期间,宋庆龄在先生病榻之旁,三月未离一步,衣不解带,食不知味。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弥留之际,他握着妻子的手,眼睛注视着她,似乎还有话讲。宋庆龄为他合上眼后,在场所有人无不失声痛哭。
孙中山去了,留给宋庆龄的,除了绵绵不尽的思念还有振兴中华的遗志。此后的宋庆龄,始终站在进步力量一边。她一生不曾生育,晚年她十分喜爱孩子,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妇女儿童权益方面,在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
宋庆龄的一生,最愧对的是自己的父母。母亲去世时,她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宋耀如夫妇生前,在上海万国公墓买了八个墓地,希望和子女生死在一起。30年代,在为给父母扫墓后,她写下"树长千尺,叶落归根"八个字。1981年,宋庆龄去世。临终前,她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把她葬在上海,葬在父母的身边。